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救過曹操的陳宮,僅僅是三國演義虛構(gòu)的人物形象,為了丑化曹操,羅貫中移花接木搞出了《捉放曹》的橋段。


史實并非如此,但陳宮的確為曹操的霸業(yè)出過力。但陳宮很快還是背叛了曹操,幾乎讓曹操陷入絕境。


縱觀陳宮一生的作為,他絕不是鋤奸安民、匡扶社稷的英雄,活脫脫就是一個出爾發(fā)爾、反復無常的小人,恐怕比呂布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捉放曹》的歷史真相



據(jù)《魏書·武帝紀》記載:


出關(guān),過中牟,為亭長所疑,執(zhí)詣縣,邑中或竊識之,為請得解。


中平六年(189年),曹操逃離京師去陳留,經(jīng)過中牟縣時,被一亭長懷疑緝拿,就送到了縣里,縣中有人認出了他,就替他私下求情,因而被釋放得以解脫。


這里既沒有提到這個亭長是誰,也沒有提到縣令是誰,也沒有提到是誰替曹操說得情。



但羅貫中在創(chuàng)作《三國演義》時,就移花接木、張冠李戴,把這個縣令認作了陳宮。



演義第四回 廢漢帝陳留踐位 謀董賊孟德獻刀


根據(jù)演義的說法,陳宮看到曹操是個人物,縣令也不干了,就跟隨曹操一起溜了。

路過曹操父親的故人呂伯奢莊時,由于曹操殺死了呂伯奢一家,陳宮就覺得曹操這伙計不靠譜,就悄悄地溜了。


之后,老羅也沒有詳細介紹陳宮的去處。



第十一回 劉皇叔北海救孔融 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直到十一回,陳宮才露面:


布因棄張楊去投張邈。恰好張邈弟張超引陳宮來見張邈。


曹操征討徐州陶謙,張邈、張超等人欲迎接呂布進入兗州,反叛曹操。此時,羅貫中安排陳宮再次出現(xiàn),是由張邈之弟張超引見,來見張邈,一起策劃反叛曹操之事。


這是演義的說法,但史料記載卻并非如此。


初平二年(191年),曹操被任命為東郡太守,陳宮在此期間出仕。這里沒有介紹是不是曹操提拔陳宮出仕為官,但是陳宮的為官經(jīng)歷,沒有記載其曾經(jīng)做過中牟縣令。


之后,陳宮通過外交運作,聯(lián)絡濟北相鮑信等人,讓曹操得到了兗州牧的職位。


據(jù)《魏晉世語》記載:


岱既死,陳宮謂太祖曰:"州今無主,而王命斷絕,宮請說州中,明府尋往牧之,資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業(yè)也。"


青州黃巾軍進攻兗州,兗州刺史劉岱沒有采納濟北相鮑信的建議積極防御,而是主動出擊,結(jié)果被黃巾軍殺死。


陳宮就對曹操說:“現(xiàn)在兗州無主,朝廷的詔命斷絕,我請求到州中去游說,為您謀求州牧一職,借以收服天下,作為成就霸業(yè)的資本!


陳宮到了兗州,游說別駕、治中等一幫州吏,說:“現(xiàn)在天下分裂而本州無主,東郡太守曹公是命世之才,如果把他迎接為州牧,必定能夠安定州境,讓百姓平安!


鮑信等人也認為如此。


于是,鮑信與州吏萬潛等到東郡迎接曹操領(lǐng)兗州牧。從東郡太守到兗州牧,對于曹操的霸業(yè)來說是一大提升。


應該說,陳宮為曹操的霸業(yè)還是做出了貢獻,而且當時是極力推崇曹操的。



陳宮背叛曹操


興平元年(194年),曹操再次征伐徐州陶謙,所過之處雞犬不留。


普遍的說法是,東郡守備陳宮因為曹操殺戮過重,十分不滿,于是與陳留太守張邈、張邈之弟廣陵太守張超、從事中郎許汜及王楷等同謀叛亂,迎接呂布為兗州牧。


兗州郡縣紛紛倒戈,背叛曹操,歸附呂布。僅有鄄城和范、東阿二縣還在曹操手中。由于斷糧,曹操幾乎要把妻子兒女全部遷往鄴城為質(zhì),投靠袁紹。


謀士程昱極力勸諫,曹操才取消了這個打算。


總之,以陳宮為主謀的叛亂,幾乎全部葬送了曹操經(jīng)過千辛萬苦打拼得來的基業(yè)。




對于這個橋段,豹眼詳細說明一下。


第一,初平四年(193年)秋天,曹操的父親曹嵩來曹操處的路上,被徐州牧陶謙派兵殺害。


據(jù)《魏晉世語》記載:


