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張青和孫二娘算不算好漢,要看以什么標準來衡量。

如果以濫殺無辜為標準,梁山108人能剩下多少還真是個未知數(shù)。

如果以上梁山后的表現(xiàn)為標準,其他人都可以稱為好漢,只有李逵一人不好說,因為他上山后還是憑興趣辦事,到了戰(zhàn)場殺性起來,不管是誰一律砍頭。

所以,梁山好漢只是個代名詞,代表著以晁蓋和宋江為首的梁山108人,行俠仗義,除暴安良,殺富濟貧,替天行道,如此而已。否則,如果把每個人的一言一行都單獨拿出來政審,沒幾個人能抗得住推敲。因為只要是人就有缺點,有不足,有忘乎所以的時候。比如宋江,喝點小酒就忘了自己囚犯的身份,信筆胡來,什么“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什么“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這不是沒事找抽么?結(jié)果人家一審問上刑,他又馬上承認錯誤低頭認罪。這哪是一個政治家的城府和韜略。所以說,連宋江這山寨之主都這個樣子,你還想指望別人高大上不成?

文學作品里的人物是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藝術(shù)形象,是要塑造成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真人。成功的人物形象是讓讀者看到以后,立刻會覺得是個活靈活現(xiàn)立在眼前的大活人,并且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它們各有特色而精采紛呈,絕不是人為想象中的一廂情愿的完美無缺的假人。梁山108條好漢當然也是如此。正是他們形態(tài)各異又獨具特色的表演,才完整地構(gòu)成了《水滸傳》這部流傳千古的精彩大戲!

從這個意義上講,張青和孫二娘當然也是名符其實的梁山好漢!

最佳貢獻者
2

另類君解題^_^

《水滸傳》中對好漢的定義并非純粹的“行俠仗義”“替天行道”,而是指“除暴安良”“有情有義”的好男兒。

張青和孫二娘盡管開黑店、殺人,甚至做人肉包子(有夠兇殘的),但二人做事還是有底線的,那就是三不殺:出家人不殺,妓女不殺,犯人不殺。

因為這三不殺,加上夫妻二人與武松的情誼,他們完全有資格躋身于梁山一百單八將,成為梁山好漢,F(xiàn)在簡要談?wù)劮蚱薅说娜粴ⅲ?/p>

在夫妻二人看來,和尚道士這類出家人、淪落風塵的妓女以及被押送的罪犯都是無家可歸的可憐人,本身已經(jīng)夠可憐的,若再奪人性命,實屬不該。
為什么不殺和尚與道士?張青認為,和尚道士出家修行,風餐露宿,難以果腹而且吃的是素食,做的是善事,他們與人祈福,為人消災(zāi)解難。這樣的人,本來就沒享過什么福,再殺了他們于理不通。
為什么不殺妓女?因為在宋代腐儒朱熹之流提倡“存天理滅人欲”“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導致女子地位卑下,而妓女們淪落風塵,更是低到了塵埃里;兆跁r期奸臣當?shù),民不聊生,普通女人都生活困苦,更何況是妓女。這樣的苦命人已經(jīng)夠可憐的,所以絕不能殺。
第三,為什么不能殺罪犯?因為徽宗時期朝廷橫征暴斂,導致百姓流離失所,許多良善之人不得不落草為寇或者為了一口飯食而犯法,更有一些好人會被誣陷,所以不能輕易殺了。事實上,像宋江、武松雖然淪為罪犯,但不是必死之罪,林沖更是被高俅陷害的好人,若是殺了就犯下大錯了。

從以上“三不殺”的原則可以看出,張青不是壞人,心懷善念。而且,他很有同理心,知道別人不容易,能替別人考慮。相比之下,孫二娘有時候貪財,還是會亂殺人,魯智深就被她麻翻過,要不是張青發(fā)現(xiàn)的及時,魯智深腿都被卸下來了。

不過瑕不掩瑜,若非孫二娘手下留情,武松也早成了包子餡兒、盤中餐。

然而正是因為孫二娘,讓失去唯一親人武大郎的武松嘗到了人世間的溫情和情誼,并獲贈人骨佛珠和雪花鑌鐵刀,從而加攻加防,戰(zhàn)力大增,同時加入二龍山團隊,終成梁山上數(shù)一數(shù)二的好漢。

綜上所述,張青和孫二娘完全可以成為梁山好漢,盡管他倆一個只是擅長種菜,另一個只是擅長做人肉包子……

另類君一己之見,請同道指正為盼!

