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精是指在生活中不需要太認真的地方,過于較真。而學術(shù)和文化就需要批判性思維,需要這種杠精精神,即所謂真理越辯越明。
批判,是指對他人的思想、言論或行為做完整、系統(tǒng)的分析,指出不足或者錯誤,加以否定。
而杠精應(yīng)該是從抬杠這個詞演繹過來的。一般認可的抬杠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反對者通過反對確立自己的正確。如果上升到杠精了,那就是反對者反對已經(jīng)成了習慣。
批判者與杠精本質(zhì)一致的是:
批判的前提是批判者本人認為自己是正確的,
杠精的前提是發(fā)言者本人認為自己是正確的。
批判者與杠精不一致的是:
批判者一般處于強勢地位。批判者對人對事理性、認真,態(tài)度嚴肅,帶有壓迫感。
而杠精則往往和對手大多處于平等地位。杠精卻對人對事矯情,甚至尖刻,帶有挑釁性。
封建主義容易穩(wěn)定↓資本主義容易發(fā)展↓社會主義容易超越↓共產(chǎn)主義容易和諧↓請問你要批判哪個主義↓哪有什么杠精↓不是領(lǐng)導(dǎo)絕對是在廢話↓
個人觀點,我故妄説之,你姑妄聽之,不喜一笑了之。
批判有理性批判和非理性批判。
批判性思維是建立在理性批判基礎(chǔ)上的以合乎邏輯的,客觀中立的態(tài)度進行事件,思想,行為反思總結(jié)的一種意識活動。
杠精:有娛樂和非娛樂之分。
娛樂型杠精:利用他人的邏輯錯誤或概念外延不清或語義延伸,以逗樂為目的的抬杠行為。
非娛樂型杠精:利用邏輯上的狡辯達到只有立場沒有觀點之目的。
批判性思維的特征是,是具有邏輯思維性、科學性、客觀性,然后對不正確的現(xiàn)象進行批判加以糾正。
杠精的本質(zhì)特征是,無論對錯,都要反駁,具有鉆牛角尖,以點概面的性質(zhì),忽視邏輯思維與科學,甚至用固有的一套不科學的知識去反駁科學的,并固執(zhí)已見。例如,常說古人云、有資料記載、名人說、俗話說、某書說、這五種都是杠精常用的證據(jù),仔細一想,大部方已經(jīng)是歪理了。
批判性思維,屬于邏輯思考推理論證的思維。
防止認識偏差,提高科學性、合理性。
所以要培育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的表達方式,有優(yōu)劣之分,所謂的“刀子嘴豆腐心”就是一種。但不屬于杠精,“杠精”屬于沒頭腦,胡開炮,所答非所問類型的。不在一個頻道上,人家說東他說西,張冠李戴惹人生氣。“杠精”與傻子沒啥區(qū)別,正所謂“寧與明白人打頓架,不與糊涂人說句話!”
批判性思維是理性的合乎邏輯的思想和理論行為。它通過推導(dǎo)、對比、假設(shè)、求證,達到肯定,否定之目的,對事不對人,排除傾向性個人崇拜和情感歧視,科學、規(guī)則、客觀、公正。
杠精是一種非理性的社會精神病。表現(xiàn)形式多樣,主要有兩種,一種戲謔型,它是無目的的,專門從對方觀點中找可攻擊的口子,或取笑或批判,人說張三好,他就說張三不行,人說張三不行,他就說好,以此為樂。一種是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以個人立場來評價事物,對人不對事。不講是非,簡單粗暴,強詞奪理,喜惡兩極。要么十全十美,要么萬惡不赦。
批判性思維是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不是因為誰有錢有權(quán)、或者哪個國家強大富有,就以誰的口吻為圣旨為真理。批判性思維不相信世界上有終極真理,沒有什么普世價值,萬事都是隨時空變化。批判性思維相信萬事都在變化,任何事物都是歷史現(xiàn)象,有盛有衰。
差不多
批判就事論事,杠精經(jīng)常跑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