嵩在泰山華縣。太祖令泰山太守應劭送家詣兗州,劭兵未至,陶謙密遣數(shù)千騎掩捕。嵩家以為劭迎,不設備。謙兵至,殺太祖弟德于門中。嵩懼,穿后垣,先出其妾,妾肥,不時得出;嵩逃于廁,與妾俱被害,闔門皆死。


曹操父親曹嵩攜帶家眷來兗州依靠曹操,曹操派遣泰山太守應劭派遣兵力護送。還沒等應劭的兵到達,陶謙秘密派遣數(shù)千騎兵截殺了曹嵩。


曹嵩以為是應劭派來迎接的人,也就沒有防備。陶謙的兵到后,先是斬殺了曹操的弟弟曹德。曹嵩懼怕,就想穿過后墻逃跑。先把他的妾送出去,但因為其妾太肥胖,一時急切之下出不來。曹嵩就躲到了廁所里,最后一起被殺,滿門遇害。


因為這事,應劭也不敢再在曹操手下做事了,就投靠了袁紹。等到曹操平定了冀州時,應劭已經(jīng)死去,曹操也沒法再追究其責任。



但韋曜的《吳書》卻有不同的記載:


太祖迎嵩,輜重百馀兩。陶謙遣都尉張闿將騎二百衛(wèi)送,闿於泰山華、費間殺嵩,取財物,因奔淮南。太祖歸咎於陶謙,故伐之。


因為曹嵩曾經(jīng)做過太尉,這可是肥缺,聚斂了大量的財富。曹操迎接曹嵩時,曹嵩攜帶的財物就裝滿了一百多輛車。

陶謙派遣都尉張闿帶領(lǐng)騎兵二百護送。張闿在泰山郡華縣、費縣之間,因財起意,殺死了曹嵩,洗劫了他的財物,然后逃亡淮南。


于是,曹操遷罪于陶謙,起兵討伐。


這事具體的情節(jié)存在爭議,但從陶謙的為人來看,是個貪婪之人,這是有大量史料記載的,這里就不展開細說了。

諸侯爭霸,需要財力支撐,對于如此大量的財物,很難以做到淡定。


不管咋樣,畢竟曹操的老父親是被陶謙的人殺死的。曹操是性情之人,豈能咽得下這口氣。更何況在漢末是以忠孝治理天下,不報殺父之仇,曹操如何信服天下?


曹操為此殺戮過重,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孫盛對此評價道:


夫伐罪吊民,古之令軌;罪謙之由,而殘其屬部,過矣。


曹操替父報仇這是自古以來的套路,討伐陶謙就行了,但殘酷地殺害陶謙的部屬,禍及百姓,也就有些過了。

孫盛的評價是中肯的,陳宮以此為借口反叛曹操,是個理由,但絕非唯一的原因。




第二,陳宮以曹操殺害邊讓為由,背叛曹操。


邊讓(?--193年?),字文禮,東漢末年名士,兗州陳留郡浚儀縣人。


邊讓是當時的名士,也喜好發(fā)表一些奇談怪論,在地方上有些名氣。

曹操入主兗州,邊讓對其很不感冒,說了一些閹黨宦官之后之類的話。曹操大怒,就授意屬下把邊讓等人殺死了。


這在正史《三國志》、《后漢書》、《資治通鑒》等是有記載的,這里就不多說了。


但一些史學家認為,陳宮與邊讓等人是好基友,為此背叛了曹操。

不過,也有許多史家認為于此沒有關(guān)系。



第三,陳宮不是忠義之人,背叛曹操純粹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羅貫中先生為了褒劉貶曹,塑造陳宮是一個正面的形象,但這與史實嚴重不符。

