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國最慘的謀士是誰?有人說是被曹操宰掉的陳宮,有人說是在落鳳坡被射死的龐統(tǒng),還有人覺得受了委屈的賈詡是最慘的。

其實要我來看,我覺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諸葛亮,才是那個時代最悲劇的一個謀士。為什么呢?因為像徐庶、賈詡這些人,可以自在地選擇自己的未來,可是諸葛亮卻背負著劉備的恩情,一生只能為老劉家效忠致死。

27歲就被劉備拐上了賊船。

感覺諸葛亮是真心虧,滿肚子的學問,又已經(jīng)把自己的仕途都安排好了,沒想到半路殺出個劉備來。

當初諸葛亮娶了黃月英,那就是希望依靠聯(lián)姻的關(guān)系,得到劉表的重用。黃月英的母親和劉表的老婆那是親姐妹,所以諸葛亮算得上是劉表的侄女婿。諸葛亮見到劉表得喊一聲姨夫。

有這么一層關(guān)系在里面,傻子都看得出來,諸葛亮是要輔佐劉表,打算在荊州尋求一份安身立命的職業(yè)。

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guān)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愿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三國志》

可是劉備得知諸葛亮是個人才以后,立刻跑來請他出山。諸葛亮一看,這不是一小作坊的小老板嗎?不見不見,所以就讓童子把他打發(fā)走了。

劉備臉皮厚啊,一次不見,那就兩次,兩次不見那就三次,再不見就燒你家房子,看你還躲著。諸葛亮就這么一個草堂,被劉備燒了的話,還真的要露宿街頭了。

為此諸葛亮只能勉強見了劉備一面,劉備一邊讓倆提刀的兄弟站在門外,一邊和諸葛亮講述自己的理想。不曉得是關(guān)羽張飛的刀感動了諸葛亮,還是劉備的真情感動了他。諸葛亮稀里糊涂地就這么上了劉備的賊船。

這一年諸葛亮才不過27歲,而劉備此時已經(jīng)47歲,卻寸土沒有,兵甲只有3000。這完全就是開局一個碗,后面全靠諸葛亮來編嘛!

本來劉表占據(jù)荊州,諸葛亮可以坐享其成,在最短時間里,幫助劉表奪取益州之地,從而擁有爭奪天下的資格。可跟著劉備,必須要從頭開始,畢竟劉老板的經(jīng)費不足。

54歲活活累死在了前線。

看看天下謀士都在選誰做老大?郭嘉、荀彧、荀攸、程昱這些人選擇大漢丞相曹操,許攸、審配、郭圖這些人則選擇占據(jù)河北的袁紹,諸葛瑾、張昭、魯肅這些人則選擇坐擁江東的孫權(quán)。

袁紹、曹操和孫權(quán),哪個不是家大業(yè)大的呢?全都是上市公司,去了就有五險一金還有各種工作福利,呆子才不愿意去他們那兒上班呢!

于是劉備手里的第一個重要謀士徐庶,看劉備這小作坊折騰不下去了,也果斷到曹老板那邊遞簡歷面試上班了。

亮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耕者雜於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軍無私焉。相持百馀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軍,時年五十四。及軍退,宣王案行其營壘處所,曰“天下奇才也”---《三國志》

只有諸葛亮,在劉備最艱難的時刻,瞎了眼似的選擇在劉備這里上班。這就好比一個清北畢業(yè)的高材生,跑到農(nóng)村小作坊里做學徒一樣,前途一片昏暗,換你你愿意嗎?實在是太慘了。

好不容易把劉備這個小作坊,經(jīng)營成了一家上市公司。沒想到公司老板劉備,是個扯犢子的玩意兒,一不開心,就拿著全公司的資產(chǎn)去東吳豪賭,結(jié)果輸了個底朝天,還把自己的命給搭進去了。

半輩子的心血眼看就要被毀掉了,諸葛亮心都碎了,劉備臨死前還假惺惺地說要把皇位讓給諸葛亮,這是要把諸葛亮往死里整啊,也不看看劉備留下多少心腹大將。還有,當時這個皇位的含金量,可能也就只有一個村長的水平了。

蜀漢內(nèi)部到處都在叛亂,外部曹魏和孫權(quán)隨時都要把蜀漢給滅了。諸葛亮是在這個時候再次臨危受命,大罵一聲娘希匹,甩開膀子就開干!

