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打的文圣,流水的皇帝!
孔門儒家的服務(wù)對象是統(tǒng)治者,但“客戶”不僅限于中原人。。
鐵打的文圣,流水的皇帝!
孔門儒家的服務(wù)對象是統(tǒng)治者,但“客戶”不僅限于中原人。。
據(jù)了解,孔后人要分南孔北孔,南孔有氣節(jié),北孔不如南孔。
因為你很無知,所以得出這個結(jié)論!現(xiàn)在的孔氏早已不是孔子的嫡傳血統(tǒng),原因有二,一是不合作被屠殺,后來抓個旁系愿意合作的,強立為衍圣公,二是舉家南遷。
不學(xué)無術(shù)的人還真多,問的敢問,答的敢答
所以他們家才成為中國兩千多年來從未斷過的榮華富貴的原因,
三千漢奸,為了一個官職。
很簡單,“孔學(xué)”一套僅是“治民”的利器一一莫說是異族人,就算狼群占據(jù)了曲阜,任何一代衍圣公都會如此一一身有絕技,賣與帝王家啊,誰用不是用?這叫體現(xiàn)“價值”[捂臉]。
我覺得孔子家族是我們漢民族的保護神!因為對于平民老百姓來說更替統(tǒng)治者是異族或者漢族不是重點,重點是對百姓怎么樣!會不會強制要求改變名族習(xí)慣(比如古埃及被打敗,文化丟失了)。正是有了孔子這樣的望族!雖然他稱臣,但是卻影響帝王們的執(zhí)政方向!就連五胡亂華最后都受孔子文化影響!可見多可怕?
子曰:“君子不立危墻之下!”
眾所周知,在封建的古代中國,孔子在讀書人的心中有著崇高的地位,任何人不得褻瀆。所以孔子的后人,在歷朝歷代都受到了統(tǒng)治者的優(yōu)待和重視,任何爵位封號都會有被削掉的一天,而孔家人的“衍圣公”卻從宋代之后,一直世襲,直到民國時期才被廢止。
這也是古代歷史上的獨一份!
中國古話向來是支持“虎父無犬子”的說法,那么,作為孔家嫡系傳人,歷代的衍圣公,真的都做到了孔子書中所寫的那般嗎?難道就沒有背離祖宗家訓(xùn)的?這還真有,就像其他家族一樣,孔家嫡系,也出過幾個不爭氣的。
一、靖康之變棄宗廟南濤
宋徽宗時期,孔家四十八代嫡孫孔端友成為新一任衍圣公。之后金兵入侵中原,發(fā)生靖康之變。趙構(gòu)倉皇逃跑,而孔端友也借口南逃,隨后就定居在衢州,而孔家南宗,就是由此開始。
二、蒙古統(tǒng)治時期“認賊作父”
在蒙古人統(tǒng)治中原期間,第五十代衍圣公去世,而他的后代子孫,為了爭得這個世襲的頭銜,不顧廉恥,爭相跑到忽必烈的帳前表忠心。在民族危機的時刻,他們沒有帶領(lǐng)族人精忠報國也就罷了,但是至少也應(yīng)該守住最后的底線吧?不求與國同在,但是至少也不能是個趨炎附勢之人,該有的風(fēng)骨還是得有的吧?
而他們這番爭相獻媚討好的丑態(tài),博得忽必烈心中大喜!想想也是挺諷刺!
三、清軍入關(guān),上表稱頌
1644年,順治在北京登基,而此時的六十四代衍圣公并沒有想著和皇帝和大明朝共存亡。相反,在順治登基的第二天,他就上表稱頌,向滿清稱臣。在文中,對滿清皇室歌功頌德,言語中滿是掐媚之意。
對于孔家此舉,滿清表示大為滿意,多爾袞直接就同意了繼續(xù)保留衍圣公的世襲封號,依舊承襲前朝古制。
總結(jié):可見,每當異族入侵的時候,孔家后人不僅沒有起來反抗,還總是第一個俯首稱臣的,想想也是汗顏!
因為你非要這么說,雖然事實并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