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個典故兩神童】冬郎由來

順治十二年臘月十二,公歷1655年1月9日。

當(dāng)天空中充滿著刺骨的寒意之時,明珠府中的人臉上卻滿是喜悅的汗水——小男孩終于順利誕生了,他就是成德。

納蘭成德,明珠府的長公子,一個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天之驕子。從一出生便有著貴族的血統(tǒng),高貴的出身。只是,此刻的小男孩還需要成長許多年,才能明白自己名字的蘊意,而明珠夫婦同時也給了兒子一個小名:冬郎。

臘月出生,所以叫冬郎。只是在二十多年后,納蘭容若的文友顧貞觀,卻在一次玩笑中對容若的小名冬郎的來源,另有其解。

顧貞觀指的是唐朝的一則典故。詩人韓偓從小是個神童,吟詩作文一揮而就。

韓偓的父親和李商隱是故交,某次,李商隱離開京城加入東川節(jié)度使幕府之際,大家設(shè)宴餞行。年僅十歲的韓偓即席賦詩,才華高驚四座。

后來,李商隱追憶起來,仍然激賞不已,于是寫詩兩首酬答韓偓,兼呈其父韓瞻(字謂之):

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

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

劍棧風(fēng)檣各苦辛,別時風(fēng)雪到時春。

為憑何遜休聯(lián)句,瘦盡東陽姓沈人。

其中最著名的第一首中的最后兩句:“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便是成語“雛鳳聲清”的出處。這兩首詩的題目為《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因成二絕寄酬,一座盡驚,他日余方追吟“連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風(fēng),因成二絕寄酬,兼呈謂之員外》。韓冬郎就是韓偓,“冬郎”即是韓偓的小名。

顧貞觀的意思是,納蘭明珠給兒子取小名冬郎,已經(jīng)把納蘭容若當(dāng)作神童來養(yǎng)育了。納蘭容若面對顧貞觀這番話,不置可否,依然說,父親可能覺得自己是在冬天生的,所以就叫自己冬郎了。

只是,此冬郎與彼冬郎何等相似。韓偓可以“十歲裁詩走馬成”,容若流傳下來的最早的一首詩也恰恰在十歲那年寫成。

那是康熙三年,正月十五元宵之夜,本該滿月流光,卻發(fā)生了月蝕。十歲的納蘭容若用自己的筆,記下了這個特殊的景象:

《上元月蝕》

夾道香塵擁狹邪,金波無影暗千家。

姮娥應(yīng)是羞分鏡,故遣輕云掩素華。

此詩屬于七絕,詩雖短,卻屬于近體詩,對聲律有嚴格的要求。十歲的容若卻可以運用自如,其博聞強記已可見一斑。短短的幾句詩中,可以看到小冬郎在學(xué)習(xí)上的努力,也可以看到明珠夫婦在兒子教育上的不惜血本,真的是把小冬郎當(dāng)作神童來培養(yǎng)。

最佳貢獻者
2

“自古英雄出少年”,這句話說得還真是不假,在古代,戰(zhàn)亂頻繁,風(fēng)云際會,催生出不少小小年紀就在歷史舞臺上大放異彩的天才少年,以下為題主簡單列舉幾個。

一、年齡最小而官職最高的甘羅

此人是秦國名臣甘茂之孫,自幼聰慧,拜入?yún)尾豁f門下,在其12歲時,掌握秦國國政的呂不韋想出兵攻打趙國來擴張他的封地,于是派蔡澤去燕國做大臣,蔡澤經(jīng)過三年努力,使得燕王派了太子丹到秦國做人質(zhì),呂不韋又準備派張?zhí)频窖鄧鱿鄧,以?lián)合燕國攻打趙國。張?zhí)埔蚺c趙國有舊怨,此行去往燕國必須經(jīng)過趙國,怕被趙國人給逮住,故而推辭不肯,讓呂不韋很不高興。此時甘羅主動站出來說他有辦法讓張?zhí)菩母是樵傅姆蠲,呂不韋本來不信一個12歲的孩子能搞定此事,又沒有別的辦法,勉強同意他試一試。

