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四大美女,分別為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huán),其中西施居首,排在第一位。千百年來,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人們以“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來形容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huán),四位女人的絕代芳姿,既生動又含蓄,給人們留下了有充分想像的余地。

西施

西施是春秋時期越國美女,春秋末期生于越國(今浙江省諸暨市苧蘿村),出身于一個貧困的家庭,自幼隨母親在江邊浣沙,故又稱浣沙女。西施天生麗質(zhì),粉面桃花,貌若天仙,增半分顯胖,減半分則瘦,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西施在美女如云的春秋時期,不僅鶴立雞群,更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

西施在河邊浣沙時,清澈見底的河水映照著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動人,這時在河中的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逐漸沉入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就流傳開來。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排在第二的是王昭君。在公元前52年,王昭君生于南郡秭歸縣(今湖北興山縣)的一戶平民之家。為了邊塞和平,漢元帝答應(yīng)呼韓邪單于,將王昭君賜給單于。昭君告別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她在坐騎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著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竟忘記了扇動翅膀而跌落在地,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的美稱。

在出塞后的幾十年時間里,身在異鄉(xiāng)的她做了很多實(shí)事,為邊塞和平作出了很大貢獻(xiàn)。

王昭君

排在第三位的是貂蟬,貂蟬是三國時期王允的義女,有傾國傾城之貌。有一次貂蟬在后花園拜月時,忽然一陣輕風(fēng)吹來,天空中的一塊浮云將那皎潔的月光遮住了。這時正好被貂蟬的義父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yáng)她女兒長得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就趕緊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蟬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貂蟬

排在第四位的是楊玉環(huán),有著傾城傾國之美,天生麗質(zhì),又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彈琵琶。傳說楊玉環(huán)初入宮時,因見不著君王而終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宮女一起到宮苑賞花,無意中碰著了含羞草,草的葉子立即展了起。宮女們說這是楊玉環(huán)的美貌使花草自慚形穢,羞得抬不起頭來。唐玄宗聽說宮中有個“羞花的美人"后,立即召見,封為貴妃,從此以后“羞花"就成了楊貴妃的雅稱了。

楊玉環(huán)

圖文來自網(wǎng)絡(luò),若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告之,以便刪除。

最佳貢獻(xiàn)者
2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