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恒以弱滅,獨漢以強亡。兩漢上承周秦下啟兩晉,前后都是大亂所以有鶴立雞群之感。唐朝上承的是隋朝下面開啟的(五代相當于春秋時期的諸侯霸主,宋遼互相承認相當于晉楚弭兵,金國迫使宋稱臣不過就是戰(zhàn)國初年的魏國獨霸)其實是近四百年的亂世,直到元世祖忽必烈才一統(tǒng)天下。

還有一點唐朝是整個中國古代的最巔峰,現(xiàn)在才開始接近唐朝在當時世界上的地位。士族在唐末五代徹底完蛋,黃巢從替天行道到敲骨吸髓的轉(zhuǎn)變說明中華文明已經(jīng)走入了死胡同。后唐莊宗李存勖之死說明胡漢矛盾短期已不可調(diào)和,在洋人這個異類面前胡漢才能同心同德。

我是西平人,漢唐明分別歸汝南郡、蔡州、汝寧府,從這里也可以管中窺豹。漢代有汝半朝的說法當?shù)刂鲗?dǎo)是世家大族,唐朝當?shù)爻蔀橹能婇y基地,明代是一個默默無聞的汝寧府。漢唐元三代的衰敗跟這里都有關(guān)系,從駐馬店在歷代扮演的角色來看漢代是統(tǒng)治者,唐代是挑戰(zhàn)者,元代是造反者地位亦是不斷下降的。

最佳貢獻者
2

這個原因,我覺得跟漢唐的滅亡過程有關(guān)。

也和取代東漢和唐朝的時代有關(guān)。

中國歷史上的主流王朝在滅亡前

超過一半的都會發(fā)生一件震動全國的大動亂

(當然不是全部,比如西漢,曹魏等等都沒有發(fā)生)

秦朝、王莽末年、東漢末年的農(nóng)民起義

西晉末年的八王之亂,都是這樣動搖國本的大動亂。

但是不是只有王朝末年才會發(fā)生呢?

并不是。

比如西漢前期就有七國之亂

明朝第二代皇帝就發(fā)生了靖難之役

但是這兩件事情發(fā)生之后,很快就平息了

國家又進入穩(wěn)定發(fā)展的狀態(tài)之中

東漢雖然有百年羌叛,花的人力物力很多

但是這并不沒有動搖國本,這只是造成東漢滅亡的遠因

而黃巾之亂的爆發(fā),動搖了東漢的國本



并且沒有收拾好殘局,導(dǎo)致國家諸侯割據(jù)

滅亡已經(jīng)難以避免。

而導(dǎo)致黃巾之亂的直接原因就是桓帝、靈帝的許多措施

如果說桓帝還有點值得惋惜同情

那靈帝就真的該早死了。

所以我們讀東漢的亡,更多的是恨。

而東漢末年群雄并起,這里面有許多值得大家喜歡的英雄人物。

所以東漢滅了也不可惜。

再說說唐朝。

唐朝玄宗時期就爆發(fā)了動搖國本的安史之亂

然后就是地方藩鎮(zhèn)割據(jù),中央宦官專權(quán)

唐朝大多數(shù)皇帝還是比較可憐的。

按照東漢那個路子,唐朝應(yīng)該很快就亡了才對

但是沒有曹操這樣的人物,加上各方勢力博弈達到一種均衡

唐朝竟然又維持了近一百五十年

但實際上,安史之亂以后,唐朝就大勢已去

但又不斷又皇帝想要嘗試中興

所以他的滅亡是一連串中興失敗的結(jié)果

就想季漢粉看到劉備、諸葛亮的死而悲痛一樣。

有機會挽救,可惜卻很渺茫,最后不成功。

在這種情況下,唐末發(fā)生黃巢起義

這次讓大唐失去了續(xù)命的機會。

而且,取代唐朝的朱溫

本身是個混蛋,有點董卓的感覺。

魏晉南北朝的那些亂世梟雄,多數(shù)還有點貴族氣度

五代十國這樣的人就很少了

大多都是為了權(quán)力不擇手段的人。

這就像一家公司被收購,東漢是被幾個英雄瓜分

唐朝是被一群混蛋瓜分

自然唐朝滅亡更讓人感到悲涼。

不過題主也可以換一種心態(tài)