甘羅前去拜見張?zhí),一番大忽悠,張(zhí)乒鏈蕚鋯⒊獭H缓蟾柿_又主動請求讓自己先行出使趙國,為張?zhí)坡愤^趙國打通關(guān)節(jié)。甘羅到達趙國后,對著趙王又是一頓忽悠,以燕、秦兩國即將結(jié)盟攻打趙國相威脅,說動趙王先送五座城池給秦國,這樣呂不韋的封地就擴大了,自然也就沒有聯(lián)手燕國攻打趙國的必要了,然后趙國可以有恃無恐、毫無后顧之憂的反手攻打燕國。趙王一聽,這事兒劃算啊,雖然送出去五座城,但是這筆損失可以轉(zhuǎn)手從燕國頭上賺回來,干!于是趙國先送給秦國五座城,緊接著大舉進攻燕國,奪城三十余座,為了表示與秦國交好的誠意,轉(zhuǎn)手又送給秦國十一座。

這么一番算下來,趙國大動干戈的打了幾場硬仗,賺了十幾座城,而顯然秦國才是最大的贏家,甘羅動了動嘴皮子,使秦國不費一兵一卒,笑納了趙國雙手奉送的十幾座城。甘羅因此奇功,年僅12歲就被嬴政封賞為上卿(相當(dāng)于丞相),從此走上人生巔峰。

二、天才少年戰(zhàn)神霍去病

此人是漢武帝的皇后衛(wèi)子夫的外甥,正兒八經(jīng)的官二代,但卻不像一般的世家公子那樣成為紈绔子弟。年幼即在舅舅衛(wèi)青的悉心教導(dǎo)下,熟讀兵法,能文能武。年僅17歲時,被任命為票姚校尉,隨舅舅衛(wèi)青與匈奴大戰(zhàn)于漠南,打得興起時,嫌大軍行進速度太慢,于是率八百輕騎兵脫離主力單獨前出,深入大漠?dāng)?shù)百里,直擊匈奴人心臟,匈奴猝不及防,遭斬首2000余級,其中包括大批匈奴高級官員,也包括匈奴單于的祖父、叔父等人,一戰(zhàn)而立奇功,獲封“冠軍侯”。

從此以后,霍去病開啟了無敵是多么寂寞的一段光輝歲月,戰(zhàn)績越發(fā)璀璨。

公元前121年春季,時任驃騎將軍的霍去病率1萬驃騎,轉(zhuǎn)戰(zhàn)河西五國,越過焉支山,6天急行軍1000多里,重創(chuàng)匈奴,斬首9000,連匈奴人祭天的金人也被繳獲。同年夏季,原計劃與公孫敖率領(lǐng)的另一支幾萬人的騎兵部隊會師后繼續(xù)進攻,但公孫敖因迷路未能及時趕到,霍去病果斷選擇孤軍深入,再殲敵3萬余人,俘獲匈奴五王、五王之母、王子59人、相國、將軍、都尉等一大堆,匈奴實力再遭沉重打擊。同年,匈奴渾邪王率眾投降,然而途中部分匈奴軍降而復(fù)叛,霍去病突入匈奴陣中斬殺叛亂者,穩(wěn)定了局勢。

公元前119年,霍去病、衛(wèi)青各率騎兵5萬,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霍去病接戰(zhàn)匈奴左賢王后,斬敵7萬余人,俘獲匈奴屯頭王、韓王及一大堆將軍、都尉,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并在此舉行祭天封禮,之后一路追殺到北海(今天的俄羅斯貝加爾湖畔)。經(jīng)此一戰(zhàn),匈奴遠遠逃遁,遼闊的漠南徹底歸于大漢治下。

公元前117年,因匈奴單于拒絕對漢稱臣,漢武帝再一次進行戰(zhàn)爭動員,決心徹底殲滅單于,然而在準備過程中,霍去病去世,享年23歲,漢朝的軍事領(lǐng)導(dǎo)力量遭遇沉重打擊,漢武帝被迫暫時停止了和匈奴的戰(zhàn)爭。

霍去病的軍事思想,可以說是使用騎兵大兵團集中作戰(zhàn)、長途奔襲、迂回穿插包圍、快速閃擊等各種戰(zhàn)術(shù)的鼻祖,令一向擅騎射的匈奴人聞風(fēng)喪膽,唯有逃得快逃得遠才是上策。

