1

先來回答作者的問題,海蘭珠的兒子要是沒有死的話,能夠繼位大清皇帝的可能性確實要比孝莊的兒子順治皇帝福臨高很多。


孝莊的兒子順治皇帝福臨在皇位競爭中所具備的優(yōu)勢和條件,海蘭珠的兒子同樣具備。

順治皇帝福臨能夠具備繼位資格,靠的是自己母親的身份和地位,而海蘭珠的兒子也同樣具備這個優(yōu)勢。

皇太極一生共有11個兒子,而活到皇太極去世的時候還剩下8個,其中有6位皇子是庶妃和側(cè)妃所生,出身不高,因而不具備繼位的資格。而由皇太極五宮后妃所生的兒子,只有永福宮莊妃,也就是后來的孝莊太后所生的皇九子福臨,以及麟趾宮貴妃娜木鐘所生的皇十一子博穆博果爾。

因而,實際具備繼位資格的也就只有這兩位出身高貴的皇子。當然還要加上皇長子豪格,盡管豪格是庶妃所生并且他的母親因為有失禮節(jié)被努爾哈赤勒令與皇太極離婚,但是此時的豪格已經(jīng)是貴為四大親王之一的肅親王,統(tǒng)領正藍旗,并且獲得了兩黃旗的支持,擁有者皇太極其他兒子們所沒有的軍功和爵位,更為重要的是,努爾哈赤曾留下所謂的“太祖遺詔”,里面圈定了當時后金大汗的繼位者的名單,豪格也是位列其中的。所以豪格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繼位候選人之一。

海蘭珠在去世前的身份是關雎宮宸妃,位列五宮后妃之一,并且她的地位僅僅次于正宮皇后、同時也是自己姑姑的哲哲,因而海蘭珠的兒子也具備繼位大清皇帝的資格。

福臨能夠在與博穆博果爾的競爭中勝出,是因為他的母親孝莊是12歲起就嫁給了皇太極,而博穆博果爾的母親嫁給皇太極是“二婚”。海蘭珠盡管嫁給皇太極時年齡已經(jīng)不小了,但是終歸也是一生只侍一夫。

海蘭珠是孝莊的親姐姐,比孝莊大4歲,海蘭珠嫁給皇太極的時候已經(jīng)26歲,比孝莊晚嫁皇太極9年,盡管如此,但是沒有史料記載海蘭珠在嫁給皇太極之前有任何婚配經(jīng)歷,因而也同孝莊一樣,是皇太極原裝的“后妃”。

而麟趾宮貴妃娜木鐘在嫁給皇太極之前,是蒙古察哈爾部首領林丹汗的大福晉。在林丹汗病死,察哈爾部歸順大清后,皇太極迎娶了娜木鐘,隨后被封為了麟趾宮貴妃,成為皇太極的五宮后妃之一,地位排在皇后哲哲和關雎宮宸妃海蘭珠之后,并為皇太極剩下第十一個兒子博穆博果爾。所以,盡管當時的博穆博果爾盡管出身高貴,但是因為他的母親娜木鐘畢竟是嫁過兩個男人的女人,也正是因為這一層的關系,負責推舉新君的八旗議會的滿洲貴族們并沒有將博穆博果爾作為皇位繼位人。

而海蘭珠和孝莊都不會有這樣的顧慮,因為他們與皇太極都是“一婚”,一生只侍一夫,所以必然能將娜木鐘比下去。

海蘭珠的兒子不滿一歲就夭折了,而僅僅三天后,福臨出生,如果活到皇太極去世,也只是個6歲的小孩。

福臨能夠繼位,還有一個優(yōu)勢就是他的年齡。在皇位爭奪戰(zhàn)中,多爾袞與豪格已經(jīng)斗的不可開交,各方勢力都在蠢蠢欲動,因而擁立一個年齡較小的皇帝才能最大化的維持當前的統(tǒng)治局面,維系政局的平衡與穩(wěn)定。所以選擇了年僅5歲多的福臨登上皇位,并且有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睿親王多爾袞攝政。

我們知道,福臨之所以叫“福臨”,和海蘭珠兒子的去世有著很大的關系,因為福臨是在海蘭珠兒子不幸夭折的三天之后出生的,就有了一些“沖喜”的寓意,而海蘭珠的兒子夭折時未滿一歲,所以如果能夠活到皇太極去世,參與到皇位的競爭中的話,他也僅僅是個6歲的小孩,同擁立福臨的效果和作用是一樣的。

