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27年,來自北方的金國侵入北宋都城開封,擄走了徽、欽二帝和皇室的所有女眷,除了二位皇帝最終死在金國以外,這些宋室女眷可以說是受盡了非人的折磨。宋欽宗的皇后因為不堪"牽羊禮"的羞辱自殺身亡,宋高宗的生母韋太后也受盡屈辱,最后還被迫與金國大將生了兩個孩子。
這種屈辱,不知道讓多少宋人憤怒之余而又無可奈何地徒生嘆息?菇饘㈩I(lǐng)岳飛在《滿江紅》里那句"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就是這種情緒下對蒼天的一聲吶喊。"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更是一種對敵人的憤恨之情。
經(jīng)過百年的滄桑,那個曾經(jīng)被金國壓著打的、同為游牧民族的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的率領(lǐng)下,在反抗金國統(tǒng)治的戰(zhàn)斗中,一天天地壯大起來。此時的蒙古,也進入了窩闊臺時代。
終于,雙方的較量達到了一個歷史的臨界點。曾經(jīng)強大無比的金國,已經(jīng)無力抗衡曾經(jīng)的欺壓對象蒙古人了,等待他們的,只能是被屠殺的命運。
在蒙古人的打擊下,草原上那個當年的霸主金國,和曾經(jīng)的北宋一樣,不斷的割地求和、不斷的納貢,獻童男童女給蒙古人,才得以喘口氣。萬般無奈之下,金哀宗只好把京城南遷至北宋曾經(jīng)的都城開封,偏安在了中原地區(qū),就像當年他們把北宋打成南宋時,宋朝皇帝做的事情一樣。
歷史真的是驚人的相似。
終于,蒙古人不再滿足于金國的那些貢品了,他們不但要報當年金國欺負他們的仇,他們還有更大的野心,那就是要金國的命!
于是,蒙古人便和南宋聯(lián)合起來,準備對金國發(fā)起最后的進攻。對于和蒙古人的聯(lián)合,南宋當然愿意,因為靖康之恥還沒有雪呢。
1232年2月,三峰山之戰(zhàn)(在河南禹州西南)爆發(fā)。此戰(zhàn)蒙古人以四萬之軍,打敗了金國15萬大軍,金國軍隊主力喪失殆盡,再也無力對抗蒙古人的進攻。
蒙古人隨即包圍了開封城。
眼見大勢已去,都城開封不保,金哀宗顧不上眾人的安全,自己只帶了部分親隨偷偷地逃到了歸德府(今河南商丘),自己的后宮連一個人都沒有帶走。
臨逃跑前,金哀宗任命安平都尉崔立為京城西面元帥,參知政事完顏奴申、樞密副使完顏習捏阿卜留守在開封。
誰知道這個本就是無賴出身的崔立,根本沒有把心思放在替皇帝守京城上,而是琢磨著如何投降蒙古人,在取得蒙古人信任后,順便自己也做一把皇帝夢。
想取得信任,就得有投名狀,這個崔立的投名狀有點狠。
這貨先是發(fā)動兵變殺了兩位留守的宰相和幾位大臣,然后逼兩宮太后立梁王完顏承恪為監(jiān)國,崔立自稱太師,軍馬都元帥,尚書令,鄭王。
當蒙古大軍統(tǒng)帥速不臺率軍來到開封城西南青城時,這個崔立穿上了皇帝的衣服,帶著儀仗隊去投降速不臺了,這還不算,還把速不臺認作父親,果然是賤人無下限,標準的認賊作父,當然,他自己就是個賊。
然后,為了表明自己的誠意,這個崔立燒掉了開封的城防設(shè)施,搜刮了皇宮和民間無數(shù)的金銀財寶,用37輛大車,把這些財寶和金國皇室的皇后、妃子以及皇室子孫,大約500人當做見面禮押送到了蒙古大營。
這些被蒙古人擄走的金國皇室嬪妃里面,包括金宣宗皇后王霓、金哀宗皇后徒單氏、金廢帝完顏永濟皇后徒單氏以及金宣宗的龐真妃、史麗妃、裴滿柔妃等等。其中永濟皇后徒單氏剛剛被金哀宗從牢里放出來,就被成了蒙古人的俘虜。
這些都被蒙古人擄走的皇妃們,結(jié)局歷史上沒有記載,都不知所終,應(yīng)該是被虐待后死亡的可能性最大。
當然也有自殺殉國的嬪妃,如金宣宗的李御侍、金哀宗御侍李寶符都是自縊殉國。御侍就是皇帝的貼身侍從之意。
把金國皇室獻給蒙古人還不算完,崔立又命人搜羅了很多能人異士,有儒道釋、醫(yī)生、工匠、繡女等等三教九流的人物,一起送到了蒙古大營。
更包括數(shù)萬的金人女子,同樣被獻給了蒙古人,成了他們的玩物。
除了沒有金國皇帝外,其它的和當年金國擄走宋朝后宮的所作所為沒有多大區(qū)別啊。
自然,這些進入蒙古大營的金國女性,遭遇到了當年宋朝女性所受的折磨。打罵、買賣和屠殺都如家常便飯,根本不把她們當人看。
而那些男性金國皇族,則被屠殺殆盡,十分悲慘,金宣宗第二子荊王完顏守純,梁王完顏從恪等都在其中。
不知道這些金國人,在自己受到蒙古人折磨的時候,他們是否想到了當年他們的祖先對宋人的所作所為了。
而那個投降蒙古人的崔立得到了什么好處呢?"好處"確實有,而且還是大大的。
崔立把金國皇室人員送給蒙古人后,自己就留在了開封城外,蒙古軍隊則浩浩蕩蕩地開進了開封城,開始了瘋狂地燒殺搶掠。
崔立的家室也不例外,他的老婆小妾和金銀財寶全部被這些蒙古人搶走啦!崔立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毫無辦法,因為那些蒙古人根本不甩他。
看,這就是認賊作父的下場!