唐朝能在安史之亂之后各種亡國之相出現(xiàn)的情況下

還延續(xù)150年,也算是歷史的眷顧了

3

大家好,我是昊童,一個專注中國古代史的90后小編

其實漢朝和唐朝都是我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盛世王朝,而且如果從血緣關(guān)系上來看,漢朝其實和我們更加接近,畢竟唐朝是鮮卑血統(tǒng)建立的封建王朝。其實問題所說的這個事實昊童之前也發(fā)現(xiàn)了,但既然有人正式提出來了,那昊童就淺顯的說說自己的看法。

首先漢朝的滅亡是循序漸進的,即東漢末年的漢獻帝劉協(xié)是逐漸被曹魏政權(quán)所取代的,而且這個過程長達幾十年,且漢獻帝劉協(xié)并沒有太過悲慘的遭遇。可反觀唐朝,唐朝的滅亡幾乎是一蹴而就,而且唐朝宗室?guī)缀醣恢鞙赝缆敬M。



其次漢朝之后的政權(quán)實在太過出名,這在很大程度上稀釋了漢朝滅亡這一直接后果的悲劇性。我們都知道,漢朝之后是三國,而三國時期的歷史我們國人應(yīng)該是人盡皆知。況且,東漢末年中原大地幾乎遭到了從所未有的浩劫,但孫權(quán)劉備曹操三人卻力挽狂瀾,硬生生的將數(shù)十個軍閥混戰(zhàn)的地盤改成了三足鼎立。且曹魏之后人民生活富足,所以對于漢朝并沒有太大的依懶性。但又看唐朝,唐朝之后的五代十國,這其中的混亂可謂一言難盡,而且我們大多數(shù)人對于五代十國這段歷史并不了解。所以會下意識的認為,唐朝滅亡是悲慘的,后面的繼位王朝是邪惡的(雖然這是事實)。



最后,其實說白了,漢朝滅亡時天下人心早已易主,幾乎沒有人認為自己是漢朝人,都認為自己是魏國人或蜀國人乃至吳國人。而且漢朝滅亡時人民確實未逢大變,所以不難過不悲傷是正常的。但唐朝滅亡時天下人心還未易主,再加上繼位的梁國也不是一個和善有愛的朝代,且后世其他的朝代同樣如此,所以我們才會有悲傷難過的感覺。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4

我覺得簡單點的看法就是,漢亡之后出現(xiàn)了一個三國,這一恢宏的時期,在這一時期,人才輩出,英雄豪杰崛起,漢族的雄風(fēng)依舊存在!只是覺得換了一個皇帝!

但是唐朝不一樣,唐朝是在唐玄宗這一盛世突然之間崩塌的,雖然此后有幾十年的后唐時期,可是在很多人看來,安史之亂唐朝已經(jīng)滅亡了,而唐在最輝煌的時候,被少數(shù)民族所滅,這也正是惋惜的原因!

所以漢亡不可惜,唐亡可惜,就可惜在盛極而衰,被少數(shù)民族所滅!

5

大唐歷代帝王得國不正,李淵、李世民、李顯、李隆基均是通過政變得權(quán),這為后世人人覬覦帝位、叛亂頻繁開了個壞頭。開元后期,李隆基任用李林甫、楊國忠玩弄權(quán)術(shù)、買官賣官,肅宗、代宗時期李輔國、魚朝恩等權(quán)相依次登場,宦官和官僚集團爭斗不止,藩鎮(zhèn)割據(jù),反叛不斷,百姓淪為官僚和外族任意宰割的羔羊,李唐王朝在安史之亂后已失去民心,以至于回紇、吐蕃占領(lǐng)長安后無人勤王。安史之亂至李唐滅亡的150年幾與五代十國的朝代更替類似,讓人不忍直視。