3

這個問題,其實是對“好漢”這個詞的誤解。好漢,并非行俠仗義,除暴安良的俠客。而是孔武有力、不畏強權(quán)的壯漢。

梁山好漢指的是梁山上108名頭領(lǐng),身懷武藝,不怕死、不服輸?shù)男愿瘛?/p>

而張青、孫二娘在孟州十字坡賣人

肉包子,濫殺無辜、草菅人命,絕非善類,是暴徒。但他們同樣也具有梁山好漢的一些專屬特質(zhì)。

“梁山好漢”的專屬特質(zhì)

  • 一、不畏強權(quán)之勇

孫二娘繼承父業(yè),在十字坡開酒店。一個女人,操持偌大家業(yè)。勢必引來潑皮無賴與當時官吏的欺壓。

可是孫二娘沒有退縮,沒有氣餒,而是憑借自己的武功與潑辣的性格,將他們一一擺平。

也曾按張青囑咐,對來往囚徒,施以援手。這都是張青、孫二娘面對黑暗壓迫的一種反抗。是需要很大的勇氣與實力的。

就“勇”這一點來看,張青、孫二娘是好漢。

  • 二、救人水火之義

武松血濺鴛鴦樓后,倉惶逃亡,身心疲憊、傷痕累累。被張青手下人捉去,送到張青處。

張青、孫二娘悉心照料,好酒好菜。他們與武松只是一面之緣。武松還曾打過孫二娘。張青二人是不計前嫌的救治武松。沒有任何怨言與目的。

要知道施恩給武松好酒好菜,是為了利用武松打蔣門神,奪回快活林。而張青二人,可是不計任何回報。怕武松被捉,獻出寶刀及行者衣衫,推薦他去二龍山,終保得性命。

但凡張青二人有丁點私心,可以不拿出雪花鑌鐵戒刀。那是寶刀,值錢上千貫,今天的三十多萬。

就“義”這一點,張青、孫二娘是好漢。

  • 三、踐行誓約之信

張青二人曾與武松約定,會上二龍山,屆時兄弟相聚。

張青二人的酒店生意很好,財源滾滾。張青也曾說過孟州城內(nèi)房子好幾處,狡兔三窟。當時北宋房價相當高。張青二人絕對是一對隱形富豪。

而且十字坡孫二娘的人肉包子生意并無朝廷來稽查。惡名遠播卻是屹立幾十年不倒的老店,說明孫二娘與官府是有人脈資源的。

可就是這樣有錢有勢的張青兩口子,為了履行信約,毅然決然上了二龍山,與魯智深、武松聚義。

就“信”這一點,張青、孫二娘是好漢。

  • 四、身強力壯之武

孫二娘的老爹曾是專門剪徑的,老年時猶能暴揍張青,武藝非同凡響。后招張青入贅。孫二娘、張青盡得其真?zhèn)鳌N渌囈彩遣诲e。

武松裝被迷倒。兩個伙計搬不動武松,孫二娘一人就可挪動武松。雖有武松故意為之,亦可證明平時兩個伙計是不如一個孫二娘的。

孫二娘、張青二人,都是武藝傍身之人,平常三五十人,近不得身。

就“武”這一點,張青、孫二娘是好漢。

  • 五、冷酷殘忍之暴

孫二娘賣人肉包子,先是迷倒,然后動手。已不知有多少人在她手里枉費了性命。

如此視人命如草芥,只為省錢買肉餡,罪行真的令人發(fā)指。孫二娘兩口子手段殘忍,性情冷酷,雖行百善而不得彌補其萬一。

就“暴”這一點,張青、孫二娘簡直是禽獸!