崔立自己也在1234年6月宋軍攻城時,被部下所殺,首級被掛在木頭上示眾。
而獨自逃跑的金哀宗,日子也不好過,面對蒙古人和宋軍的圍攻,抵抗不住的他只好從歸德逃到了蔡州。
到了蔡州城,金哀宗實際上已經(jīng)是到了徹底山窮水盡的地步。打仗沒幾個人,吃飯沒幾口糧,可以說是彈盡糧絕,無路可逃了。
沒辦法,金哀宗又不想投降,知道投降也是受盡屈辱后再被殺的命運。孤注一擲的金哀宗居然讓人把城里的老弱病殘婦女兒童熬成人油,把這些沸油潑到攻城的蒙古和宋軍士兵的身上,場面是極其的慘不忍睹。
就這樣,也并不能阻擋蒙宋聯(lián)軍的攻打。1234年2月9日,蔡州城終于被攻破,金哀宗也到了生命的倒計時。
這個金哀宗說起來還算有些節(jié)氣,最起碼比北宋的徽、欽二帝來得讓人尊敬。金哀宗先是把皇位禪位給了東面元帥完顏承麟,自己則于幽蘭軒自縊身亡,享年三十七歲。
而接任皇帝大位的完顏承麟,很快就被亂兵砍死。死時距離其就任皇帝還不到一個時辰,為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也算悲催之極。
看到兩個皇帝相繼死亡,余下的金國將士大臣,幾乎全部自殺殉國。
至此,曾經(jīng)風光無限的大金國,徹底滅亡。而那個自殺的亡國之君金哀宗,死后也沒有安生。他的遺體被宋蒙兩國,分成兩截,一半歸南宋,一半歸蒙古,因為這兩國都曾經(jīng)受過金國的奇恥大辱,都需要金國皇帝的尸體實物作為戰(zhàn)利品祭拜先祖,以示已經(jīng)報仇雪恨的意思。
當年,金國可是把成吉思汗的祖先俺巴孩汗釘在木驢上殺死的,蒙古人焉能咽下這口氣。
對宋人來說,靖康之恥不報,如何挺起腰桿說自己是大宋朝的人呢?
所以,只能對不住這個金哀宗完顏守緒了,唉!
死了金哀宗還不算,蒙古人更是幾乎把金國皇室完顏族殺得八八九九,幾乎死絕了。當時宋蒙聯(lián)軍有這么一句命令:"女真人中唯完顏氏一個不留。"
而那個曾經(jīng)輝煌無比的開封城,百年間經(jīng)歷了兩次大規(guī)模的毀滅,再也沒有恢復(fù)元氣,清明上河圖中描繪的盛世華章,也只能存在于這幅畫作中,讓世人憑吊。
那么,這個曾經(jīng)把北宋和蒙古壓在身下暴虐的大金國,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走到被反殺的地步呢?這和金國入主中原以后被儒家文化同化有關(guān)。
曾經(jīng)野蠻不開化的游牧民族變成了文質(zhì)彬彬的文明人,也變成了不思進取的守成者,肉食者進化成了素食者;而蒙古人則取代了女真人,成了掠食者。
角色的互換,也決定了命運的反轉(zhuǎn)。這樣的現(xiàn)象在冷兵器時代屢見不鮮,世界上各個地區(qū),不同的民族之間都發(fā)生過,這就是文明的毀滅。
但對金國來說,則是報應(yīng)不爽。
戰(zhàn)爭,從來沒有完全的勝利者,但所有的失敗,受害最深的,都是亡國之下的那些女性,這就是歷史的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