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唯一向所有西方列強宣戰(zhàn)的國家,就是清朝統(tǒng)治下的中國,慈禧太后于1900年6月21日做出“萬國宣戰(zhàn)”的決定。
慈禧太后是多年的老政治家,為什么出如此欠缺考慮的決策呢?這跟維新變法失敗后,洋人支持光緒帝,反對慈禧有關。
本來慈禧也不會這么沖動,畢竟槍炮不如人、軍隊素質差,但自從看到義和團的“神功護體”“刀槍不入”之后,她開始有了大膽的想法,“有如此神勇義士,定能滅洋人,保我大清江山!
1900年前后,民間義和團以“扶清滅洋”為口號,把矛頭對準帝國主義,迅速在中國北方壯大聲勢,用暴力手段打擊外國教會侵略勢力。
西方來的傳教士一旦被義和團抓到,往往就會被凌辱、酷刑甚至處死,他們寄回家的信件讓歐洲人倍感驚慌,中國人被他們想象成為殘暴嗜血的民族。
哪怕義和團運動結束之后,西方國家依然丑化中國人,甚至產生“傅滿洲”這樣的文學形象人物,這個虛擬人物連續(xù)100年被稱為“最邪惡的中國人”。
回到慈禧太后的“萬國宣戰(zhàn)”現(xiàn)場,一面是英、法、美、俄、德、日、意、奧、荷、比、西十一國接到宣戰(zhàn),另一方面清軍、義和團開始攻打東交民巷使館區(qū)。
當年的東交民巷使館區(qū)被嚇壞啦,各國使館人員約500人、守軍約500人、避難基督徒約400人,武器只有槍支沒有大炮。
而進攻方具有碾壓性優(yōu)勢,清軍的主力是槍炮齊全的甘軍,義和團有超過10萬人包圍使館區(qū)。然而奇怪的事情就發(fā)生了,這么多人硬是打不進去……
清軍擁有最先進的德國克虜伯大炮,按道理幾發(fā)炮彈就能把使館區(qū)砸出大窟窿,可是炮兵就是怎么也打不中目標。清軍里的洋槍也沒發(fā)揮作用,只聽到陣陣槍響,就是不見洋兵倒下。
每天的亮點就是義和團沖鋒,他們穿著紅衣紅褲,焚香禮拜后,一人一道符,高喊口號沖進巷子……洋兵發(fā)現(xiàn)后,一通射擊,義和團留下一批尸體后撤。
更蹊蹺的是,在戰(zhàn)斗的間歇,慈禧太后還派人送西瓜、蔬菜、面粉、雞蛋、肉類進東交民巷,生怕里面的人餓死。
殺洋人最積極的義和團感覺很沮喪,把更大的精力用在殺北京城內的“二毛子”。他們還認為老百姓的“不潔”讓神功失效,北京的義和團下令破解“令人家煙囪上蓋以紅紙,又令將糞桶倒置,插紙花于上!
結果沒有絲毫改變,每天重復著同樣的事情,清兵怎么也打不到要害,義和團沖鋒總是被擊退……65天過后,義和團傷亡慘重,僅取得打死43個洋兵,傷152人的戰(zhàn)績。
為什么10多萬義和團打不下500洋兵防守的東交民巷?答案就在慈禧那里,她后來說:“……因洋人欺負得太狠了,也不免有些動氣……火氣一過,我也就回轉頭來,處處留有余地。我若是真正由他們盡意的鬧,難道一個使館有打不下來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