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十二年,劉邦帶著對戚夫人母子的眷戀離開了人世。第二年,呂雉果然下了黑手,劉如意被毒殺,戚夫人被殘忍地做成人彘,雙雙追隨劉邦于地下,大漢進入?yún)魏髸r代。十幾年后,陳平周勃聯(lián)手,導(dǎo)演了一場誅滅呂氏的軍事政變,呂氏一族被滅門。
單看結(jié)果,似乎有周勃、陳平,還是當(dāng)時尚在世的張良、蕭何等人,他們完全有能力阻止呂雉對戚夫人和劉如意母子的殘害,那么,功臣們?yōu)楹涡涫峙杂^呢?
我們就從戚夫人、呂雉及功臣集團,三方之間的關(guān)系入手,分析這個問題。
戚夫人對功臣集團缺恩、少威、無利
政治的本質(zhì)是利益輸送,要想讓別人為己所用,首先你得有足夠的資本,讓人愿意為你效勞,而不是渴求施舍。戚夫人最大的短板,就在于沒資本,跟功臣集團不匹配。
1.戚氏家族不足以成政治勢力一級
西漢開國大致有如下幾個利益集團:宗室、功臣集團(以豐沛集團為代表)和呂氏外戚,戚夫人跟哪一派也靠不上。
有人考證說,高武侯戚鰓就是戚夫人的父親:“至丹水,高武侯鰓、襄侯王陵降西陵。”指出,這個“鰓”就是戚鰓,也就是《漢書?百官公卿表》里的中尉“戚鰓”。
臨轅侯戚鰓在高祖十一年被任命為中尉,中尉負(fù)責(zé)京城治安,掌管北軍,九卿重臣。這個安排似乎正好印證劉邦準(zhǔn)備廢劉盈,改立劉如意的動機。
不過,史書并沒明確指出戚鰓和戚夫人的關(guān)系,假如真是如此,司馬遷不大可能省略掉這么重要的信息。所以,戚鰓大概率只是戚夫人的宗族叔伯兄弟。
即便戚鰓是戚夫人的父親,但是史書中再也沒有任何戚氏子弟的描述,戚鰓獨木難支。由此可見,一般皇子爭儲最重要的政治依靠,劉如意不具備。沒有勢力集團跟功臣派做利益交換,陳平周勃等人憑什么會幫你?
2.戚夫人恃寵,孤立于功臣集團之外
戚夫人的作用,僅限于劉邦個人的愉樂工具,她有三大利器,長得漂亮、能歌善舞、性情溫柔。這種小可人,正好彌補了劉邦重壓之后的釋放。
人常犯的錯誤就是思維錯位,劉邦子以母貴,多了一份偏心;戚夫人恃寵而驕,多了不該有的幻想;孟胩热粼参磭L不可,可是戚夫人僅僅是恃寵而驕的小女人,根本不懂政治。
對一個女人來說,不懂政治更可愛,但是如果想涉足政治,那豈不是智商缺席?戚夫人常年陪伴劉邦征伐在外,居然不見她與功臣集團有任何利益輸送,界限劃得清清楚楚,真是好女人,也是笨女人。既然如此,界溝另一側(cè)的功臣們,如何能說服去自己幫她?
3.劉邦沒有為劉如意構(gòu)筑政治防護網(wǎng)
劉邦曾經(jīng)因為擔(dān)心戚夫人母子,在自己去世后遭遇不測,竟下令斬殺鐵哥們兼連襟樊噲。在此之前,又特地安排敢于逆龍鱗的周昌為趙國相,做劉如意的護法金剛。
一個周昌哪是呂氏集團的對手,甚至連劉邦自己,也要對勢力集團低頭。比如看到商山四皓,他就知道如果堅持廢太子,他自己就成了孤家寡人;比如發(fā)出去的斬殺樊噲圣旨,竟然得不到執(zhí)行。
戚夫人自己沒本錢買通功臣派,個人也沒積攢下人脈,唯一可指望的劉邦,也沒有幫她母子構(gòu)建起政治勢力。這種狀況下,戚夫人母子,對功臣勢力既沒有“恩”,也沒有“威”,更沒有“利”,兩極世界,除非指望功臣們是活雷鋒。
呂雉擁有功臣集團無法對抗的絕對實力
即便功臣集團想當(dāng)活雷鋒,他們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足不足以壓得住女強人呂雉。他們作出的反應(yīng)是,迅速拜倒在呂雉的繡花鞋下。
呂雉自從嫁給劉邦后,百煉成鋼,加上劉邦為了對付功臣勢力,刻意縱容她參政,一個集權(quán)、能、勢為一身的母老虎橫空出世!
