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回答作者的問題,海蘭珠的兒子要是沒有死的話,能夠繼位大清皇帝的可能性確實要比孝莊的兒子順治皇帝福臨高很多。
孝莊的兒子順治皇帝福臨在皇位競爭中所具備的優(yōu)勢和條件,海蘭珠的兒子同樣具備。
順治皇帝福臨能夠具備繼位資格,靠的是自己母親的身份和地位,而海蘭珠的兒子也同樣具備這個優(yōu)勢。
皇太極一生共有11個兒子,而活到皇太極去世的時候還剩下8個,其中有6位皇子是庶妃和側(cè)妃所生,出身不高,因而不具備繼位的資格。而由皇太極五宮后妃所生的兒子,只有永福宮莊妃,也就是后來的孝莊太后所生的皇九子福臨,以及麟趾宮貴妃娜木鐘所生的皇十一子博穆博果爾。
因而,實際具備繼位資格的也就只有這兩位出身高貴的皇子。當然還要加上皇長子豪格,盡管豪格是庶妃所生并且他的母親因為有失禮節(jié)被努爾哈赤勒令與皇太極離婚,但是此時的豪格已經(jīng)是貴為四大親王之一的肅親王,統(tǒng)領正藍旗,并且獲得了兩黃旗的支持,擁有者皇太極其他兒子們所沒有的軍功和爵位,更為重要的是,努爾哈赤曾留下所謂的“太祖遺詔”,里面圈定了當時后金大汗的繼位者的名單,豪格也是位列其中的。所以豪格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繼位候選人之一。
海蘭珠在去世前的身份是關雎宮宸妃,位列五宮后妃之一,并且她的地位僅僅次于正宮皇后、同時也是自己姑姑的哲哲,因而海蘭珠的兒子也具備繼位大清皇帝的資格。
福臨能夠在與博穆博果爾的競爭中勝出,是因為他的母親孝莊是12歲起就嫁給了皇太極,而博穆博果爾的母親嫁給皇太極是“二婚”。海蘭珠盡管嫁給皇太極時年齡已經(jīng)不小了,但是終歸也是一生只侍一夫。
海蘭珠是孝莊的親姐姐,比孝莊大4歲,海蘭珠嫁給皇太極的時候已經(jīng)26歲,比孝莊晚嫁皇太極9年,盡管如此,但是沒有史料記載海蘭珠在嫁給皇太極之前有任何婚配經(jīng)歷,因而也同孝莊一樣,是皇太極原裝的“后妃”。
而麟趾宮貴妃娜木鐘在嫁給皇太極之前,是蒙古察哈爾部首領林丹汗的大福晉。在林丹汗病死,察哈爾部歸順大清后,皇太極迎娶了娜木鐘,隨后被封為了麟趾宮貴妃,成為皇太極的五宮后妃之一,地位排在皇后哲哲和關雎宮宸妃海蘭珠之后,并為皇太極剩下第十一個兒子博穆博果爾。所以,盡管當時的博穆博果爾盡管出身高貴,但是因為他的母親娜木鐘畢竟是嫁過兩個男人的女人,也正是因為這一層的關系,負責推舉新君的八旗議會的滿洲貴族們并沒有將博穆博果爾作為皇位繼位人。
而海蘭珠和孝莊都不會有這樣的顧慮,因為他們與皇太極都是“一婚”,一生只侍一夫,所以必然能將娜木鐘比下去。
海蘭珠的兒子不滿一歲就夭折了,而僅僅三天后,福臨出生,如果活到皇太極去世,也只是個6歲的小孩。
福臨能夠繼位,還有一個優(yōu)勢就是他的年齡。在皇位爭奪戰(zhàn)中,多爾袞與豪格已經(jīng)斗的不可開交,各方勢力都在蠢蠢欲動,因而擁立一個年齡較小的皇帝才能最大化的維持當前的統(tǒng)治局面,維系政局的平衡與穩(wěn)定。所以選擇了年僅5歲多的福臨登上皇位,并且有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睿親王多爾袞攝政。
我們知道,福臨之所以叫“福臨”,和海蘭珠兒子的去世有著很大的關系,因為福臨是在海蘭珠兒子不幸夭折的三天之后出生的,就有了一些“沖喜”的寓意,而海蘭珠的兒子夭折時未滿一歲,所以如果能夠活到皇太極去世,參與到皇位的競爭中的話,他也僅僅是個6歲的小孩,同擁立福臨的效果和作用是一樣的。
海蘭珠的兒子如果能活到皇太極去世,同樣具備與福臨一樣的繼位條件與優(yōu)勢,但是海蘭珠的兒子相較于福臨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首先是海蘭珠的身份和地位遠高于孝莊。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建立大清,同時冊封了五宮后妃,按照級別和次序排列,分別是,中宮清寧宮皇后哲哲、東宮關雎宮宸妃海蘭珠、西宮麟趾宮貴妃娜木鐘、次東宮衍慶宮淑妃巴特瑪·璪、次西宮永福宮莊妃布木布泰,也就是孝莊太后。
海蘭珠在后宮中的地位僅次于皇后哲哲,級別上要比孝莊高出三個層級,并且海蘭珠是孝莊的親姐姐,都是皇后哲哲的親侄女,三人出自一個家族,所以憑借“子以母貴”,也是海蘭珠的兒子出身更為高貴,身份更為顯赫,因而更具備競爭力。
其次就是海蘭珠受到皇太極的極度專寵。
海蘭珠入宮后,隨即受到皇太極的獨寵,不僅給予了海蘭珠極高的身份和地位,同時給予了海蘭珠其他后妃所沒有的關愛,即便是在戰(zhàn)爭前線,皇太極聽聞海蘭珠病重的消息,也不惜徹夜奔襲,回宮探視,足可見皇太極對于海蘭珠的寵愛,盡管皇太極也非常寵愛孝莊,但是仍比不上對于海蘭珠的寵愛。
再次就是對于海蘭珠兒子的關愛也要遠勝于福臨。
海蘭珠的兒子出生后,皇太極大宴群臣,還頒發(fā)了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這些都是福臨和博穆博果爾,以及其他皇子出生時所沒有的。并且皇太極將其看成為“嫡長子”,很早就決定立這個嬰兒為皇位繼承人,只是天不遂人愿,海蘭珠的兒子不滿一歲的時候就夭折了,三年后,海蘭珠也在傷心悲痛中去世。
海蘭珠的兒子要是沒有死的話,能夠繼位大清皇帝的可能性確實要比孝莊的兒子順治皇帝福臨高很多。
皇太極突然病逝后,隨即上演了激烈的大清皇位爭奪戰(zhàn),在多爾袞與豪格為了皇位幾近與火并的時候,鄭親王濟爾哈朗提出不立豪格、也不立多爾袞,改立皇太極的其他皇子,因而最終選擇了福臨。而擁立不滿六歲的福臨,除了因為福臨為莊妃所生,身份高貴外,還能保證政局的穩(wěn)定和滿蒙的團結(jié),因而得到了滿洲八旗貴族的一致贊同。
試想,如果海蘭珠和她的兒子能夠活到皇太極去世的話,憑借海蘭珠的地位,以及皇太極對于她和她的兒子的寵愛,完全可以獲得比福臨更多繼位優(yōu)勢,所以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海蘭珠的兒子能夠繼位大清皇帝的可能性確實要比福臨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