在另一個問題中,這一點豹眼做過詳細說明,這里也不啰嗦了,僅僅簡單說一下觀點。


陳宮與曹操的過節(jié),很難說的清楚。因為把曹操看作是梟雄奸賊的話,反叛曹操就是正面的英雄形象。


但陳宮反叛曹操卻追隨了呂布,呂布又是一個啥貨色呢?殺丁原投靠董卓,又殺董卓投靠王允,被曹操擊敗投靠劉備,又霸占了劉備的徐州。


這樣反復無常的人,陳宮去投靠他,除了利益,沒有別的解釋。


更有意思的是,呂布部下郝萌叛亂,抖露出來陳宮也是同盟這個驚天秘案。

而且,郝萌叛亂是要投靠袁術(shù)。袁術(shù)已經(jīng)稱帝,是漢朝廷的叛逆者,陳宮居然參與到了這一叛亂中。


這足以說明陳宮就是見利忘義的小人,別無分店。


豹眼多次說過,羅貫中弄巧成拙,其中陳宮這個橋段就是典型的一列。


要打擊曹操,你是用說得過去的史料來說事哦。弄一個陳宮出來,反倒是讓人感覺曹操很英雄,而陳宮就是純粹的小人。



第四,曹操勸說陳宮投降。


陳宮與呂布一起被曹操俘獲后,曹操希望陳宮能夠投降。

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愛惜他的才能,二是利用陳宮一事,顯示自己胸襟寬廣,不計前嫌的氣度。


但陳宮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估計將來曹操不會給他好果子吃,也就選擇了拒不投降。


在豹眼看來,陳宮的能力是沒有問題的,但做人實在是不足稱道。


不過,陳宮最后以死給自己留下了一點顏面,也算是有些氣節(jié)的。至少說明陳宮還沒有完全成為一個不要臉的人,這是值得肯定的。


最佳貢獻者
2

三國時期,陳宮曾救過落難的曹操,并棄官追隨,后來,陳宮又離開曹操成為呂布的謀士對抗曹操,最后,陳宮兵敗被曹操所殺。陳宮如此反復無常,注定自己會有悲慘的結(jié)局。

為何陳宮會如此反復無常呢?因為陳宮思想過于理想主義、善于陰謀和不擇而棲。下面聊一下個人看法。

一.理想主義

陳宮原來是一個縣令,偶然間捕獲被朝庭通緝的曹操。但是,理想主義的陳宮仰慕曹操的名氣及行為,在并不了解曹操的情況下,就決定放走曹操,并棄官追隨。

隨后,在逃跑過程中,曹操因疑心太重殺了呂伯奢全家,于是陳宮認為曹操不是之前所聽到的英雄,不是自己理想的明主,決定離開曹操。

二.善于陰謀

當曹操借報父仇起兵攻打徐州時,陳宮聯(lián)合陳留太守張邈等人一起在曹操后方兗州進行叛亂,并投靠呂布,一起對抗曹操。

據(jù)說呂布部將郝萌受人蠱惑進行叛亂,后高順成功平叛,意外的是郝萌的部下曹性供出陳宮也參與叛亂,雖然呂布不再追究陳宮,但是從陳宮臉紅的表情,可以肯定他也有參與叛亂的陰謀。

三.不擇而棲

良禽擇木而棲,陳宮卻反其道而行之,不擇而棲,做了呂布的首席謀士。眾所周知,呂布有勇無謀,多次背主棄義,沒有人愿意追隨,但唯獨陳宮卻全力幫助呂布。難怪后人感嘆“獨恨公臺不擇棲”。

以上是@凝沙成石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您有不一樣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一起討論。喜歡本文的朋友,幫忙點個贊,或關(guān)注一下!

3

陳宮做人有原則、做事有底線,他發(fā)現(xiàn)曹操的兇狠殘忍后,便徹底和曹操分道揚鑣了。事情的經(jīng)過是這樣的:

曹操接獻寶刀刺殺董卓不成,逃出京城。被董卓發(fā)布文書,畫影圖形,捉拿曹操。抓住獻出者,封賞千金,封萬戶侯;有膽敢窩藏者同罪。曹操在逃往譙郡的途中,被中牟縣的守城官兵抓住,把他押送到縣衙見縣令。曹操說:*我是客商,不是什么刺客。*縣令看了半天曹操,說:*我以前在洛陽求官時,曾經(jīng)認得曹操,你怎么能隱瞞,明天押送到京城領(lǐng)賞去。*縣令賞了守城的官兵,讓他們?nèi)コ跃迫チ?h令叫親兵把曹操押到官衙后院,問曹操說:*我聽說丞相對你挺好,為什么自取其禍?*曹操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我祖宗世代食漢祿,如果不思報國,與禽獸有什么區(qū)別呢?我雖然屈身事奉董卓,我想乘機除掉他,為國除害。今事不成,是天意!*縣令說:*孟德此行,要到什么地方去?*曹操說:*我要回到家鄉(xiāng),假接皇帝的布告,召天下的英雄豪杰共同討伐董卓。*縣令聞言,親手為曹操解開繩子,扶上了座位?h令說:*我姓陳,名宮,字公臺。老母妻子都在東郡。今感公忠義,我愿棄官,和公一起逃走*。陳宮拿了些子做路費,與曹操還了衣服,每個人背了一口辦劍,騎快馬奔曹操的家鄉(xiāng)去了。

