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比潮州早了很多,但被隸屬潮州府非常長久,才至于沒潮州出名
揭陽縣有兩個定義,一個是秦漢王朝建立的南?そ谊柨h,另一個定義是宋王朝建立的潮汕地區(qū)揭陽縣;前者是潮汕地區(qū)最早的行政建制(縣級),是粵東古邑,揭陽縣見諸史載已有2230余年,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保留最古縣名的縣份之一;后者是潮州(潮汕地區(qū)古稱)一個縣,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復(fù)置揭陽縣,隸屬潮州,潮州轄海陽、潮陽、揭陽3縣合稱潮州三陽,揭陽也是歷代潮州八邑之一;1991年成立了今天的揭陽市,由揭陽撤縣建市(地級),為潮汕三市之一。
潮州路,元王朝在今廣東省潮汕地區(qū)設(shè)置的路。元初改潮州為潮州路總管府,治海陽(潮州市),領(lǐng)海陽、潮陽、揭陽三縣,仍轄“三陽”,屬廣東道宣慰使司。
元至元十六年(1279 年)改潮州為潮州路總管府,治海陽(潮州市),轄海陽、潮陽、揭陽3縣,仍轄“三陽”,屬廣東道宣慰使司。
元貞元年(1295年)梅州隸入潮州路。與此同時潮汕商幫仍興盛發(fā)展,該時期東南亞逐漸成為潮人移民的第一陣地。
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元朝潮州路改潮州府置,府治海陽縣(潮安),屬廣東布政司,轄海陽、潮陽、揭陽、程鄉(xiāng)4縣,至明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共轄11縣:海陽、潮陽、揭陽、程鄉(xiāng)、饒平、惠來、大埔、澄海、普寧、平遠、鎮(zhèn)平。潮州府商民經(jīng)商于國內(nèi)各商埠,兼設(shè)立潮州會館,名號潮州八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