在他的努力之下,蜀漢恢復了生機,并且有了恢復中原的資本和野心。可惜他本人卻在前線活活累死了,死的時候只有54歲。27歲出山,為老劉家服務(wù)了27年。

家里就那么幾棵桑樹,也沒把娃兒教育好。

諸葛亮整天忙著蜀漢的內(nèi)政外交,絲毫不敢松懈。因為蜀漢內(nèi)部有私心的人非常多,他稍微一松手,可能蜀漢就崩盤了。

蜀漢就好比是一家瀕臨退市的公司,在諸葛亮這位操盤手手里,再次被盤活了。可是誰也不知道,這究竟需要花費多少精力和時間。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馀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diào)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nèi)有馀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及卒,如其所言。---《三國志》

如果諸葛亮這是在為自己創(chuàng)業(yè),像曹操、司馬懿那樣也就算了,畢竟自己做老板的,辛苦點回報也多?芍T葛亮就是一個職業(yè)經(jīng)理人,拿不到公司的控股權(quán),甚至連個分紅他都不要。

這么個大家眼中的“大傻蛋”可能再也不會出現(xiàn)了,畢竟誰還沒點私心呢?諸葛亮到了去世以后,留給家里人的只有那點桑田,其余什么都沒有。

一個蜀漢丞相,管理著上百萬人的大官,最后就留了這么點東西給后人,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這就是諸葛亮非同一般的地方。

為了報效蜀漢,諸葛亮甚至都沒工夫教育子女,他唯一的兒子諸葛瞻并沒有得到他的真?zhèn)鳌?纯床懿偈窃趺唇逃优模咳紟г谏磉厡嵙曈^摩。可諸葛亮是真的沒這些心思,他的心思都在蜀漢基業(yè)之上。

總結(jié):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可能這句詩是對諸葛亮一生最好的詮釋。自從27歲上了劉備這艘賊船以后,他就再也沒有下來過。

劉備在長坂坡被曹操打的老婆孩子都丟了,軍師徐庶也跑了,可諸葛亮始終不離不棄。有幾個人能在你人生最低谷的時候,依舊愿意輔佐你呢?那個時候關(guān)羽張飛的大刀可沒工夫架在諸葛亮身邊啊。

不光如此,諸葛亮從未換過主子。郭嘉、荀彧、荀攸、賈詡、陳宮、陳登這些人,哪個沒有更換過門庭呢?又有幾人能做到從一而終呢?

他的一生的確是以悲劇收場的,因為他沒得選,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諸葛亮的確是三國最慘的謀士。

參考資料:《三國志》

最佳貢獻者
2

如果光看《三國演義》,必然是蔣干啊,蔣干在謀士界地位就好比零陵上將邢道榮在武將界的地位,都是行業(yè)內(nèi)的笑話。

赤壁之戰(zhàn)為何曹操戰(zhàn)。渴Y干必須要背一半的鍋。首先蔣干認為自己和周瑜曾有過同窗之情,于是主動請纓去勸周瑜投降。周瑜將計就計,首先偽造了荊州水軍都督蔡瑁和張允寫給他的密信,又佯裝喝醉引誘蔣干把密信偷走,曹操看到密信后惱羞成怒,立刻將蔡張二人斬首。當曹操反應(yīng)過來,卻為時已晚;曹操礙于面子又不能承認自己的錯誤,不僅如此,還得笑臉去表揚蔣干的機智。

老實人蔣干還真的認為自己立了大功,心中不禁沾沾自喜,為進一步表現(xiàn)自己,他將名士龐統(tǒng)引薦給曹操,龐統(tǒng)獻上了連環(huán)計,曹操也稀里糊涂的真的就相信了。吳國連續(xù)兩次反間計能夠成功,都少不了蔣干的助攻,最后赤壁之戰(zhàn),曹操大敗北逃。

