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是改變蒙元歷史進程的人。他對蒙古三代君王的改變,最終讓蒙古帝國順利地融入了中原國家,讓元朝在中華歷史上占了一席之地。為什么這么說呢?
(耶律楚材像)
我們來看看耶律楚材在蒙元帝國發(fā)展的關(guān)鍵時期,所起的幾個關(guān)鍵作用。
第一,勸諫蒙古人止殺,拯救西域諸國及印度。
成吉思汗發(fā)動第一次西征的時候,由于花剌子模人及周邊國家和民族不服侵略,奮起反抗,因此,成吉思汗肆意殘殺,不少地方被屠城焚掠,給西域各國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在這個當口,成吉思汗多次勸諫成吉思汗止殺,并且和從金國不遠萬里趕到西域的丘處機一起,從天命和養(yǎng)生的角度,對成吉思汗進行了有效的勸說,讓成吉思汗暫緩了屠殺的腳步。
更為重要的是,當花剌子模的王子札蘭丁跑到印度,成吉思汗決定舉兵侵略印度的時候,因為看見一只異獸。于是耶律楚材假裝說這只異獸是“天降祥瑞”, 異獸發(fā)出的聲音是“吾主早還”,因此勸動成吉思汗,放棄進攻印度,保住印度免遭劫難。
(成吉思汗西征)
第二,改變蒙古人的政體,讓蒙古帝國成為一個功能性國家。
成吉思汗在草原上異軍突起,四處征伐,很快就打下了大片疆土。但是,從政體來說,那時候的蒙古帝國還是個游牧民族,僅僅依靠“大扎撒”以及人身依附的奴隸制來維系,還算不得功能性國家。
在成吉思汗的時代,雖然耶律楚材給成吉思汗出過不少建議,而且成吉思汗很欣賞耶律楚材,認為他是“治天下匠”,但是成吉思汗忙于戰(zhàn)爭,并沒有怎么采納。直到成吉思汗去世,窩闊臺上任后。耶律楚材取得了窩闊臺的高度信任,因此,耶律楚材的一系列政治改革才得以實施。
耶律楚材對蒙古帝國政體所做的貢獻,主要體現(xiàn)在兩點:
一是制定了新的稅收政策,建立了財政來源的合法有效手段。之前,蒙古人是沒有稅收的,他們的收入來源,主要靠搶劫,搶到就是自己的。而且,對于被打下的土地,很多蒙古貴族也想加以焚燒變成牧場。耶律楚材給蒙古制定了稅收政策,對被征服的土地實行稅收。讓牙老瓦赤和失吉忽禿忽負責西方和東方的總稅收官,同時還設(shè)置了課稅所。
二是設(shè)置了中央機構(gòu)和地方機構(gòu)。當耶律楚材設(shè)置達魯花赤及課稅所,取得明顯效果以后,耶律楚材開始按照原來金國的政體(當然也就是宋朝的政體,因為金國的政體是從宋朝那里學(xué)來的),設(shè)置蒙古的政體,加強中央極權(quán)。
不過,在政體設(shè)置上,耶律楚材并沒有完成對蒙古的徹底改變,傳統(tǒng)的蒙古統(tǒng)治方式,依然在發(fā)揮著作用。比如,代表奴隸人身依附制的中央最高政府首腦大斷事官和象征漢官的中央最高政府首腦中書令同時存在。
(忽必烈稱帝)
第三,通過改變蒙古下一代的思想,努力促成蒙古漢化。
耶律楚材在進行政體改革的時候,雖然得到大汗窩闊臺的支持,但是受到了不少蒙古老貴族的阻礙。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耶律楚材知道,只有改變新生代蒙古貴族,才能鞏固改革成果。
耶律楚材做了這些事情:一是大量推薦原金國的漢人知識分子到蒙古為官。包括推薦了孔子的第51世孫孔元惜。二是在燕京建立編修所,在平陽建立經(jīng)籍所,整理并翻譯金國留下來的大量經(jīng)史典籍到蒙古。三是開辦太極書院這樣的學(xué)堂,讓蒙古貴族子弟到學(xué)院里學(xué)習(xí)。四是實施開科取士,開科取士的考試內(nèi)容盡量按照漢人的辦法。
通過這些工作,耶律楚材對蒙古實施漢化,邁出了一大步。而蒙古第三代忽必烈就是深受漢化的影響,因此,當他最后建立元帝國后,比較順利而有效地融入了中原國家之中。
(參考資料:《元史》《多桑蒙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