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說一下六七十年代一天的生活軌跡你來評價一下苦不苦吧,我68年被迫輟學回到農村參加農業(yè)勞動。那時干活不按時間,跟太陽走,冬天平整土地,挑燈夜戰(zhàn)。夏天天剛亮就起床了,先作五首先,然后集合到地里干活,約八點多收工,回家吃早飯,生火拉風箱,玉米面糊糊,咸菜。吃過飯到大隊集合去地里干活,中午約12點多收工,垃風箱做飯,玉米面餅子,(我是河北人,最多時每年每人供應玉米粒390斤,小麥30斤封頂,減產少分)白水熬白菜或羅卜,青菜,滴幾個油花,那時沒油沒人吃得起炒菜。午飯后稍休息,約2點半集合出工,在地里干到太陽落山(中間休息半小時,有小孩送一擔井水,那時孩子十歲就可以上班了,一天掙二成工分)有時活沒干完,天黑看不清了才收工;丶液蟛莶莩渣c飯馬上去大隊學毛選,那時的口號是一天不吃飯,不睡覺行,不學毛選不行,天天如此,雷打不動,精神食糧是萬萬不可缺少的。一直到十一點散會,天天如此,36O天,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那時一個勞力最高十分工,早上占二成,中午四成,下午四成,如果晚上不去開會扣二成工。早上的活就白干了。婦女最高一天掙6分。七十歲老人和小孩一天2至4分。我大隊算是中等收入。一天十分,開紅(日工資)4角4分錢,農村里有開紅幾分錢的不在少數。那時供應玉米9分/斤,市場價2元。羅卜分配供應價2分,市場價5毛,那時代沒有自由市場,偷著賣,所以貴,抓住按投機倒把罪論處,風險很大。這是我的親身經歷,F在想起來真是疑惑,我那時是怎么挺過來的呀?
總結,人為了生存,為了活命,什么苦都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