結(jié)語

雖然張青、孫二娘不是好人,簡直是窮兇極惡。但他們性格中也有閃光點。

在他們二人身上的“好漢”光環(huán),也僅僅是詮釋不怕死的肌肉男(婆)之義。并沒有其他人品方面的評述。

4

嚴格說來梁山一百單八將中百分之九十的人算不上英雄好漢,而是一群殺人不眨眼的魔頭,以張青、孫二娘干得殺人越貨賣人肉包子的勾當來看顯然也不能歸到好漢的行列中。

所謂好漢的標準是什么?我認為首先應(yīng)當具有正義感,是正義的化身,代表的是一種正能量,嫉惡如仇,除暴安良。以這個標準來看梁山一百單八將又有幾人擔得起好漢的稱號呢?絕大部分人不但難稱好漢甚至就是一群暴徒。比如李逵,簡直就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王,他固然殺惡人但同樣也殺無辜的人,這就是典型的善惡不分、是非不變、嗜血成性的渾人。再比如鼓上蚤時遷,盜竊慣犯屢教不改,這樣的人如果被稱為好漢豈不是笑話?張青孫二娘兩口子無論在上梁山前還是梁山后都是干開酒店的老本行。最初的時候這兩口子還算是正經(jīng)生意人。但自從倆人把酒店開到孟州道十字坡后倆人就變成了一對“禽獸”。用下蒙汗藥的方式將來往的客人選定目標后將其麻倒,然后將他們剁成肉餡冒充牛肉,賣人肉包子,這種慘無人道的行徑令人發(fā)指,包括魯智深、武松等都曾被孫二娘下過蒙汗藥。盡管張青孫二娘制定了一個三不殺的原則,也就是所謂的和尚道士這類出家人不殺、妓女不殺、犯人不殺。這三不殺原則不代表這兩口子有惻隱之心,良心發(fā)現(xiàn),更多的是對自己所犯罪行尋找的一種心理平衡、自我安慰罷了。況且這三不殺原則也不是絕對遵守,孫二娘不也是對花和尚魯智深下手了嗎?要不是張青來得及時,魯智深早就變成人肉包子了。可憐那個頭陀就沒魯智深這么好運氣了,不但被孫二娘剁成了肉餡,自己的名號反而被武松頂替了,這上哪說理去。綜上所述,張青、孫二娘的所作所為實在不是英雄所為,配不上好漢的美譽。

5

客官,你是住店還是打尖?

孫二娘那熱騰騰的肉身子,靠了過來。那豐滿的身軀,雖然有點兒異性的脂粉香味兒,但隱約里面卻含著一種腥味兒。

這個味道武松隱隱約約能感覺到,那是一種熟悉的血腥的肅煞的味道。

在斗殺西門慶時,西門慶慘死時身體所發(fā)出的,也是這種味道。

眼前這個豐滿的婆娘,看來有點兒詭異,我得小心了。

武松推開了湊上來這個肉身子,心里已經(jīng)有了戒備。

這也是武松江湖經(jīng)驗豐富,沒上了孫二娘的當。

但是江湖上有多少客商跑碼頭的死在孫二娘的手里,在這十字坡的包子店里有多少孤魂冤鬼存在呀。

又有多少人肉充作包子餡兒料,作成香噴噴的包子,賣給附近居民及來往客商。

這張清和母夜叉孫二娘做的是無本兒買賣,經(jīng)常麻翻過往的客商。宰殺以后剁成餡兒,做成包子售賣。

這件事兒聽起來就令人毛骨悚然,這哪是人類做出的事情,這野獸一般的行為,怎么能稱作是好漢做的事兒呢?

這比打家劫舍的勾當。更讓人惡心,此二人稱不上是好漢,只叫做地獄屠夫卻貼切。

害了人命不說,又連累附近百姓同食,據(jù)說自從孫二娘上了梁山,一傳十,十傳百,原來十字坡包子店乃人肉為餡,

一時間,十字坡乃至青州城十里八鄉(xiāng)再無包子店出現(xiàn),全倒塌了,人們不敢吃包子了,并且一談包子,便嘔出酸水來。這孫二娘可謂毀了很多包子生意,倒了好多人的胃口,罪不可赦呀。

孫二娘上得梁山,作了駐西山酒店迎賓使兼消息頭領(lǐng),那舊業(yè)能否忘了,是不是時不時殺個貪官污吏,作了包子給眾兄弟吃。

這施耐庵真能整,杜撰出這么個賣人肉包子的婆娘,敗壞梁山的名聲,也是心機深矣。

6

《水滸傳》中的所謂梁山好漢,并不是所有的都是好漢,他們有一部分人所做所為并不光明磊落,甚至是作奸犯科,只不過后來上梁山之后,不再做壞事了,所以稱為梁山好漢。

7

張青、孫二娘賣人肉這個事情,實在是提不上臺面,那么為何他們二位還能進入梁山好漢的眼?這個就有一般說頭了。

我們不難從演義中的描寫對比來看,武松與張青的結(jié)拜就顯得很奇怪了。要知道,張青個人武藝低微,根據(jù)后面的排名來看,頂多算三流;江湖上他也沒多大名氣,這從他的綽號就能看出來,所謂“菜園子”,就是因為張青會種菜。另外,張青和老婆孫二娘更是利用蒙汗藥,殺人無數(shù),不知害了多少好漢,還賣人肉包子。著實不能算好漢行為!