三、抗金少年英雄岳云

民族英雄岳飛之子,16歲即隨父出征。在隨州戰(zhàn)役中,岳云手持鐵錐槍,身先士卒,第一個登上久攻不克的隨州城,后又收復(fù)鄧州。此后,岳云成為岳家軍的特種部隊“背嵬軍”的最重要將領(lǐng)之一。

公元1140年,金兀術(shù)率軍南侵,與岳家軍大戰(zhàn)于郾城,岳云率背嵬軍沖撞敵陣,反復(fù)沖殺,為這場主力決戰(zhàn)的勝利立下大功。此戰(zhàn)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大規(guī)模騎兵遭遇戰(zhàn),也是少有的在平原野戰(zhàn)中,農(nóng)耕民族的步騎混同擊敗數(shù)量占優(yōu)的游牧民族精銳騎兵的戰(zhàn)例。

金軍在郾城遭遇大敗后,再次調(diào)來援軍,以10萬眾,攻岳家軍3萬,岳云再率背嵬軍突入金軍陣中,殺得人為血人,馬為血馬,令人望之膽寒,金軍士氣低迷,岳家軍守軍趁機開城殺出,一舉擊潰人數(shù)幾倍于自己的金軍。戰(zhàn)后,金兀術(shù)哀嘆:“岳少保以五百騎破吾五十萬眾,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2年后,由于宋朝皇帝趙構(gòu)的昏庸和奸臣秦檜的誣陷,隨父親岳飛和部將張憲等人一起慷慨赴死,死時年僅23歲,一枚熠熠生輝的閃耀將星就此隕落。

3

霍去病

十七歲封侯,二十一歲官拜“大司馬驃騎將軍”

岳云

12歲從軍,從小卒做起,文武雙全,作戰(zhàn)身先士卒,曾第一個殺上隨州城,曾率背嵬軍沖擊金軍數(shù)十次,大破金軍。

孫策

江東小霸王,一統(tǒng)江東,和周郎、太史子義英雄相惜,開創(chuàng)吳國基業(yè)。

夏完淳

“五歲知五經(jīng),七歲能詩文”,14歲起兵抗清,16歲就義,留下《別云間》、《獄中上母書》等千古名篇。

陳玉成!

太平天國后期主將,頂梁柱,14歲參加金田起義踏上戰(zhàn)場!陳玉成驍勇善戰(zhàn),戰(zhàn)場所向披靡,被清廷害怕,稱為“四眼狗”(因為陳玉成眼睛下面各有一顆痣,看上去就像四只眼睛。╆愑癯杀惶教靽鉃橛⑼!

可能是天忌英才,這些年少成名的天才生命都十分短暫!最多的也沒有活到25歲!可悲可嘆!

4

“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人有:秦時的甘羅;漢時的霍去;三國時的孫策、周瑜;唐時的薛仁貴、薛丁山;宋時的岳飛;元時的成吉思汗;明時的戚繼光;清時的李鴻章、左宗棠等。

5

因為懂得的,知道的歷史方面的問題很少,

所以具體方面的,答不上來,但可以聊聊自古英雄出少年這句話的深意,

能具體說出來的就一個人,那就是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的少年時代,

因為看過這方面的書和電視劇等一些介紹,

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但凡出類拔萃的人,從兒童時期,少年時期,青年時期肯定有與別人有不一樣的地方,

最明顯的就是,一但出了什么大一點的事,你看別人一般都緊張,或是六神無主的樣子,

而這種出類拔萃的人,沉穩(wěn)有主見,不慌有對策,不忙有辦法……

出類拔萃的人,無論走到哪里,都會有追隨者,崇拜者,跟隨者……

這是個人魅力所決定的,

有句老話,從小看大,一個人具體是哪塊料,其實早有答案。

6

中國歷史上的英雄非常之多,英雄也不能只以武力來論英雄,亦可以文來論英雄!武將中有老年名將,例如廉頗、陳慶之,文人英雄魯迅、陶淵明、蘇武,但英雄不問出處,英雄更不論年齡,從古至今,少年英雄比比皆是,有的24歲就斬殺30萬人,有的一身傲骨筆伐群雄,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少年成名的文武英雄!

(以下內(nèi)容不按排名,更無地位高低)

少年成名的武將

1,趙括

趙括是歷史上悲劇性的少年將才,從小跟隨父親論兵,“能讀其父書傳”,虛心研究父親兵法!趙括的悲劇不單單是紙上談兵,更重要的悲劇,在他熟讀兵法還未大顯身手之際遇見了白起!