跑了三天,到了成皋的地方,天色已晚。曹操用鞭子指向樹林的里邊說:*有一個姓呂,名伯奢,是我父親的結(jié)拜兄弟。可以住一宿,打聽家鄉(xiāng)的消息。*于是兩個人下馬,到了莊前,來拜見呂伯奢。奢說:*我聽說朝廷畫影圖形捉拿你,你父親到陳留避難去了。*曹操把陳宮救他的事對呂伯奢說了,呂伯奢對陳宮鞠躬感謝。對陳宮說:*家里沒有好酒,我到西村買好酒去。*說完就走了。曹操對陳宮說:*呂伯奢不是我的近親,此去可疑?*兩個人偷偷到了草堂后,聽見有人說:*捆起來再殺,怎么樣?*曹操說:*今天如果不先下手,必遭捉拿。*于是和陳宮撥劍闖了進去,不管男女老少都殺了,一共殺了八口人。搜到廚房,看見捆起來的一頭豬。陳宮說:*孟德多心,誤殺好人了!*兩個人急忙上馬而跑。

兩個人剛走了二里地,看到呂伯奢騎著驢鞍前掛著兩瓶酒,手里拿著疏菜而來,大聲說:*賢侄與使君到哪里去?*曹操說:*帶罪之人,不敢久住。*呂伯奢說:*我已經(jīng)吩咐家人宰殺一口豬款待。*呂伯奢回頭時,被曹操揮劍砍于驢下。陳宮大驚說:*剛才是誤會,現(xiàn)在怎么還殺人?*曹操說:*伯奢到家,見殺死這么多人,肯定報官率領(lǐng)大軍追來。*陳宮說:*知道真相還殺,不是道義的!*曹操說:*寧叫天下人負我,休教天下人負我。*陳宮不說話了,當天夜里,兩個人跑了很長時間,到了一家旅館住下。曹操下睡下,陳宮尋思:*我把曹操當做好人了,棄官跟他,原來是個狼心狗肺的人。*

不到天明,陳宮獨自插劍上馬,自投東郡去了。




4

三國演義中,曹操殺呂伯奢一家與水滸傳中武松殺嫂這個橋段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三國演義中,陳宮正是看到了曹操,寧可我負天下人,這種無情無義的做法,這才在救了曹操一命的情況之下,離開了曹操。逼的曹操,最后真成了不可天下人負我。

在水滸傳中,這是由于王婆的皮條拉的好,才促就了西門大官人和潘金蓮這對狗男女,最后引得潘金蓮色欲上頭謀殺親夫,被武松武二郎斬殺,而武松也正是由于殺了嫂子潘金蓮后才投奔上梁山,開辟了一番新天地。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陳宮和王婆這個皮條客是一類貨色。

但在三國演義里,陳宮儼然就是一個正人君子的樣子。

曹操刺殺董卓被通緝,陳宮拋棄了自己中牟縣令的位置,救了曹操一命,后來見到曹操殺了呂伯奢一家,這才怒而離開了曹操。最后投奔呂布,戰(zhàn)敗,就算曹操真心實意的來招降他,他也拒絕投降,隨呂布一起死掉。咋看上去真真一個重情重義,忠義無雙的大丈夫,好漢子。

這不正是側(cè)面襯托了曹操這無情無義的奸雄,連救命恩人都要殺的無恥形象嗎?

真正的歷史卻不是這樣的。

呂布在白門樓被擒,直接原因是由于部下郝萌的叛亂,曹操在抓住呂布之后發(fā)現(xiàn)這起叛亂,竟然還有陳宮的影子。

原來陳宮與郝萌一起打算帶領(lǐng)部隊頭投奔向北方袁術(shù)。

并不是一門心思陪著呂布死守城池,做個忠臣孝子。

再往前翻,會發(fā)現(xiàn)陳宮在歷史上并沒有救過曹操的性命,他只是幫曹操得到了兗州。

而得到兗州不久之后,因為曹操殺了邊讓,成功就投奔了呂布,帶著呂布的兵偷襲曹操的演奏,

我們一直說呂布是三姓家奴,如果從這看的話,陳宮先是投奔曹操,再反叛曹操,再投奔呂布,再反叛呂布,準備投奔袁術(shù)。這么看上去,他與呂布還真是一丘之貉,他四姓家奴了。

三國演義三分演義,七分歷史。為什么非在陳宮這個問題上要拋棄歷史真相?把他從一個小人塑造成一個大英雄呢?