既然武藝低微、名氣不大,又害人無數(shù),為何武松要與張青結(jié)拜呢?

個人認為,這是因為張青重情與義。各位看官請看:

第一:這二人心懷善念。當初,張青與孫二娘在十字坡開的店,確實害了不少人,還賣人肉包子。但是,對于張青來說,他還是有底線的,他有個“三不殺”的原則,即不殺三類人,分別是云游的和尚道士、妓女以及被押送的罪犯。為什么不殺和尚與道士?張青認為,和尚道士,本來就是修行之人,一輩子很清苦,吃的是素,做的是法,與人祈福,為人消災(zāi)。這樣的人,本來就沒享過什么福,再殺了他們實在是說不過去。為什么不殺妓女?女人的地位低,妾的地位更低,妓女的地位,簡直低到了深溝里。亂世之中,普通女人都難,何況妓女。妓女的活兒,大家都懂,年輕時逢場作戲,費勁心力地哄男人開心,有時候可能還會被打罵,吃不了幾年青春飯,還常常落得一身毛病。這樣的人,也是苦人兒,所以不能殺。為什么不能殺罪犯?雖然罪犯多是壞人,但一來他們既然被刺字發(fā)配,就說明罪不至死;二來奸臣當?shù),有一些好人會被誣陷,所以不能輕易殺了。張青說的沒錯,像宋江、武松雖然淪為罪犯,但不是死罪,林沖更是被高俅陷害的好人,若是殺了就犯下大錯了。

從這三不殺原則可以看出來,張青不是壞人,心懷善念。而且,他很有同理心,知道別人不容易,能替別人考慮。不過,孫二娘有時候貪財,還是會亂殺人,魯智深就被她麻翻過,要不是張青發(fā)現(xiàn)的及時,魯智深腿都被卸下來了。

第二:有情義。武松根據(jù)包子里的毛發(fā),認為孫二娘賣人肉包子,酒里肯定有蒙汗藥。為此,他假裝暈倒,當孫二娘靠近時,三下五除二就把孫二娘打倒了。以武松的本事,想殺掉孫二娘甚至張青,可以說是易如反掌,但武松沒有。武松放了孫二娘,張青自然感激他。另外,武松還讓孫二娘放過兩個公人,這讓張青也很佩服。