海蘭珠的兒子如果能活到皇太極去世,同樣具備與福臨一樣的繼位條件與優(yōu)勢,但是海蘭珠的兒子相較于福臨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首先是海蘭珠的身份和地位遠高于孝莊。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建立大清,同時冊封了五宮后妃,按照級別和次序排列,分別是,中宮清寧宮皇后哲哲、東宮關雎宮宸妃海蘭珠、西宮麟趾宮貴妃娜木鐘、次東宮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璪、次西宮永福宮莊妃布木布泰,也就是孝莊太后。

海蘭珠在后宮中的地位僅次于皇后哲哲,級別上要比孝莊高出三個層級,并且海蘭珠是孝莊的親姐姐,都是皇后哲哲的親侄女,三人出自一個家族,所以憑借“子以母貴”,也是海蘭珠的兒子出身更為高貴,身份更為顯赫,因而更具備競爭力。

其次就是海蘭珠受到皇太極的極度專寵。

海蘭珠入宮后,隨即受到皇太極的獨寵,不僅給予了海蘭珠極高的身份和地位,同時給予了海蘭珠其他后妃所沒有的關愛,即便是在戰(zhàn)爭前線,皇太極聽聞海蘭珠病重的消息,也不惜徹夜奔襲,回宮探視,足可見皇太極對于海蘭珠的寵愛,盡管皇太極也非常寵愛孝莊,但是仍比不上對于海蘭珠的寵愛。

再次就是對于海蘭珠兒子的關愛也要遠勝于福臨。

海蘭珠的兒子出生后,皇太極大宴群臣,還頒發(fā)了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這些都是福臨和博穆博果爾,以及其他皇子出生時所沒有的。并且皇太極將其看成為“嫡長子”,很早就決定立這個嬰兒為皇位繼承人,只是天不遂人愿,海蘭珠的兒子不滿一歲的時候就夭折了,三年后,海蘭珠也在傷心悲痛中去世。

海蘭珠的兒子要是沒有死的話,能夠繼位大清皇帝的可能性確實要比孝莊的兒子順治皇帝福臨高很多。

皇太極突然病逝后,隨即上演了激烈的大清皇位爭奪戰(zhàn),在多爾袞與豪格為了皇位幾近與火并的時候,鄭親王濟爾哈朗提出不立豪格、也不立多爾袞,改立皇太極的其他皇子,因而最終選擇了福臨。而擁立不滿六歲的福臨,除了因為福臨為莊妃所生,身份高貴外,還能保證政局的穩(wěn)定和滿蒙的團結(jié),因而得到了滿洲八旗貴族的一致贊同。

試想,如果海蘭珠和她的兒子能夠活到皇太極去世的話,憑借海蘭珠的地位,以及皇太極對于她和她的兒子的寵愛,完全可以獲得比福臨更多繼位優(yōu)勢,所以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海蘭珠的兒子能夠繼位大清皇帝的可能性確實要比福臨高很多。

最佳貢獻者
2

皇太極先后娶了蒙古科爾沁部落的三個女人,第一個哲哲,第二個是孝莊,第三個是海蘭珠。

哲哲是姑姑,海蘭珠是孝莊的姐姐。


哲哲嫁給皇太極之后,始終未能生育,這讓科爾沁部落十分著急,他們本來想搞個滿蒙聯(lián)姻,讓科爾沁的血液融入到滿族人的身體里,借滿族人來復興蒙古帝國。

可是,哲哲不能生育,讓一切計劃泡了湯!

后來,“一號替補”孝莊上了,當時孝莊年僅十三歲,還是個未成年孩子,也許因為發(fā)育遲緩,也許是皇太極不行,以至于三年過去了,孝莊一直未能懷孕。

終于在第四年,孝莊懷孕了,但生出來是個女寶寶,隨后幾年,又連續(xù)生了兩個女寶寶,生的皇太極臉都綠了,這科爾沁咋回事啊!女人怎么都不能生兒子?

其實,這不能怪別人,要怪得怪他自己不能提供Y染色體,但皇太極不這么想。


后來,科爾沁部落送來了“二號替補”海蘭珠。海蘭珠比孝莊大了四歲,當嫁給皇太極的時候,已經(jīng)二十六歲的中年婦女了!