作為一名曹操方謀士,連續(xù)兩次幫敵軍建立了功勛,而且事后不自知,將自己釘在整個整個謀士界恥辱標桿上,整個三國唯獨蔣干一人耳。

3

三國謀士眾多各放溢彩,那么論結(jié)局最慘淡的我認為是荀彧,荀大夫追隨了曹操一生,鞠躬盡瘁,最后發(fā)現(xiàn)追隨了一個和自己理想信念相悖的主。荀彧一心為漢,心系漢室,最后發(fā)現(xiàn)曹操居然想廢漢自立。何等悲慘,一輩子的心血付諸東流,堪稱大漢最后一個臣子,最后居然還被賜死了,何等悲催!

下面我們來了解下他:

荀彧

荀彧(163年-212年),字文若。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政治家、戰(zhàn)略家,曹操統(tǒng)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荀彧二十九歲放棄袁紹投奔曹操,他認為袁紹不能成大事,不是雄主。投奔曹操后即受重用,曹操將其比作自己的張良。荀彧之才在三國時期是頂級謀士,《三國志》中記述將他、他侄子荀攸和賈詡,合傳列為曹操首席三大謀士,荀彧排第一。在曹操所有非曹姓宗族里,排名第一,可見荀彧在曹魏的地位。


荀彧對曹魏的貢獻和他的地位實至名歸,曹操攻打陶謙時呂布襲取了兗州,荀彧臨危不懼單身前往說退豫州刺史郭貢的數(shù)萬人馬,并保住了范縣、甄城、東阿三座城池,保住了兗州根基,使曹魏日后得以發(fā)展。呂布敗后,荀彧勸說曹操迎接漢獻帝并多次推薦優(yōu)秀人才如郭嘉等。官渡之戰(zhàn)前夕,袁紹擁兵號稱70萬,曹操對與他開戰(zhàn)而猶豫不決,荀彧用四勝四敗之說開導曹操,使他終下決心抗袁。官渡之戰(zhàn)時,曹操由于糧草短缺不想與袁紹對峙,有撤軍的念頭,征求荀彧意見后堅定了曹操的意志,決心與袁紹生死一戰(zhàn),以奇兵燒糧鳥巢,最后遵循荀彧的計劃擊敗袁紹統(tǒng)一中原,至此中原一統(tǒng),曹魏成了漢末最大的諸侯。


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勸曹操晉魏公加九錫,用天子儀仗。荀彧表示反對,慷慨陳詞:太祖(曹操)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荀彧公開闡明了自己的立場和理想,那就是“匡朝寧國”中興大漢,自己輔佐曹操的目的也是如此,他原本認為曹操是和他一樣的人,不想奉獻了大半輩子,一腔熱血空撒,他看錯了曹操!

此事遭到曹操的忌恨,荀彧想托病隱退,曹操派人送給他一盒食物,打開一看,空無一物,荀彧會知其意,知道在劫難逃,最終含恨服毒自盡。


結(jié)局何等悲慘,就想自己幫人親手搭建起來的惠民網(wǎng)站,最后被合伙那哥們用來招搖撞騙去斂財了,自己不同意吧,還被做掉了。。。

4

如果要論三國謀士中第一慘,非王朗莫屬也。

本來想陣前炫耀自已的才能,沒有想到竟會被諸葛活活罵死,這種臉面皆無的死,把王朗的一生都罵沒了。

5

一個決定了整個東漢末年走向的大謀士,卻在立了大功后掉了腦袋。你說慘不慘!

