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寶劍的傳說,從小耳濡目染,十分向往,尤其是看了巜鶴驚昆侖》、巜江湖奇?zhèn)b傳》的小說后,整天沉迷于“架起簸箕云,口吐白劍光...”其實十大名劍記載都是上古的傳說,如巜史記》、巜越絕書》、巜吳越春秋》,看來大多數(shù)都是只見于假想或文化渲染的產(chǎn)物。
一,圣道之劍一一軒轅劍
又名夏禹劍,是一把圣道之劍。圣道指圣帝、圣王之道。象征勇氣、智慧、仁愛、正義,位居中華十劍之首,傳說在黃帝陵中。
二,真摯情意之劍一一干將、莫邪
根據(jù)搜神記卷十一《三王墓》的記載,有兩個版本的傳說。
1. 復(fù)仇之劍
干將是一個名鐵匠(今天應(yīng)該稱為大師),楚王命其造劍,干將花了三年時間鍛造成了一對寶劍。干將清楚的認識到,成功之時,便是自己消失之日。因為楚王要使寶劍獨步天下,絕對不允許干將的存在。
干將之妻莫邪,恰在交劍之日生了一個男孩,干將認為自己將不可能回來了,便留下雄劍,埋于南山的大松樹下,留給孩子長大后為父報仇。
干將死后,莫邪生下一男孩,取名赤,長大后,楚王為了斬草除根,便派人要弄死赤。
赤逃進大山,遇見一位俠義之士,決定為赤報仇,條件是赤要將自己的頭和寶劍交給他。沒有一點遲疑,赤完全照辦。
之后,俠義之士完成了承諾,為赤報了仇。于是寶劍留了下來,一把叫干將,一把叫莫邪。
2. 殉情之劍
干將為吳王闔閭鍛劍時,爐中金鐵之精無法熔化,鐵精不化,劍就無法完成鍛造。
莫邪不願干將被殘忍的吳王所殺,于是縱身跳進鍛鐵爐。鐵水熔化,劍完成;一雄一雌,取名干將、莫邪。
但是,寶劍一出,干將、莫邪化為雙龍騰空而去。
不過,現(xiàn)代冶金技術(shù)的權(quán)威認為這不是一個純粹的神話,“莫邪投爐”時,因為人體含有大量的磷,在鍛劍過程中,會滲進鐵質(zhì)中,起到化學(xué)催化作用。曾有著名的研究人員,仿制勾踐劍和夫差矛,就使用了原始的木炭和草木灰。干將、莫邪二劍依法炮制,也成功了。所以干將、莫邪之劍應(yīng)該代表最高鍛劍水平。
后記
蘇州閶門外虎丘山下的一潭碧水,幽深神秘,曾在山上照象時發(fā)思古之幽情,這座吳王動用十萬民伕,耗時三年的墓穴,據(jù)說埋劍三千。很有可能干將、莫邪二劍位于其中,吳王別出心裁的用深邃的泉水密封墓門,倒是用劍道和古泉詮釋了中國劍文化的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