說她是中年婦女一點都不夸張,因為古代女子十四五歲結(jié)婚算是剛剛好,二十歲就是大齡剩女了,二十六歲,絕對是中年婦女了!

那么問題來了,海蘭珠為何嫁人這么遲呢?

其實一點都不遲,海蘭珠也是十四五歲就嫁人了,只是沒嫁給皇太極,而是嫁給了另外一個史無記載的男人了,關于海蘭珠二十六歲之前的歷史,已被人為刪除了。

所以,海蘭珠嫁給皇太極時是二婚,是個熟女,科爾沁部落也是實在沒辦法了,才把死了第一任老公守寡的海蘭珠送到了皇太極的床上。


皇太極肯定知道海蘭珠是二婚,但為了滿蒙聯(lián)姻,他坦然接受了。

到底是成熟婦女,體質(zhì)很容易受孕,不久之后,海蘭珠就生下了大胖小子—皇八子,這可把皇太極高興壞了,以示慶賀,他大擺宴席,舉行了盛大的慶典,蒙古各部落紛紛獻上賀禮,京城一片張燈結(jié)彩,喜氣洋洋,像是過年一樣。

而且,他還頒布了大清歷史上頭一道大赦令,除十惡不赦之罪外,其余皆免除,這是皇帝登基才有的待遇啊,可見,皇太極內(nèi)心已將皇八子定為太子了。

那時候,滿族還沒漢化,沒有嫡長子繼承制一說,假如皇八子長大成人,這皇位指定是他的。


可惜的是,天不遂人愿,皇八子一歲不到就夭折了,幾年之后,海蘭珠也郁郁而終,享年三十三歲。

自此之后,皇太極就沒有立過太子,直到他死;侍珮O死后,因為沒有指定繼承人,豪格與多爾袞爭奪皇帝之位,雙方明爭暗斗,劍拔弩張。

后來,多爾袞顧全大局,決定雙方各讓一步,他倆都退出,選擇年僅六歲的皇九子福臨做皇帝。

假如皇八子活著的話,應該沒福臨什么事了!

3

謝謝邀請。

海蘭珠的兒子要是沒死的話,說不定真可以當上大清朝的皇帝。

清朝后宮自古講究母以子貴,可是到了立太子和儲君的時候可就是講究子憑母貴了,皇太極如此寵愛海蘭珠,海蘭珠的出身是科爾沁的格格,皇太極的中宮皇后哲哲又生不出兒子,海蘭珠是皇帝最愛的女人,又是后宮中位分最高的皇貴妃,讓海蘭珠的兒子當皇帝,自然名正言順。

當時海蘭珠生下皇八子的時候,史料記載皇太極確實為了海蘭珠的兒子大赦天下,還宣布立海蘭珠的兒子為太子,只可惜海蘭珠生的八阿哥人小福薄,過早夭折了,否則歷史上可能就沒順治皇帝什么事情了。

如果海蘭珠兒子沒死,皇太極會讓他當儲君的,因為皇太極極其寵愛海蘭珠,愛一個女人肯定也會愛她生的兒子,這點很重要,即使海蘭珠嫁過人,進宮的時候已經(jīng)26歲,不算年輕了,可是皇太極也不在乎,當成自己生命中最愛的女人,還封海蘭珠為宸妃,也就是皇貴妃,地位僅次于皇后。

在冷冰冰沒有人情味的皇宮,皇太極作為帝王,這半輩子遇到的女人,有的是怕他,有的是敬他,也有的諂媚于他,而海蘭珠卻從來沒有把他當皇上,只是把他當作一個可以傾心相愛的男人,他們就像平凡夫妻那種相愛,熱情又摯熱,這在當時算的上曠古奇戀了。

1641年海蘭珠快要去世的時候,皇太極正在松山戰(zhàn)場上指揮作戰(zhàn)。他得知海蘭珠病危的消息后,打仗也顧不得了,立即趕回盛京,中間不知跑死了多少匹馬,當他進入關睢宮時,海蘭珠已經(jīng)去世了,終年33歲,皇太極哭的都昏死過去了好幾次,不吃不喝,恨不得跟了海蘭珠去,過了兩年,皇太極也去世了。可見皇太極為了海蘭珠,生命都可以不在乎,還能吝嗇一個儲君嗎,如果海蘭珠的兒子還活著,皇太極一定會讓他的兒子當皇帝。

愛一個人的時候,連同她所有的都會愛,不論好壞,這點用在皇太極這里很應景,只可惜,海蘭珠的兒子夭折的早,不然真可能當上大清皇帝。你們認為呢,歡迎評論區(qū)留言討論哦!