這就提到了文章開頭的所寫的陳宮和王婆在這兩部著作中所起的作用都是一樣的,他們都是一個藥引子。

如果說水滸傳還涉及到忠義二字,那三國演義涉及的完全就是利益二字。

除了關(guān)二爺忠義無雙之外,剩下所有人都是利益至上。

曹操當年刺殺董卓,說的是為漢室鋤奸,但其中為自己謀利益,這個目的顯而易見。

刺殺失敗后遭遇通緝,陳宮救了他的命,二人一起逃到呂伯奢家中。于波說,作為曹操父親的結(jié)拜兄弟,殺雞宰羊,準備款待這個大侄子,誰知被曹操給來了個全家滅口。

成功最終因這個理由離開了曹操,看上去他內(nèi)心里還有一絲良知,可這恰恰與真實的歷史完全相反,是杜撰的。

我們把忠義掛在嘴上,踩在腳下,羅貫中老先生用陳宮打我們這些后代人的臉。啪啪的。

5

陳宮雖然比不得孔明、周郎,但卻也是漢末亂世中的杰出人物!度龂萘x》里,把陳宮由義釋曹操到陳曹反目,直至陳宮幫助呂布抵抗曹操,最終兵敗身死的經(jīng)過描述的活靈活現(xiàn)。

當初,曹操刺殺董卓失敗,匆忙逃出洛陽之后,路過中牟縣被官兵擒獲。多虧縣令陳宮有感于曹操為國除奸之忠心,便棄官不做自愿追隨曹操成就大事,可誰知中途卻生出了變故!

二人行至成皋時,因天晚留宿于曹父老友呂伯奢之家。呂伯奢欲盛情款待曹賢侄,便派人準備食物。因家中無酒,便親自匆匆忙忙騎驢沽酒。

這時曹操的疑心病發(fā)作了,竟然認為呂伯奢要出賣自己,又偷聽到呂家仆人在廚房磨刀霍霍,并聲言:“縛而斬之,何如?”便誤認為呂伯奢將不利于己。

一怒之下竟將呂家人斬盡殺絕!后來才發(fā)現(xiàn)原來呂伯奢是在命人屠豬,然而事到如今后悔已遲。為防不測,曹操便與陳宮匆匆逃離呂家。

如果說剛才是誤殺,那么當曹操路遇沽酒而歸的呂伯奢,卻因怕他回家后發(fā)現(xiàn)家人被殺而報官,竟又狠毒的一刺死了無辜的呂伯奢!

就是有意而為之了。陳宮對此非常不滿,責備曹操不該濫殺無辜!

但曹操卻脫口而出:“寧教我負天下人,勿教天下人負我!”正是這句話刺痛了陳宮的心,認為自己原來救了一個無情無意之徒,心狠手辣之輩!

因此,陳宮便決定與曹操分道揚鑣,你走你的陽關(guān)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去你的吧,老子不伺候啦!

之后,又經(jīng)過幾番輾轉(zhuǎn)陳宮投靠了呂布,成了呂布手下的謀士。

后來,當陳宮聽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利用漢獻帝的名義對各路諸侯發(fā)號施令時,越發(fā)悔恨當日錯看了曹操。因此,陳宮便處處與曹操為敵作對!

曹操最終消滅了呂布,俘虜了昔日的救命恩人陳宮。

曹操顧念舊日情誼力勸陳宮投降,陳宮卻抱定必死之心堅決不肯為其效力。因此,曹操只得殺死陳宮已除后患。

在《三國演義》一書中,陳宮是個不折不扣的悲劇人物。

當初,因其被曹操行刺漢賊董卓感到,寧可棄官不做也要追隨曹操成就一番事業(yè)。此時的陳宮已經(jīng)把曹操視為偶像,簡直比鐵粉還要鐵上三分哩!

但是,當他發(fā)現(xiàn)偶像竟心狠手辣濫殺無辜時,在陳宮的眼里,曹操的人設頓時崩塌!

而后來,曹操又挾天子以令諸侯,控制了東漢朝廷。

因此,難免會被那些忠于漢室之人視做“名為漢相實為漢賊”。自古道:道不同,不相為謀!

所以,政治立場與曹操不同的陳宮,自然就走向了曹操的對立面,處處于曹操為敵作對,直至被曹操殺死。

當然,除了政治立場不同之外,或許也不能排除陳宮也有因義氣用事,才會成為曹操對頭的原因吧!

