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覺得應該是韓信。他是西漢的開國功臣之一,被后人奉為“兵仙”。他虜魏,破代,平趙,下燕,東擊齊、南滅楚,濰水殺龍且,垓下破項羽,幫劉邦打下漢室江山。劉邦曾經在分封諸王的時候許諾他:“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

韓信為劉邦平定了諸侯國后,便開始自我膨脹,到了齊國便讓人對劉邦說,想要齊國的封地,想做齊王。這時候的劉邦正被項羽派兵攻打,聽到了韓信這樣的想法,心里很是不爽。在詢問張良后,經過深思熟慮,采納了張良的意見,答應了韓信的要求。但在垓下之戰(zhàn)結束后,劉邦立即收了韓信的兵權,并改封韓信為楚王。這是劉邦對韓信的一次嚴重警告。

在劉邦平定天下以后,在被封的七個異姓王里,韓信是地位最高的一個,也是第一個被貶的,因為私藏項羽手下將領鐘離昧,從‘楚王’變成了‘淮陰侯’。劉邦對韓信已經存有戒心了,如果這個時候韓信能夠收斂自己的性格,低調行事,或許還能夠活下來。

被貶之后,韓信始終憤憤不平,經常稱病不上朝,不給劉邦面子。即便在京城,他還是如游士一般放蕩。在京城里,仰仗著自己勞苦功高,看不起周勃、灌嬰等劉邦的嫡系元老;即便是劉邦的連襟--樊噲,韓信依然心高氣傲地羞辱樊噲。這樣的牛脾氣,處理不好官場關系和君臣關系,注定只有死路一條。

幾年后,陳豨叛變謀反,劉邦讓韓信隨自己一同出征去消滅叛軍。但韓信此時又怎會放過這個好機會,稱自己病了,不愿共同前往,又和陳豨約定里應外合,就這樣,韓信還是踏上了造反的路。這時有人向呂后揭發(fā)韓信準備與陳豨一起謀反,準備里應外合,呂后與蕭何商議一番后,由蕭何將韓信一人騙入宮中。蕭何便給韓信發(fā)帖說:“就是有病也得來!笔捄螌n信有知遇之恩,韓信想也沒想就去了。韓信剛一入宮便被人綁了起來,韓信知道自己死期將至,表示劉邦曾對自己說過的“看見天不能殺,看見地不能殺,鐵器不能殺!睕]曾想?yún)魏笤缬袦蕚,用麻袋套住頭,懸空而調被宮女活活用削尖的木棒扎死了。堂堂在沙場上威風凜凜的大將軍到頭來這樣的死法也真夠屈辱的。

韓信的悲劇,更多的在于他自己的性格,把面子看得比性命還重要,加上他太過剛直、傲慢無禮,這些都是造成他人生悲劇收場的重要原因。如果能早點收斂,也不至于落下如此下場。

最佳貢獻者
2

想到這個題目,千古悲劇第一人,應該算的上楊廣了,隋煬帝,你一聽見這個名字,是不是反應出來的就是窮奢極欲,巧言令色,得位不正,急功近利等妖魔化的楊廣,他死后一個煬字作謚號就可以看出端倪。那歷史的真相到底怎樣呢!隋煬帝其實是一個有遠大理想和抱負的一個人,他一登上皇位就立志要做一個能夠比肩秦皇漢武的千古一帝,那他做了啥事情呢!

第一 為了更好的管理北方和控制南方,他興建了東都洛陽。

第二,開通了大運河,2000公里,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比蘇伊士運河長10倍,比巴拿馬運河長近20倍,直到今天仍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大運河連接了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文明,將北方的政治中心和南方的經濟中心連成一體,為南北文化經濟交流提供了便利,為后來的唐宋經濟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第三 他正式確立了后世的科舉制,選拔了唐初名臣都是通過此科舉制度出來,房玄齡,侯君集和孫伏伽等人。

第四 楊廣總領六軍親征吐谷渾,取得全勝,重新開通絲綢之路,大隋在土谷渾故地,置各級地方組織,實行郡縣制管理,這是以往各朝從未設置過正式行政區(qū)的地方,楊廣曾經帶兵在祁連山穿過,他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到過西部的帝王,他在焉之山大設宴席,接待西域的國王,焉之山,有沒有點耳熟,那應該就說是霍去病鐵血戰(zhàn)爭的區(qū)域。

第五 兩次東征高句麗無功而返。

正是因為他連年不斷的大興土木,開通運河,征戰(zhàn)不休,在當時的人力物力下,大量的透支了國家的財富,透支了百姓心中的忍耐力,使得剛剛建立不久的社會再次進入混亂狀態(tài),也就有了各地隋末的農民起義,整個國家再次陷入混亂。

他被兵變的士兵殺死于揚州,草草埋葬,悲劇收場。為何說,千古悲劇呢!他做了許多大型的工程,在當時確實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給百姓帶來苦難,但他初衷卻是為了國家發(fā)展。

他勤政,登基以后大部分時間都在帝國各地巡視,被后世傳為香艷的故事,被嚴重妖魔化。

他為了要比肩秦皇漢武,結果卻成了亡國之君,還丟了他一輩子想要留給歷史的名聲,千古一帝沒做成,千古悲劇應該也算的上了。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