我是小聰歷史客棧,專注歷史,堅持原創(chuàng),每日更新,喜歡就關注我吧!感謝您的關注!

4

按正常軌跡發(fā)展,海蘭珠的這個兒子(皇八子)如果沒死,他肯定是皇太極毫無爭議的繼承人,后來的豪格與多爾袞之爭根本不會上演。從《清太宗文皇帝實錄》記載來看,皇太極雖然沒有為皇八子舉行皇太子儀式,這件事其實已經(jīng)確認了,只是孩子命短,沒等到那一天。

我們只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分析,就不難得出一個結(jié)論:海蘭珠的兒子繼承皇位,幾乎沒有懸念!

皇八子事實上已經(jīng)是大清國第一位皇太子

崇德二年七月初八,皇八子出生的當天,皇太極裝神弄鬼地說自己做了一個夢,說他和太祖及代善同處一室,看見了天象異樣。他煞有其事地把大臣們召來,請他們解夢。大臣們說:“天位乎上、云物從之,此非常之貴徵也!

很顯然,皇太極有意神化兒子的出身,大臣們也明白了他的心思,使勁拍馬屁迎合皇太極。果然,皇八子僅僅出生八天,皇太極就下了一道大赦令:“自古以來、人君有誕子之慶、必頒大赦于國中。此古帝王之隆規(guī)。今蒙天眷。關雎宮宸妃、誕育皇嗣。朕稽典禮。欲使遐爾內(nèi)外政教所及之地、咸被恩澤!

皇太極這話說得言不由衷,事實上他有十一個兒子,為了慶祝出生,而大赦天下的只有皇八子,顯然不是按“自古以來”的規(guī)矩辦事,而是特例!

大赦令后,藩邦都看出了皇太極的意圖,于是紛紛上表、進獻賀禮,慶;拾俗拥恼Q生?上菚r候大清尚在關外,藩邦只有蒙古各部落和朝鮮,否則絕對是轟動天下。

在《清太宗文皇帝實錄》中,自崇德三年正月初一起,對皇八子的稱呼,直接改為“皇太子”。“其上皇太子箋文曰......獻皇太子禮品數(shù)目如下!

可見,皇太極已經(jīng)明示要立皇八子為太子,只是還未來得及行冊封大典,正月二十八日,這孩子就夭折了,連名字都沒來得及起!

皇太極的五大福晉及她們的兒子

皇八子的序齒排位并不靠前,更不是皇長子,他的母親宸妃海蘭珠也不是皇后,也就是說,皇八子非嫡非長,何以能得到皇太極的垂青呢?

子以母貴!海蘭珠比較神奇,她嫁給皇太極時,已經(jīng)25周歲。這個年齡在古代,孩子都快成人了。史書沒有記載海蘭珠嫁給皇太極之前的事,有人說,海蘭珠其實是二婚,之前是蒙古某部落的汗妃。

皇太極確實娶過兩位林丹汗的遺孀,不過不是海蘭珠,搞混了。至于海蘭珠到底為何這么大年齡才嫁給皇太極,已經(jīng)無從考證,大概她爹覺得皇太極更喜歡成熟的女人吧,多養(yǎng)了十年。

雖說是笑話,也未必完全沒道理。在海蘭珠入宮前九年,她的親姑姑哲哲,和妹妹布木布泰,就已經(jīng)嫁給皇太極,十二歲就入宮的布木布泰(即孝莊皇太后),竟然一直不受寵;侍珮O先寵哲哲,后寵海蘭珠,根本無視小丫頭的存在。

哲哲就是皇太極登基后,冊封的皇后,也是大清國第一位皇后。不過,滿清對漢文化的吸收消化,尚處于初級階段,很多制度還保留了原來的部分特色,后宮制度就是其一。皇太極除了冊立哲哲為皇后外,還冊立了四位大妃,這五人史稱“崇德五宮后妃,亦稱五大福晉”。