再加上武松是打虎英雄,所以,張青當場就想把武松送到二龍山落草,不要去牢城受苦受罪。事實證明張青是對的,若非武松膽大心細,武藝高強,他在飛云浦很可能被殺了。

總之,自從知道武松身份,張青和孫二娘就很敬重他,武松也很感激他們的情義,所以主動與他們結(jié)拜。武松后來能成為行者,躲避官府追捕,也是靠張青夫婦。

在水滸里,作者對于這類人物是比較敬重的,所以把他們夫婦二人也放進108條好漢里頭。

8

好漢,應(yīng)該象魯智深那樣,為國為民,勇于兩肋插刀者。

張青和孫二娘只是為了個人生計不惜向他人下黑手的黑道小混混,而且是特別心狠手辣的那種。

9

這個是不能算好漢的。但在《水滸傳》中卻是算好漢的。

其實,作《水滸傳》的人(不管是施耐庵或是羅貫中),也認為他們不能算好漢。但這本書是經(jīng)過民間先傳播各個水滸故事,然后才由他們創(chuàng)作成一本書的,而自元朝以來的傳播中,對所有梁山好漢的描述中,都有一個很重要的背景,就是這些人都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不是凡人。既然不是凡人,當然做事就不同凡響,所以,做一些常人不能做、不敢做、做不到的事也就順理成章,也就可以理解甚至原諒了。就比如殺人、做人肉飯菜這些事。因此,寫書的人也只有把他們列入好漢之列。在《水滸傳》里,殺人取肉做食材,絕不止張青、孫二娘夫婦,催命判官李立也干這個事,甚至朱貴的連鎖飯店里也有這類現(xiàn)象。這是當時人的意識形態(tài)使之然。但無庸回避,在古時食料缺乏的荒村野店之中,或災(zāi)荒年間,確實存在賣人肉的情況,而這些店主斷不可以稱做好漢的,只能稱做強盜。但《水滸傳》中把張青、孫二娘等列入一百單八將的好漢中,確實給人以誤導,這也是古時曾把《水滸傳》列入禁書的原因之一。

為什么說《水滸傳》的作者也不認為他們是好漢呢?請看對孫二娘的描寫:“眉橫殺氣,眼露兇光。轆軸般蠢笨腰肢,棒槌似的桑皮手腳。厚鋪著一層膩粉,遮掩玩皮;濃搽就兩暈胭脂,直侵亂發(fā)。紅裙內(nèi)斑斕裹肚,黃發(fā)邊皎潔金釵。釧鐲牢籠魔女臂,紅衫照映夜叉精!比绻@樣一個飯店女老板,站在飯店門口,你會進門去吃飯么?除非是上不著村,下不著店,來去三十里無人煙,否則恐怕會逃也似的走開。誰要是給你說,這人是個女好漢,你會信么?但施耐庵、羅貫中要塑造人物,又離不開當時人們的認識狀態(tài),只有這樣寫。為了給孫二娘開脫,書中還借其夫張青的口說,他告誡孫二娘三不能殺什么什么的,其實這是五十步與一百步的問題,沒有性質(zhì)上的區(qū)別。

以上是從我們現(xiàn)在的觀點對好漢的分析判斷上來講的,如果從小說寫作的角度說,這也是一種寫實;如果從北宋末年當時的狀況看,可能確實存在這樣的現(xiàn)象。對于犯殺人取肉之罪的強盜來說,如果能夠放下屠刀,加入殺富濟貧的行列,人們就會不追究他(她)們以往的不法,而稱頌他(她)們公平的現(xiàn)在,叫他(們)現(xiàn)在的行為為好漢行為,卻也是實事求是的。

10

好漢這個詞在古代其實就是黑白道兒上的一種稱謂,像讀書的秀才,種田的農(nóng)夫頂了起的稱是條漢子,是絕對不會稱其為好漢的,所以它帶有濃厚的江湖氣息。綠林好漢指的是占山為王的強盜,按現(xiàn)在的話就是帶有黑社會性質(zhì)的犯罪團伙兒。所以好漢這個詞兒并不是指的人性品質(zhì),而是指那些本領(lǐng)高強,膽壯不怕死的,諸類江湖人物。

施耐庵先生在《水滸傳》中,對好漢這個詞又有了新的定義,黑老大宋江在水泊梁山豎起了替天行道的忠義杏黃旗,不但反抗封建政府的壓迫,而且替人打報不平,伸張正義,所以百八將合稱為梁山好漢。

但這些好漢辦起事來也是不妥的,如和某某人有仇,必定連其家人一塊宰了,連洞里沒睜眼的小耗子也都啪啪摔死,再放一把火,造成滅門慘案。再如劫法場救人或撤退時,為了路上不堵車,對手無寸鐵的老百姓就下家伙,這種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傷及無辜的干法,卻自認為就是好漢所為。

但是如果把這些人單獨拆開,就個人而論能稱好漢嗎?如人肉叉燒包孫二娘兩口子,大傻子李逵等,其實梁山上的個人對好漢有著自己的定義。如總轄大寨主宋江好交哥們,不近女色,就認為王矮虎好色不是好漢所為。武二郎寧可挨揍也不服軟兒,掏銀子行賄就不是好漢,那樣就算尿了,認了慫。

有的認為不敢單挑的不是好漢,不掏腰包兒小氣的也不是好漢所為,所以要看個人怎樣理解好漢一詞。清代小說家俞萬春對明代小說《水滸傳》續(xù)寫為《蕩寇志》,勝者為王,敗者寇,像孫二娘這種變態(tài)殺人魔,稱什么英雄,論的什么好漢呢,一群草寇而已,你沾了施耐庵的忠義倆字,也是不可能洗白的。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