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圣這詞頭一次聽說,只聽過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孤陋寡聞的我告辭了
始皇帝才是千古一帝,做皇帝是從他開始的
清圣,倒是聽說過,不過是當笑話來聽,居然有人拿出來,還敢和漢武唐宗并列。笑死我了。
類似的問題討論的也很多了,說到千古一帝,始皇帝最有資格,祖龍么。當然,漢武,唐太祖,康熙對中華的貢獻也都非常大,各有千秋,因為歷史是一代代人不斷努力,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開創(chuàng)的,單論個體來講也都有資格,這里就不展開那么多了。
我說一說另一種角度看歷史,就是放到歷史的長河里,用時間線的角度來衡量,中華第一帝王也就只有他了。在他的歷史輪回中,他是中華文明的源頭和主線。這里簡要提一提,他曾經(jīng)當過的那些著名帝王吧。從這期中華文明最早期的黃帝開始,他還陸續(xù)轉生過 周文王、秦始皇、曹操、唐太宗、成吉思汗、努爾哈赤、康熙;屬于國外帝王的還有法國的太陽王,俄國的彼得大帝,美國的華盛頓,等等,都是他。 這還是說出目前我所知道的一部分,更多的歷史會在將來展現(xiàn)。
這樣綜合全面的比較,其他皇帝就得靠邊了,大家心里基本也該有數(shù)了。更詳細的可參考 秦皇漢武輪回之歷史 w,,, tianji ,,, cool
清圣?是指的康熙嗎?清圣這個說法還是第一次聽說呢。中國評價皇帝不過是從文治武功這兩個方面來講。
文治,唐宗李二有貞觀之治,漢武劉小豬政治方面創(chuàng)設了察舉制,刺史制,搞了推恩令加強中央集權;經(jīng)濟方面推行五銖錢,鹽鐵酒類專營,文化方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立太學,雖然晚年搞得有些亂,但是可以說劉小豬創(chuàng)立的這些制度影響了中國上千年。清圣祖康小麻經(jīng)濟上有啥?“中產(chǎn)之家,嘗旬月不觀一金,不見緡錢,無以通之”這是清朝康熙年間的記錄。政治上逼反三藩,本來三藩沒想反,硬是被康熙逼反了。
武功:劉小豬的漢匈之戰(zhàn),李二的唐與突厥之戰(zhàn)都不說了,就說康小麻:平三藩,讓三藩打的一度想逃回東北,最后靠的是熬死了吳三桂才成功的;三征噶爾丹,讓兩萬人馬的噶爾丹打的京師震動米價翻倍,最后是靠著噶爾丹病死才算贏了。就這怎么和劉小豬,李二比?
反正所謂清圣沒有資格
如果要以割讓土地才能當千古一帝,清圣算一個。
中國與西方拉開差距,就是從清朝開始。視科技為邪技淫巧,玩物喪志。一百年被列強欺侮就是所謂清圣埋下的禍根。
千古一帝秦始皇。
都有比較不錯的戰(zhàn)績。
從個人武藝來講,肯定是唐太宗比較好一點。
但評判皇帝根,本不能從個人能力來講。
我們把尺度拉到歷史的高度。
何謂之千古一帝?
那當然是一戰(zhàn)之后,四海賓服。
這個角度上講,這三個人都有點小問題。
漢武帝有李陵之失。
唐太宗之后有武則天改周。
清圣宗更是有破事,平定三藩基本靠運氣。
但如果單純開疆拓土而言
漢武帝之霍去病封狼居胥。
唐太宗之西域諸府。
康熙收復臺灣。
從難度上來講。
漢武帝做的最痛苦。
戰(zhàn)果也最輝煌。
之后再也沒有人達到,
如果不是有衛(wèi)青跟霍去病。
我估計這種成就也非常難。
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講。
千古一帝是要看強勢的。
唐太宗向突厥服過軟。
康熙也曾被三藩打的差點要回東北。
漢武帝雖然有各種問題。
但始終倔強。
最關鍵的是我們喜歡漢朝,
是因為漢朝曾經(jīng)發(fā)出了歷史上的最強音。
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說這句話的人叫陳湯。
但是他說這句話的底氣
是因為有強大的漢朝軍隊。
而強大的漢朝軍隊就是
在漢武帝手上建立起來的。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
漢武帝就是中華魂的始創(chuàng)者。
個人認為,
漢武帝可稱為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