從地位上來說,哲哲排第一,海蘭珠排第二,那兩位收編的林丹汗遺孀,排第三和第四,最早入宮的布木布泰卻滑落到第五。

不要以為皇太極就這五位妻妾,只是其她妻妾沒地位,被稱為庶妃。也就是說,皇太極的后宮不像漢文化只有一位嫡妻,而是有五位嫡妻,其余的是庶妻。

不過,這五位嫡妻,子嗣并不豐富,除了海蘭珠生皇八子外,還有布木布泰生皇九子福臨,娜木鐘生皇十一子博果爾,皇后哲哲生了三個女兒。

難怪皇太極一直沒有立太子,皇八子才是皇太極的嫡長子!母親受寵,兒子是嫡長子,帝國的接班人毫無懸念!

福臨上位的玄機驗證了皇八子的優(yōu)勢

說皇八子即位無懸念,還有一個間接證據(jù),即順治帝福臨的最終當選;侍珮O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暴死,他駕崩后,并沒有指定幾班人,這就導致了后來豪格與多爾袞之爭。

兩人水火不容之下,多爾袞退而求其次,主動提出擁立皇九子福臨,自己當輔政大臣。這個提議讓福臨“撿了個皇位”,也讓多爾袞成了無冕之皇。

民間一直傳說,多爾袞之所以上位,是因為他本來就與布木布泰有一腿,甚至說他倆青梅竹馬,關鍵時候,布木布泰出面,多爾袞自然也愿意幫助她。很負責任地說,這事扯淡扯得沒邊!

即使多爾袞因私情,愿意立福臨,其他王爺們呢?尤其是豪格,就那么聽多爾袞的話?為何大家眾口一詞,都同意多爾袞的這個提議了呢?

原因很簡單,皇八子死后,福臨就是嫡長子!

在皇太極的兒子們中間,除了三位嫡子,包括豪格在內(nèi)都是庶子。不過豪格有一個優(yōu)勢,他自幼跟著太祖太宗打天下,戰(zhàn)功赫赫,是鑲藍旗旗主。另外他是皇長子,比福臨大二十九歲,政治經(jīng)驗豐富。這就是豪格爭儲的資本,可惜被多爾袞壓住了。

其余的庶子地位太低下,除了皇五子后來被封王,其余的一輩子都沒超過公爵,而皇五子的母親,竟然被皇太極送人了!可以想象,這些庶子們根本沒有任何地位,哪有資格成為皇儲?

從這個分析來看,即便海蘭珠當初不受寵,從法理上來講,她的兒子皇八子,也是必然的皇位候選人,跟傳說中緋聞決定皇位毫無關系!

當然,歷史不能假設,變數(shù)太多,誰敢保證皇太極永遠喜歡海蘭珠?誰敢保證皇八子長大了不是個混蛋?說敢保證皇八子不成為攻擊的焦點?只是按正常邏輯推理,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大清帝國的皇位非皇八子莫屬!

5

這個問題屬于假設性問題,筆者認為,海蘭珠之子如果沒死,極有可能繼承皇位。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以下一些問題。

一是,皇太極對海蘭珠的真愛。

愛新覺羅家族的男人很多都比較癡情,但如皇太極這般癡情的,可能也只有順治可以與之比較。皇太極可以稱得上是最癡情的皇帝了。海蘭珠,博爾濟吉特氏,是孝莊的姐姐。也是皇太極最愛的妃子;侍珮O令海蘭珠居住在關雎宮,這應該是僅次于皇后居住之宮了。而且他在海蘭珠去世之后,茶飯不思,甚至他的死可能也與思念海蘭珠過度有關。

二是,如果海蘭珠之子沒死,會發(fā)生什么連鎖反應。

如果海蘭珠之子沒死,那么海蘭珠也不會因喪子之痛而一病不起,皇太極也不會因思慮過度而身體產(chǎn)生異樣,如此一來,皇太極可能會維持到清朝入關之后,而且很可能會確立皇位繼承人。

了解以上前題之后,我們再來看海蘭珠之子登基的可能性。

首先,海蘭珠之子可以子憑母貴。

皇太極對海蘭珠真愛的另一個最為明顯的標志就是,海蘭珠之子出生之時,皇太極大赦天下,而在此之前和之后,其他皇子是沒有如此待遇的,單憑這一點,就可以看得出來海蘭珠之子完全可以子憑母貴。