他年少時與袁紹、曹操是好朋友,人脈廣、資歷高,往往以老前輩自居,狂妄自大。

他腹有奇計,袁紹不聽,袁紹不能勝;曹操從之,曹操稱雄。

他就是許攸,字子遠,南陽人。

他本為袁紹帳下謀士,為袁紹打工。

官渡之戰(zhàn)相持時,他對袁紹說,曹操兵少糧寡,現(xiàn)在舉全力與我軍在官渡對壘,許都防備一定空虛,可派一支精兵奔襲許都,許都可下。到那時,曹操首尾不能兼顧,疲于奔命,我們一定可以將他擊敗。

你看看許攸說的這番話,句句說到點子上,工資真是不白拿嘛。

可惜袁紹不聽。

恰巧此時許攸的家人因犯法而被捕,許攸連夜投靠了曹操。

曹操聽說許攸來了,樂的蹦高。

曹操聽從許攸的建議,偷襲烏巢,燒掉了袁紹的糧草,最終曹操大敗袁紹于官渡,一舉成為最有實力的諸侯。

曹操平定冀州后,許攸愛吹牛、愛顯擺的毛病又犯了。不僅如此,他還自恃有大功,屢屢口出狂言羞辱曹操。

這不是作死嗎,即使曹操的度量再大,你一口一個曹阿瞞,誰能受得了。

最后曹操的大將許褚手起刀落,許攸的腦袋落了地。

6

張松。










7

龐統(tǒng) 龐士元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是小時候看三國記得最清楚的一句話。怎奈還沒有感覺出士元兄的奇才大略,他就在落鳳坡隕落了。落鳳這個坡兒也確實沒有辜負自己的名字,直接ko了鳳雛先生的一生。

為啥說龐統(tǒng)慘呢,因為在落鳳坡的時候,這位仁兄騎得的劉備的愛馬的盧,而龐統(tǒng)的死就跟這匹馬有關(guān)。所以先交代一下這匹馬的故事。

蔡瑁設(shè)計謀害劉備,伊籍報信劉備,劉備慌忙從酒席中逃走,騎上的盧馬就跑。因為走的實在緊張,劉備也沒有看路,隨著的盧馬便跑到了檀溪。前面是闊越數(shù)丈的檀溪后面是追兵,劉備這時才想起伊籍“的盧妨主”的勸告,一邊瘋狂地抽打著的盧一邊大叫:“的盧,的盧!今日妨吾!”。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的盧馬涌身而起,一越三丈,飛上對岸,為歷史留下了一段傳奇。

后來呢劉備為了顯示自己對龐統(tǒng)的重視,而將自己珍愛的寶馬的盧贈送給了龐統(tǒng)。誰知龐統(tǒng)無福消受,剛騎上的盧便被敵人當作劉備在落鳳坡被亂箭射死。所以龐統(tǒng)是給劉備當了子彈才死的,你說慘不慘。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龐統(tǒng)的顏值和他的才華形成了強烈的反比,長得實在太那個了,有點過意不去了,大家自己理解吧,反正不是小鮮肉兒,用比較流行的話來說就是,你品,你細品。

