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簡單來說,宋以前科舉制度是選拔制的,先通過鄉(xiāng)里,區(qū)縣考試,稱為解試,鄉(xiāng)試,考過了有資格了去省城考試,叫省試,或禮部試。

后來宋代就分三級考試,州試,省試和殿試?h城某人,在縣里考試得了全縣第一,然后肯定有資格去參加省里考試,又得第一,然后全國又得第一,這就是連中三元,記住呦,必須每次都是第一。

這類似足球比賽世界杯,一路通殺奪冠,平局都沒有。

還一種說法是每次必須是前三名,也可以稱連中三元。

據(jù)說我國有記載的科舉歷史上這樣的牛人有18個,十五個文狀元,三個武狀元(這三個家伙絕對特能打)。

最后說到成就,我覺得沒必要說這個,有時候,不給你創(chuàng)造成就的機會你也沒辦法,這樣的事確實在這些牛人中上演過。

因為顏值。。

說說關于發(fā)生在這些牛人顏值上的事吧。

連中三元這樣牛逼的人如果長得丑,也是一種悲哀啊。

小時候經(jīng)常看戲里有考取了狀元被招了駙馬的橋段,這樣的事有,關鍵是你得帥。你就是才高九斗學富六車,如果不帥,皇帝女兒是萬萬不會招你駙馬的。

因為丑而失去創(chuàng)造成就的,據(jù)說鐘馗就是這樣的,得了狀元,皇帝要接見,皇帝淡話有點多,嫌棄鐘馗丑,鐘馗一急,碰大殿的柱子而死。

還有一個明代的郭翀,就是當時朱元璋剛當皇帝,全國選拔人才,這個小郭就連中三元,然后洪武帝朱元璋接見狀元榜眼探花這三人,可是這個小郭長得丑,朱元璋嫌棄他丑,說是他當狀元有損大明國威。

看到了吧,長得丑有時候居然損害國家的形象。后來硬生生剝奪了他的狀元,給了個榜眼,當然了,狀元肯定是給了三人中長得帥的其中一個。

我一直不理解的是,這朱重八也是個大難看啊,鞋拔子臉,滿臉麻子,自己這么丑,卻嫌棄別人丑。

所以,并不是現(xiàn)在的世代是看臉的時代,老早就是。

而且,朱重八這樣的也多的是,自己長得丑還嫌棄別人丑。。

最佳貢獻者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