[關(guān)注@北疆同心聊歷史 注每天分享一點歷史知識]

6

陳宮很正直,也很講義氣。他看到曹操敢刺殺董卓便認為他是出英雄,棄了官也要跟著他。當他看到曹操殘忍地殺了呂伯奢一家后,便認定他是奸賊,便偷偷離開了他。從此,他終生恨操。后來他又跟了呂布,雖然足智多謀,而呂布總不聽他的,在白門樓又不肯給曹操低頭,被曹操殺了,實在可惜?v觀陳宮是個人物,見義勇為,足智多謀,視死如歸。然而,他從人失察,不該跟了呂布,委屈了自己,更不該為呂布殉節(jié),雖死只能說有節(jié),不能彪炳青史,非明智之士也!

7

正史之中的陳宮并沒有救過曹操,反而卻是陳宮背叛了曹操。曹操在殺了陳宮之后善待其家人,更突顯出了曹操的氣度非凡。

野史之中的陳宮上演了一出捉放曹,最后因為呂伯奢的被殺而離去。曹操在殺了陳宮之后善待其家人,更突顯出了曹操的奸詐。

由于《三國演義》局限于正史的框架,陳宮的謀略也就略顯一般。畢竟不能把陳宮刻畫成郭嘉一樣的人物吧!

在一般情況下野史往往會比正史更精彩,但這個陳宮卻是恰恰相反。正史里面的陳宮比《三國演義》里面的更精彩,陳宮這個人物絕對不一般。

正所謂“魚找魚,蝦找蝦,王八找個鱉親家!标悓m之所以能和呂布走到一塊兒去,也說明陳宮和呂布根本就是一路貨色。

曹操去徐州征討陶謙的時候,張邈兄弟勸說陳宮、許汜、王楷等人背叛曹操。陳宮在經(jīng)過判斷局勢之后,力主趁著曹操東征空虛之際迎取呂布。

曹操在東征之前讓陳宮留守東郡,結(jié)果陳宮卻趁機投靠了呂布。最后曹操的地盤只剩下了鄄城、東阿、范三座城池。曹操在回兵之后,足足與呂布打了兩年之久,這才收復了失地。

呂布背叛了丁原投靠了董卓,最后又是再次背叛董卓。陳宮背叛了曹操和呂布走到了一起,結(jié)果也是再次參與了郝萌反叛呂布一事兒。

郝萌的叛亂被高順平息之后,呂布向曹性詢問此事的始末。曹性說是郝萌是受到袁術(shù)的蠱惑,并且說出同謀者還有陳宮。

當時陳宮就坐在呂布的旁邊,臉漲得比關(guān)羽還紅,當時在場的人都看到了。呂布因為陳宮是大將,所以也就這么不了了之了。

時宮在坐上,面赤,傍人悉覺之。布以宮大將,不問也。

以呂布的那種性格,呂布竟然放過了陳宮,這是不是有點兒奇怪?只是因為陳宮是呂布的大將,這恐怕也有點兒說不過去吧。

趙蕤在評論三國人物的時候,曾經(jīng)有過這么一段評語:

袁本初虎視河朔,劉景升鵲起荊州;馬超、韓遂雄據(jù)於關(guān)西,呂布、陳宮竊命於東夏。遼河海岱,王公十數(shù),皆阻兵百萬、鐵騎千群,合縱締交,為一時之杰也。

從這段話里得到了一個啟示,陳宮當時并不是隸屬于呂布,而是和馬騰、韓遂那樣的合作關(guān)系。如果這個結(jié)論是真實的話兒,那么陳宮這個人就更加不簡單了。

曹性說陳宮是郝萌的同謀,陳宮為什么會面紅耳赤。當然不一定就是心里有鬼,也有可能是因為忽然被牽扯到這件事里面?赡芎芏嗳硕紩羞@種反應。

不過后來還有一件事兒,可以印證一下陳宮。曹操前來攻打呂布,陳宮讓呂布出城去駐扎,自己則留守城池。呂布覺得這個主意還不錯。

布妻曰:“昔曹氏待公臺如赤子,猶舍而來。今將軍厚公臺不過於曹公,而欲委全城,捐妻子,孤軍遠出,若一旦有變,妾豈得為將軍妻哉!”布乃止。

呂布的妻子為什么會這么說,是因為婦人家見識短淺,還是因為女人家心思縝密?呂布聽到妻子的提醒,也是立刻就停止了行動。看來在呂布的心里,這個陳宮也的確不得不防。

都說呂布是個反復無常的小人,其實陳宮一點兒也不亞于呂布。難道陳宮就是上天派來折磨呂布的。

面對這樣的一個陳宮,曹操已經(jīng)做得仁至義盡啦!



