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書六禮,三媒六聘。八起迎親,十里紅妝。
這是古代婚俗基本程序。"婚姻六禮"首見西周《儀禮》,一篇《儀禮·聘禮》長達幾千字。"六禮"即"六聘",合起來即? 三書三媒六禮。
古代婚禮程序規(guī)范、明媒正娶。三書六禮,你少一禮,新娘子可能就坐人家熱炕頭上了呀…
三書丨求婚、彩禮、迎親三部曲
三書,指下聘禮時往來的程序文書,以顯莊重和正式。一般包括聘書、禮書、迎書等。
① 聘書? 定親書函,男子寫給姑娘的正式求婚書。這個可不是"二丫我愛你"的追求信,而是表達請求結(jié)婚之誠意,要寫明結(jié)婚吉日等事宜。
聘書在后面訂婚時要交換的,女方拿著男方正式求婚證明。一表誠意,二表公證。哪天男方悔婚,拿出給鄰居"大伙都來看看,那個渣男!"
② 迎書? 大婚當天,新郎激動地手捧迎書,去迎娶新娘子過門。當著街坊鄰居和親朋好友的面,把迎書遞過去,此時此刻,新娘子可能略帶羞澀。
這也代表對新娘和岳父母的承諾,大伙都是見證人。大概類似你們的結(jié)婚證。
姑娘們,記得要戴這個
③ 禮書? 過大禮時的雙方禮品清單記錄。男方給了多少彩禮,女方陪嫁多少東西,列清禮品種類和數(shù)量。雙方清單越長,說明婚禮越風光。
禮書主涉今天所謂彩禮。實際上,婚禮前男方就會把禮書給女方先過目。所以男方要真正拿出"誠意",否則女方不滿意可拒絕,迎書也就省了。
說下彩禮。朱門對朱門,竹門對竹門,各有講究。自古彩禮無定數(shù),地區(qū)和家境不同,不可一概而論。家境好自然彩禮豐厚,一般人家該有的要有,首飾類、禮錢、表幸福甜蜜禮品、布匹等。
古人也好面子,彩禮出的少會被笑話,弄不好婚禮都黃了。不過,中間有媒人好辦些,古人也講究,嫁妝和彩禮相對平衡。窮對窮,富對富,漫天要價的那是賣閨女,古代也有。
三書,是雙方具備了結(jié)婚關(guān)系,從正式求婚、迎親到彩禮接收的"三部曲"。首先求婚書,然后彩禮書,最后迎親書。禮書雖然在后面,實際上是雙方先確定好的,要不然誰敢嫁給你。
當然,前面男女雙方還會有定情信物,這個屬于小兩口私事,羞羞答答的事,咱不好多問。
三媒丨媒妁之言
古時女子矜持,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男女婚前很多沒見過面?上敫改覆俎k兒女婚姻非常謹慎。
無論男女方,父母平時都會托媒人介紹適合對象,相中了誰家的,媒人前去搭線。所以,那時媒人在中間牽線搭橋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往往還有個中間人。兩家正式談婚事,誰家媒人肯定向著誰嘛,為公平起見聘請第三媒人。
這就是所謂的“三媒”? 男方媒人、女方媒人和中間媒人。會不會玩?
六禮丨議婚到完婚六步驟
六禮,指從議婚到完婚整個過程中六個禮節(jié)?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①納采? 提親、說媒。男方聘請一位媒人前去說親,媒人在中間好說話,替男方問詢意見等。當然得帶上納采禮,由父母陪同以顯重視和尊重。沒爹沒娘沒老婆的可憐孩子就由姑叔嬸陪同。納采禮,只是聘禮哦,彩禮還沒開始。
②問名? 合生辰八字。女方接受了納彩禮,等于同意婚事。媒人出場問姑娘名字和生辰,順便夸夸"喲,姑娘生的水靈,這生辰好哇!。"
③納吉? 占卜問吉。男方把女方生辰八字搞到手后,父母懂不懂的先琢磨一番,再專門找大師、先生占卜打掛。若男女合,男方就會開開心心為娶兒媳婦準備,比如禮品籌備等事。
④納征? 過大禮。納吉后,男方把彩禮送到女方家,禮金和禮品皆有。納征禮品多少,要看男方家境和當?shù)仫L俗。納征是訂婚中最重要程序。
這表情……女方彩禮要太多了?
⑤請期? 送日子。男方家訂好良辰吉日,一般雙月雙日,然后告知女方,并征取意見。女方若無異議,那么兩人大喜的日子就算正式定下。
⑥親迎? 六禮中最后、最熱鬧精彩的環(huán)節(jié);槎Y當日,激動的新郎身戴大紅花,走在迎親隊伍前面,齜牙笑著,親自迎娶美麗的新娘。這表示對女方的尊重,民間非?粗写谁h(huán)節(jié),往往是做足了戲。八起迎親,十里紅妝。光棍看了難受…
小伙伴們看完感覺怎樣?假如君生古代,以您的實力和魅力,能娶幾個姑娘?
小編看完感慨,鳳冠霞披的新娘子,假如只在夢里,也挺美……反正現(xiàn)實和睡夢中,有一種情況不是光棍就行了唄。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