6

因為漢朝亡的時候都還是東方最強者,亡于自己內(nèi)部人之手,對外不論魏蜀吳都是不虛的,很強勢的,那個時候三國時代和魏晉前期,不管漢朝區(qū)域內(nèi)倍如何混亂,外部的匈奴山越南蠻等等外族也都占不到便宜。反觀唐朝時期,在末代直接就是外族軍閥混亂時期,都是外族惑亂中原,軍事文化直接崩潰,對比唐朝前期那種萬國來朝,軍事鼎盛,文化燦爛的盛況,自然就讓人覺得無比憋屈悲涼了。獨漢以強亡,不是說笑的。

7

因為你喜歡唐朝,唐朝相對于漢朝離我們的時代更近!而且唐朝時期中國不論是經(jīng)濟還是文化都是我國最引以為傲的時代沒有之一!軍事上我們往北控制了西伯利亞以北!往東日本甘愿為小弟鞍前馬后的效勞!東南亞我們也是說一不二,獨斷專行!往西我們征服了古絲綢之路上一個又一個小國!并在西亞設(shè)立了安息都護府!其勢力范圍甚至影響到了古波斯(今伊朗)不可謂不霸氣!相當于古代版的美國!經(jīng)濟上我們開放了很多港口,設(shè)立了很多貿(mào)易區(qū)!和我們有經(jīng)濟來往的國家多大幾十個。經(jīng)濟上也是相當霸氣!文化上唐詩對我國甚至全世界文化領(lǐng)悟影響都是相當深刻的!還有那么多出名的詩人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所以說你覺得的唐朝的滅亡相當可惜……

8

獨漢以強亡!漢朝滅亡以后,更加的熱鬧與波瀾壯闊,東漢末年是三國,正是英雄輩出,激烈交鋒的年代,為各位看客提供了一場盛宴,英雄,才子,佳人,謀士,忠臣,奸雄,滾滾長江,道不盡幾多浮沉!正是因為這種精彩,使人們忽略了漢朝滅亡的陣痛!而唐朝滅亡后,一直到大宋建立,漢人一直被游牧民族吊打,再也回不到天可汗那種睥睨天下的盛世,所以都很懷念唐朝!

9

漢朝,是在秦朝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秦朝時期,秦國統(tǒng)一其他六國,成為了一個大一統(tǒng)的國家,而在秦朝之后的漢朝,各方面的優(yōu)勢明顯,但漢朝只是一個發(fā)展在如日中天的朝代,而唐朝,經(jīng)過了這么多朝代的發(fā)展,各方面條件更加完善,是一個處于巔峰狀態(tài)的時代,漢朝,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國家可以這樣發(fā)展的那么好,讓我們驕傲自豪,但唐朝的發(fā)展,可以讓我們看到,原來還有比漢朝發(fā)展的更好,無與倫比的精彩,強漢盛唐,漢朝只是在強秦中建立起來的強漢,而唐朝卻是比強漢還強的盛唐,可以說前無古人也許后無來者,而漢朝之前有強秦,不能說前無古人 后無來者,在內(nèi),漢朝沒有唐朝這樣的成就,在外,漢朝也只是收了一些小部落小民族,而唐朝,萬邦來朝,這樣的成就很完美,雖然唐朝也沒有元朝強盛,但在漢族建立的政權(quán),強漢卻比不上盛唐,我們會對更加強大的政權(quán)感到驕傲自豪,卻會對稍微沒有那么強大的政權(quán)有些遺憾,每一個朝代更替,都是充滿故事的,一個朝代的滅亡,一個朝代的建立,我們也不會說是難過的悲涼的,只是說是遺憾,漢朝滅亡了,遺憾少一些,唐朝滅亡了,遺憾多一點,這些朝代滅亡了,還會有更加強大的政權(quán)更迭,只要還是中華民族,就能看到偉大復(fù)興的曙光。

10

國恒以弱滅,獨漢以強亡。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