【我喜歡以連續(xù)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節(jié)點!

【非常感謝您的閱讀、點贊、轉(zhuǎn)發(fā)、評論。如果喜歡敬請關(guān)注 @寄暇學宮

8

是《三國演義》里的陳宮還是《三國志》里的陳宮?

《三國志》里其實就是個兩面三刀的人,因為曹操殺了名士邊讓,所以自己就造反了,同時勸張邈也造反,引呂布入兗州。

戰(zhàn)績方面就兩條對曹操的作戰(zhàn)記錄,全失敗。沒有任何能拿的出手的硬貨。

如果是《三國演義》的陳宮,我敬佩他是個好漢。心中有理想,有抱負,看到通緝犯曹操,毅然棄官和他一起闖,后來發(fā)現(xiàn)曹操不符合自己的道德觀,也好合好散直接離去。

我非常佩服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好合好散”四個字,古往今來有誰能做到?

輔佐呂布,明知其沒有前途,但感激他滅董救漢,仍然盡心輔佐。出謀獻策,可惜呂布不能用。最后兵敗被擒,沒有像呂布一樣乞活,也沒有像張遼一樣破罐破摔,更沒有像高順一樣看透一切不提也罷,而是提及老母妻子,顯得更有人情味,更像個普通人。

荀攸評價陳宮“有謀而遲”,其實是對這個人最貼切的評價,在最關(guān)鍵的時候沒有做出最正確的選擇,從而造成了一生的悲劇。

9

根據(jù)題目的意思來看,應該指的是三國演義中的陳宮,畢竟真實歷史中陳宮并沒有義釋曹操這一情節(jié)。那么,我們就結(jié)合《三國演義》的相關(guān)描述,來分析一下陳宮其人。

一、忠于漢室,有拯救社稷的一片赤誠之心

陳宮出場,是在曹操行刺董卓不成,被董卓畫影圖形追捕時,在譙縣被陳宮捕獲,這是陳宮第一次出場。面對曹操的大義凜然,陳宮被說動了,毅然放了曹操,被愿意跟隨曹操左右,共扶漢室。當時曹操怎么說的呢?曹操說回到家鄉(xiāng),將招募義兵,號令天下諸侯共同討伐董卓,這個時候曹操說的大義凜然,也是情真意切的。陳宮為了天下蒼生放了曹操,并愿意追隨,說明陳宮也是有一片赤誠之心的。

二、為人正直,不喜詭詐奸險

跟隨曹操逃亡過程中,夜宿呂伯奢家,誤殺了呂伯奢一家,繼續(xù)逃亡過程中,撞見打酒返回的呂伯奢,曹操為了避免呂伯奢告密,二話不說,也把呂伯奢殺掉了。第一次誤殺呂伯奢全家,陳宮已經(jīng)認為曹操是一個極度多疑的人。第二次明知是誤會,還是殺死呂伯奢,陳宮無法原諒曹操,認為此人極為不仁不義,曹操還為此辯解,“寧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曹操的詭詐奸險可見一斑。陳宮在曹操熟睡的夜晚棄之而去,說明陳宮是一個正直之人,眼里揉不得沙子,看不得世間不平事。

那么,這里有一點疑惑的地方,呂布三姓家奴,名聲極臭,陳宮又為何投奔呢?用陳宮自己的話來說,呂布直來直去,沒有曹操那般詭詐奸險,甚至還有點可愛。曹操聽到這樣的話,應該是百感交集吧,似乎在陳宮眼里,他還比不過一個呂布。

三、足智多謀,但為人不夠權(quán)變

曹操自提大軍,來打呂布,更有劉備為側(cè)應,陳登父子為內(nèi)應,呂布幾乎沒有勝利的可能,但是在這個情況之下,陳宮還是出了不少好主意的。在呂布被困下邳時,陳宮建議呂布屯兵于城外,形成掎角之勢,等到曹操糧盡,可以一鼓擊之;一計不成,再建議呂布斷了曹操大軍糧道,曹軍必撤。這兩個計謀是得到曹操高度認可的,如果呂布依計行事,曹操真有兵敗的可能,或者也不會那么輕易得手。奈何呂布剛愎自用,又聽信婦人之見,一再貽誤戰(zhàn)機。在這個情況下,陳宮已經(jīng)意識到呂布集團處境的危險,但仍然沒有早思脫身之計,依然效忠于呂布,直到走向覆滅,實在是太可惜。