皇太極對于海蘭珠的愛遠甚于莊妃,而且皇太極這個人十分支持漢化,后金雖然沒有立儲傳統(tǒng),但到皇太極這個時候,很有可能會仿照漢人傳統(tǒng),確立儲君。所以海蘭珠之子繼承皇位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其次,海蘭珠之子即位需要具備的條件。

常言道,事情多是雙面的。海蘭珠之子要想獲得儲君,必須保證海蘭珠一直得寵,而且他的兒子也能夠才能出眾,且安于本分,此后的胤礽便是個反例,只有海蘭珠之子自己爭氣才有可能最終即位。

此外,皇太極還必須為海蘭珠之子鋪平儲君道路方可。眾所周知,福臨即帝位之時,多爾袞與豪格兩大勢力互不相讓,福臨可以說是漁翁得利。而福臨登基的主要推動力在于具有政治眼光的孝莊以及兩黃旗的勢力。所以皇太極如果沒有考慮周全,海蘭珠母子仍舊會陷入孝莊母子的境地。

最后,海蘭珠之子登基意味著什么?

如果皇太極去世之后,仍然面臨朝中勢力動蕩的形勢,孝莊是否可以為海蘭珠之子出謀劃策?亦或是海蘭珠是否有為子打算的政治眼光呢?

筆者認為是極有可能的。無論是海蘭珠還是孝莊,嫁給皇太極是基于政治聯(lián)姻,她們的榮辱與否,事關科爾沁蒙古博爾濟吉特氏的興亡。所以無論出于自保還是為家族勢力著想,孝莊勢必會與海蘭珠聯(lián)合起來,這也是為什么歷史上福臨登基之時,皇后堅決予以支持的原因。而且在福臨登基之后,孝莊又為福臨的后宮安排了很多博爾濟吉特氏的侄女和女子,實際上也是為家族考慮罷了。而無論海蘭珠之子,還是福臨,他們登基也代表著兩黃旗勢力。

綜合以上考慮,海蘭珠之子是極有可能登上皇位的。

6

海蘭珠的兒子要是沒死,當然能當上大清的皇帝。

為什么。

皇太極在后宮中,最寵愛的就是宸妃海蘭珠,對她生的兒子是愛若珍寶,出生就大赦,蒙古藩部和朝鮮屬國都按照皇太子禮節(jié)進獻禮物,那就是當未來繼承人看待了。

如果這個孩子建康長大,皇太極自然是做繼承人一樣的培養(yǎng),想方設法為兒子鋪路。再說,那個孩子沒有夭折,海蘭珠自然不會傷心郁郁而終,皇太極的命運當然也跟著改變了,不會猝死,正常死亡下,肯定要安排好繼承人的事,崇德末年的沖突自然就避免了。

就是這樣。圖片來自網(wǎng)絡侵刪。

7

肯定能。不過也有可能在他當上幾年皇帝之后被多爾袞和多鐸推翻。因為海蘭珠除了皇太極的寵愛,在前朝和后宮沒有任何的后臺力量和利益集團支持,自己又沒智慧和政治頭腦,只有招人羨慕嫉妒恨,沒有皇太極撐腰的情況下,很可能被各方力量輕易推翻。當然這是皇太極在駕崩前立他為儲君的情況下,才能做皇帝,如果皇太極像努爾哈赤那樣,沒立儲君就駕崩,大家即使知道論子以母貴的身份可以立他為皇帝,也知道皇太極最屬意他,但是以海蘭珠的為人處事方式,多半是會被多爾滾兄弟逼她陪葬為阿巴亥報仇了

8

海蘭珠的兒子無論是否早夭,繼承皇位的可能性都不大。

我們知道,海蘭珠是清太宗皇太極的寵妃。在史書的記載上,皇太極對海蘭珠的寵愛超過了任何妃嬪。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海蘭珠嫁給皇太極的時候已經(jīng)是一個二十五、六歲的老姑娘了(當時,滿洲部落女子結(jié)婚嫁人的年齡普遍在十四、五歲左右,超過20歲就比較偏大了)。不過,皇太極非但沒有嫌棄海蘭珠年紀大,反而對她恩寵有加?梢哉f,海蘭珠是皇太極一生中最為特別的女人。