2,項羽

西楚霸王項羽絕對的少年英雄,巨鹿之戰(zhàn)破釜沉舟渡黃河,殺秦將蘇角,俘王離,斬殺30萬兵俘,那年項羽24歲。幾年后,率3萬騎兵對戰(zhàn)劉邦54萬大軍,譜寫了人類歷史上最壯觀的圍殲戰(zhàn),30歲霸王別姬、烏江自刎!

3,霍去病

歷史上最年輕且軍功最高的戰(zhàn)神級名將!初次征戰(zhàn)便率領(lǐng)800驍騎深入敵境數(shù)百里,殺敵無數(shù),在兩次河西之戰(zhàn)中,俘獲匈奴祭天金人,在漠北之戰(zhàn)中大捷而歸,但是天妒英才,霍去病24歲就病逝了,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的千古絕句!

4,孫策

三國時期孫吳的奠基者之一,《三國演義》中稱其勇武如西楚霸王項羽,綽號“小霸王”!孫策17歲便廣結(jié)豪俊,短短幾年便募集六千兵馬,橫掃江東,袁術(shù)稱:“使術(shù)有子如孫郎,死復(fù)何恨”,孫策一統(tǒng)江東后,曹操都說:“猘兒難與爭鋒也!”

5,周瑜

周瑜20歲不到就輔佐孫策平定江東半壁江山。在征討江夏太守黃祖的戰(zhàn)斗中,周瑜屢立戰(zhàn)功,滅了這支隊伍,成為東吳最有威望的人。公元208年奠定三足鼎立的赤壁一戰(zhàn),打敗了當(dāng)時不可一世的曹操,更加確立了他在中國歷史上的名將地位。

少年成名的文人

1,夏完淳

夏完淳是明末一位少年抗清英雄。夏完淳自幼聰明,有神童之譽,“五歲知五經(jīng),七歲能詩文”,14歲隨父抗清。其父殉難后,他和陳子龍繼續(xù)抗清,兵敗被俘,由于不肯投降。公元1647年,年僅16歲的少年英雄夏完淳在南京西市被斬首,死于滿清之手,死的十分悲慘。

2,司馬光

司馬光少年時砸缸救人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司馬光遇到事情沉著冷靜的性格從小就能看出,也正因為這件事情讓他從小就有點名氣。司馬光的一生是我們每個人都該去崇拜的一生,像他這樣說一不二的性格,讓我們每個人都很難去做到。

3,項橐

春秋時期魯國的一位神童,雖然只有七歲,孔子依然把他當(dāng)作老師一般請教,后世尊項橐為圣公。后以''項橐''代稱早慧的兒童。

4,甘羅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神童,又是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丞相。十二歲為秦國左相,呂不韋企圖攻趙,以擴大燕獻給他的河間封地,他自請出使趙國,說服趙王割五城與秦,并將趙所所攻取的部分燕地分給秦。

5,王勃

王勃幼年時就非常聰慧,6歲時便能作詩,且詩文構(gòu)思巧妙,詞情英邁,十歲時,王勃便飽覽六經(jīng)。17歲成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之后,才思泉涌,筆端生花,撰《乾元殿頌》,文章綺麗,驚動圣聽。王勃的文名也為之大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合稱“初唐四杰”,并推為首位。

結(jié)語:

生命有限,我們不需要和別人同步,我們要做的是在我們有限的生命里,找到或者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意義,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價值。然后用這些去影響和點亮自己乃至周邊人的生活。這才是真正的成功。

7

少年成名的多了去了,數(shù)不勝數(shù),古今中外都是這樣,而且對于科學(xué)特別是基礎(chǔ)科學(xué)領(lǐng)域來說,科學(xué)家們早就有個定論人,真正的天才表現(xiàn)真正的開拓性成果,往往都是在青年時期就,已經(jīng)做出來了,這樣的青年時期,20來歲應(yīng)該也屬于少年成名的范疇吧?

8

年少成名的很多啊。隨便列舉幾個吧。
北?兹4歲讓梨。
孫策不到二十提領(lǐng)江東。
周瑜火燒赤壁也不過三十歲。
玄燁八歲登基,智平鰲拜,十六歲親政。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