8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諸侯紛爭,涌現(xiàn)了一大批謀臣武將,各為其主,逐鹿群雄,為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chǔ)。。。誰是三國謀士第一慘,主要概述三國前期幾位高端謀士,有呂布主諜陳宮,袁紹主謀沮授、田豐、許攸,曹操主謀荀彧、郭嘉、荀攸、賈詡,東吳周瑜(都督,或不算謀士〉,魯肅、張昭,劉備屬下諸葛亮、龐統(tǒng)、法正等。。。陳宮瞧不起曹操,白門樓寧死不屈。沮授官渡兵敗,不降曹操被殺。許攸在官渡決戰(zhàn)關(guān)健時被郭圖、逢紀妒忌,以其子貪污上報袁紹,使袁紹不信任許攸,無奈許攸投奔曹操,許攸全泄袁紹軍情,使曹操反敗為勝。袁紹死后,曹操坐山觀虎斗,輕松占領(lǐng)鄴城,許攸認為敗袁紹居功至偉,常酒后胡言,直呼曹操小名阿瞞,與許褚斗氣被殺。是許攸自己作死,與曹操是發(fā)小,從骨子里就瞧不起曹操,曹操也明知,默許許褚殺之。。。郭嘉謀略經(jīng)典,生活作風不檢點,導之體弱多病而亡。荀攸多奇謀,賈詡謀毒辣。荀彧竭盡全力輔助曹操,為的是仰仗曹操平定諸侯,恢復漢室。但曹操自立門戶,學安漢公王莽,荀彧慧眼不識豺狼,反對曹操,被遺棄自盡。。。東吳周瑜、魯肅、張昭才謀不是很高,但能盡心盡力扶助孫氏,在三國三分其一。諸葛亮出山至死,達到人生顛峰,名垂青史。法正名成漢中,驕橫不法,劉備器重,是因人才匱乏。龐統(tǒng)深得劉備信任,本可大展鴻圖,只因急功近利,入川后籌劃不精,還搭上自己性命。獻計獻策好像不符合實情,或許是本領(lǐng)太差。。。只于袁紹一等謀士田豐就有點冤了,他是忠心為主,忠言直諫。與沮授力主冀州力精圖治,消滅青州殘余勢力,穩(wěn)定并州局勢,休養(yǎng)生息,再與曹操決戰(zhàn)。但逢紀、郭圖認為冀州勢大,自己休養(yǎng),人家也在發(fā)展,不如趁早進兵,消滅曹操。雙方各有道理,按田豐沮授的方針可能袁紹的基礎(chǔ)更牢固,勢大更強大,經(jīng)營好冀、青、并、幽四州,可雄據(jù)天下,到時再揮師南下,一舉平定中原。曹操雖照樣能發(fā)展,但地廣民貧,還要經(jīng)營名議上的朝廷,四面有窺視之敵,不能與袁紹同步發(fā)展。袁紹因沒迎獻帝在政治上失去先機,急于就成,發(fā)起官渡之戰(zhàn),田豐直言不勝,袁紹以擾亂軍心將田豐下獄,真是主庸臣辱。。。袁軍聲勢浩大,碾壓曹軍,先鋒顏良勇冠三軍,奪陣斬將,曹軍栗然,關(guān)羽助力曹軍斬了顏良,袁軍亂了陣角,大將文丑又被亂軍所殺。袁紹謀士不和,相互妒忌,袁紹又不能決斷,坐失良機,迫使許攸降曹,軍情全泄,糧草重地烏巢被燒,曹操反擊,張郃高覽來降,官渡之戰(zhàn)曹操大獲全勝,袁紹敗回鄴城。牢卒對田豐說,主公敗回,必重用先生。田豐說,主公若勝,或許高興會赦勉我,主公大敗,定會羞惱,我死定了。有人告袁紹,說田豐在獄中知主公戰(zhàn)敗,狂笑不已,不聽我言必有此敗。袁紹差人讓田豐在獄中自盡?蓱z田豐枉有良謀,不為庸主所用,田豐清廉正直一生,反屈死在自己主公之手,冤。袁紹之敗,是謀士太多,自己又不能決斷,真是艄公多了打爛船!




9

說到三國第一慘的某士,有哪個謀士會比曹操手下的這個謀士更慘呢。

這個人是誰呢,就是楊修,楊修學士淵博,極為聰明,在建安年間被曹操任命為主簿那個時期因為天下戰(zhàn)亂戰(zhàn)事比較煩多,多次為曹操排憂解難,連曹操自己都對他贊嘆有加。楊修這個人是既知內(nèi)政又知軍事,事事都非常趁曹操的心意。

其中在曹操考驗他四個兒子才能的時候,楊修還多次為其三子曹植出謀劃策,是曹植多次都經(jīng)過了曹操的考驗,這讓曹操非常的高興更加的喜愛其三子曹植,后來呢,因為曹植每天喝酒成性更加日益高傲,后來還因為非要走白龍門,荀彧攔著不讓其走,他竟然要荀彧跪下,弄得他父親把白龍門拆掉,最終荀彧自殺身亡,這使得其曹操對曹植非常的氣憤。

后來楊修知道其槽值不能成大器,便要有意疏遠于曹值,最后被奸詐的曹操看出,也是頗為惱怒,最終在建安24年與劉備決戰(zhàn)時,楊修姑作安排,曹操借此以擾亂軍心之名將其殺害。

你們說楊修是不是三國死的最慘的一個謀士,只因一句話就被殺頭。

10

最慘的謀士還是楊修。好出風頭,又不為曹操所賞識,終落得為操所斬。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