天聰八年,海蘭珠正式嫁給了皇太極。由于她性格溫柔,善解人意,所以皇太極對她的寵愛超過了其他任何一位福晉。在皇太極稱帝后,便立刻冊封海蘭珠為宸妃。“宸”的本意指北極星,象征著帝王,連武則天當年都沒有得到這個封號,由此可見皇太極對海蘭珠的偏愛之深。

在崇德二年,海蘭珠給皇太極生下了一個兒子,也就是皇八子;侍珮O對此十分高興,不僅宣布大赦天下,而且還冊封了海蘭珠的母親,這在清朝歷史上屬于首次。

對于皇太極而言,深愛一個人自然是想把自己最好的東西給她,這種愛就表現(xiàn)在愛屋及烏上面。不過可惜的是,這個孩子未滿周歲就夭折了,沒能繼承皇位。不過即便是這個皇子沒有夭折,恐怕也沒有太多繼位的機會。

皇太極一生共有10個兒子,但最后繼承他位置的卻是年幼的福臨(順治帝),不過這是多爾袞與豪格相持不下的妥協(xié)結(jié)果。皇太極雖然十分寵愛海蘭珠,而且如果他與海蘭珠的兒子沒有過早夭折的話,這個孩子能繼承皇位的可能性也不大。

因為在皇太極死后,清廷出現(xiàn)了多爾袞與大皇子豪格爭位的現(xiàn)象。豪格擁有正藍旗,多爾袞、多鐸兄弟擁有兩白旗,代善擁有正紅旗,濟爾哈朗擁有鑲藍旗。多爾袞的兩白旗雖然戰(zhàn)斗力強,但真要打起來也未必能夠百分百獲勝。就在雙方僵持不下時,清廷才選擇了福臨繼位。所以即便是海蘭珠的兒子當時還活著,恐怕也沒有太大的機會能繼承皇位。

9

只能說是有很大的可能。

海蘭珠是皇太極最愛的女人,沒有之一。

海蘭珠可謂是清朝后妃中最為神秘的一位了。據(jù)史料記載,海蘭珠26歲入宮,崇德元年皇太極冊封五大福晉時,封為關雎宮宸妃,為四妃之首,僅次于當時的皇后哲哲。

海蘭珠在入宮之前沒有任何的記載,就好像她是憑空出現(xiàn)一樣,當然這很有可能是因為海蘭珠之前嫁過人,所以皇太極為了掩蓋愛妃的過往而刻意命人刪除了她的過去。

無論是宸妃這個封號還是關雎宮這個宮名,都充分表達了皇太極對海蘭珠深深的愛戀。崇德二年七月初八日,海蘭珠生下皇太極第八子。皇太極為此大赦,而這正是立太子時才會有的舉措。母子盡受皇太極寵愛。但這個孩子活的并不長久,不滿周歲就于崇德三年正月廿八日逝世。

爾后的三年,海蘭珠為此憂心傷神,終于在崇德六年逝世,年三十三,死后葬在清昭陵,謚號“敏惠恭和元妃”。她的謚號元妃相當于是后金時期皇后的稱號,也體現(xiàn)了她在皇太極心中就是正妻的地位。而皇太極在海蘭珠死后亦是郁郁寡歡,在海蘭珠死后兩年,也撒手人寰。

綜上,海蘭珠兒子活著的時候,皇太極便以太子的禮數(shù)相待,再加上海蘭珠在皇太極心里獨一無二的地位,若是那的孩子還活著,皇太極必然會將那個孩子立為太子,那樣他成為皇帝是有很大可能的。

10

當年多爾袞的母親殉葬時候多爾袞已經(jīng)十五歲有了正白旗和鑲白旗兩旗人馬還有軍功而且他額娘還是大福晉他也就是嫡子,在他父汗去世之后母親都被逼殉葬,他都沒有爭過皇太極,試想一下皇太極的八阿哥在沒有皇太極以后他沒有任何可以依靠的勢力,扶持幼子登基談何容易,九阿哥能登基是因為后宮有哲哲皇后前朝有清朝兩大勢力之一多爾袞支持,他還有科爾沁草原外援,八阿哥出生晚就算皇太極能多活幾年能保證他能立為太子能不能當上皇上不好說,不管怎樣多爾袞都是為了大清考慮才放棄王位不忍剛剛?cè)腙P還不穩(wěn)的國家毀于一旦。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