漢惠帝劉盈孱弱,司馬遷鄙視得連個《本紀(jì)》都替他忽略了,直接弄了個《呂太后本紀(jì)》。呂后稱制,成了事實上的無冕之王,大臣們只求少被蹂躪,哪敢無事生非摸屁股!
呂雉的政治才能,絕不在劉邦之下,劉邦平定異姓諸侯王期間,國政基本都交由呂雉打理。呂雉在處理韓信、彭越的事件上眼界、果斷與殺伐,連劉邦都不得不佩服。
劉邦在世時,后族勢力雖遠(yuǎn)沒有后期那么強大,但是呂澤、呂釋之憑借軍功,已然可以作為呂雉的外援,撐起一片天。關(guān)鍵是,呂家人繁殖能力強,子孫一大捆,靠姻親關(guān)系給呂氏又加了一層防護網(wǎng)。
陳平周勃這些人都屬猴,尤其是陳平,因為斬殺樊噲事件,被嚇個半死,一頭拜倒在呂雉腳下,終呂雉一生,他都沒直起過腰。
功臣集團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注定他們難有作為
西漢的功臣集團結(jié)構(gòu)比較特殊,兩大特性注定他們難有作為,更不大可能為不相干的戚夫人母子出頭。
其一:內(nèi)部不團結(jié),分化嚴(yán)重
西漢功臣集團其實算不上一個整體,他們內(nèi)部分歧很大,形不成利益共同體。豐沛集團跟陳平等人有矛盾,豐沛集團內(nèi)部也不統(tǒng)一,曹參是一派,蕭何是一派,王陵又是一派,還有掛在呂后褲腰帶上的審食其“自成一派”。
這種情況下,任何一派想要動作,都會受到別人的打壓。假如陳平想幫戚夫人母子,周勃第一個跳出來就捏死他!在這種環(huán)境下,誰也不敢無事生非,自找麻煩,替別人出頭。
其二:儒法黃老等勢力,都不會支持戚夫人
西漢開國的功臣勢力,從思想學(xué)派,大致可分為儒家、法家和黃老。以張良為首的黃老派,非常理智地選擇隱退避禍,如果不是呂雉逼迫,他連劉盈都不會幫,怎么會主動去幫戚夫人?
以陳平為首的法家,更是懂得趨利避害的原則。法家的本性就是利益動物,陳平一生數(shù)次換主,遭到很多人詆毀,但他始終屹立不倒,關(guān)鍵就在于他懂得“趨利避害”。當(dāng)別人還僅限于順從呂雉時,陳平第一個提出封呂氏子弟為王,這個機靈勁,這副嘴臉,他怎么會替戚夫人撐腰?
儒家呢?儒家不是最講仁義道德嗎?他們?yōu)槭裁匆膊徽境鰜碇鞒终x?恐怕最不可能站出來的就是儒家,原因有兩點。
一是當(dāng)時的儒生勢力太小,不是主流,就一個叔孫通,圓滑得跟陳平有得一比。
第二個原因就是儒家最看不起戚夫人這種,靠寵魅惑主的女人。嫡長子繼承制是儒家思想基石之一,只有呂雉和劉盈的嫡系身份,才符合儒家的要求。所以,老滑頭叔孫通當(dāng)初在劉邦面前,旗幟鮮明地反對更換太子。
估計有人會反對:你說功臣勢力不團結(jié),成不了事,那么他們是怎么聯(lián)合起來消滅諸呂的?
這是有前提條件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呂雉死了,皇權(quán)出現(xiàn)真空,呂家子弟能力太弱,功臣集團的膽氣立刻升起來了。第二個因素就是有一個關(guān)鍵人物——陸賈,他置身于利益之外,與各派關(guān)系頗佳,是他從中穿針引線,撮合他們走到了一起。第三個因素就是,齊王劉肥開了第一槍。
因此,就當(dāng)時功臣集團渙散的狀態(tài),他們不大可能冒著風(fēng)險,替戚夫人母子撐腰。
總結(jié)
戚夫人當(dāng)初哭著鬧著,希望劉邦給她母子一個燦爛的明天。劉邦一世英雄,竟然也在這個問題上被感情沖昏頭腦,把最鐘愛的一對母子推到懸崖邊。
人都說,前車之鑒后事之師,可是又有幾個人在利益面前,還能看得見前車之鑒?戚氏家族沒勢力,戚夫人沒能力,劉如意對功臣既無恩惠,有無權(quán)威,更無利益相誘,憑什么讓她母子跟兇悍的呂雉斗法?劉邦沒能力看清這一點嗎?不,利益蒙住了雙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