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是通過“玄武門之變”這種不合法的暴力手段登上的皇位。由于“玄武門之變”的傷害,唐太宗和太上皇唐高祖李淵之間的關系變得非常微妙,兩人的父子關系出現(xiàn)了裂痕。而當時的太極宮又因為設計只追求形式,沒有講究實用,到夏季非常炎熱。
唐太宗去避暑的時候,太上皇李淵卻拒絕同往。李淵這么做幾乎是公開地向唐太宗表示不滿,于是,為了避免尷尬,也為了讓世人說太宗皇帝到孝道,于是唐太宗就想在太極宮以北為父親修建避暑行宮,也就是大明宮,然而,大明宮未修好,唐高祖去世了,因此唐太宗為了避免勞民傷財決定暫停工程。
伴隨著唐高宗李治的繼位,時代已經(jīng)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當時經(jīng)過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國力日漸強大,而自小體弱多病的唐高宗此時實在忍受不了太極宮的濕熱和每年夏天的奔波,年齡越大越是如此。于是在自己皇權基本穩(wěn)固之后,唐高宗下令重新開啟大明宮的修建工程并在完工后就遷居至此。
唐朝用了國力的百分之七十來建造了這座世界上最華麗的大明宮,不得不說這也算是一種強盛的體現(xiàn),經(jīng)歷了一千多年的滄桑巨變,在這塊土地上如今并沒有太高大的建筑,而是完整的將遺址保留,并且初步按照史書記載,做出了一些當年的模型圖。
歷史上的大明宮從唐高宗開始,伴隨大唐帝國盛衰榮辱269年,書寫了在歷史上最輝煌的盛唐氣象,也把中國古典建筑的規(guī)模達到了巔峰,這個大明宮建筑群也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被后世人稱為千宮之宮、絲綢之路的東方圣殿。
根據(jù)有關文獻記載,宮內共有各式建筑133處,目前所存留的遺址有丹鳳門,麟德殿,蓬萊殿,延英殿,清思殿,三清殿,大福殿,珠鏡殿太液池等。大明宮從唐高宗完成,奠定了基本建筑格局。算是真正的開啟了大明宮作為大唐帝國新的政治中心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