四、威武不屈,有氣節(jié),相比之下,呂布就相形見絀了

呂布與陳宮一同被俘,陳宮大聲“今日有死而已”,并不畏懼一死。相較于呂布“縛太急,乞緩之”,可憐巴巴請求劉備為之求情,威風凜凜的“人中呂布”,臨死之際,還比不過一個文人陳宮,更是顯得陳宮威武不屈、性格剛烈。

小結(jié)

陳宮是那個時代一部分忠于漢室人的代表,正直有氣節(jié)有智謀,奈何投錯門庭,雖有大志卻不得伸,可悲可嘆。

10

陳宮這個人當朋友絕對夠意思,但他絕對不是一個好臣子。

陳宮在曹操發(fā)展初期成就了曹操,但也因為私怨背叛了曹操,并且差點毀掉了曹操。陳宮是曹操最早的一批謀士,在曹操還是東郡太守之時就出仕效力于曹操了。當時曹操只是天下眾多諸侯中的小小一員,甚至連一塊像樣的地盤都沒有。陳宮在了解到曹操的尷尬境遇之后開始幫助曹操謀求兗州。因為在初平三年之時,青州黃巾軍勢大開始進攻兗州,當時兗州刺史劉岱打算出擊擊垮黃巾軍,因為他認為黃巾軍不過是一些烏合之眾罷了,根本不具備什么實質(zhì)性的威脅,雖然號稱百萬之眾,但也不足為慮。所以劉岱在鮑信的極力支持下率軍出擊黃巾軍。結(jié)果劉岱兵敗被殺,兗州成為了無主之地。

當時謀求兗州的諸侯數(shù)不勝數(shù),而曹操自然也對兗州垂涎欲滴。但曹操很清楚他自己的實力,根本和其他人競爭不了。所以曹操只能眼饞兗州,而不敢有絲毫動作。陳宮在兗州無主,其他諸侯激烈爭奪的時候,他主動請纓愿意替曹操進兗州游說兗州地方勢力接納曹操。當時兗州在劉岱死后,鮑信成為了其中影響力最大的一方勢力。在陳宮的游說下,鮑信很愉快的接納了曹操,并且讓曹操成為了兗州刺史,而曹操也順利的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塊地盤,結(jié)束了自己顛沛流離的日子。從這一點來看,陳宮對曹操的貢獻那真是無比之大。但很快曹操和陳宮之間就開始反目成仇了。

曹操在入主兗州并且擊敗了兗州黃巾之后,曹操開始著手鞏固自身在兗州的統(tǒng)治地位的。當時兗州以名士邊讓為首的諸位名士都看不起曹操,他們時常聚集起來詆毀污蔑曹操,甚至還拿曹操的身世開玩笑,譏諷曹操為閹宦之后。曹操暴怒之下就命人殺了邊讓等人。但邊讓等人卻是陳宮的好朋友。眼看好朋友被殺,陳宮怒不可遏,他決定背叛曹操,并且要給朋友們報仇,讓曹操付出代價。從這點來看,陳宮確實夠朋友,但他卻忽略了曹操的感受。他忽略了邊讓等人的肆意污蔑給曹操帶來了多大的麻煩。陳宮只看到了他們被殺,而選擇性的忽視了他們?yōu)楹伪粴。由此我們可以判斷,陳宮此人也是一個因私廢公之輩。

在曹嵩路徑徐州被害后,曹操率軍征討徐州替父報仇。留守的陳宮趁機聯(lián)合了陳留太守張邈、張邈之弟張超、從事中郎許汜及王楷等同謀叛亂,引領(lǐng)呂布進入兗州為主,一時之間兗州數(shù)郡郡守皆響應起事,曹操的兗州差點就易手呂布。之后曹操回軍兗州擊敗了呂布,再次奪回了兗州,陳宮失敗后只能跟著呂布逃亡了徐州。

雖然陳宮背叛了曹操,但曹操卻并不恨陳宮。在曹操擊敗呂布,并且抓住了陳宮后,曹操想要請陳宮再次輔佐他,但陳宮卻拒絕了,只求速死。曹操不愿意殺陳宮,所以用陳宮的母親依舊妻兒老小來打動陳宮,希望陳宮不要求死。但陳宮心意已決,曹操只能背痛殺死了陳宮,但陳宮的家人卻一直由曹操撫養(yǎng)?梢姴懿偈怯星橛辛x的。陳宮這個人對友情足夠的付出,為了給朋友報仇也是豁出去了。但作為一個臣子卻是相當不合格的。因私廢公背叛了曹操,但曹操卻沒有追究他的責任。我想陳宮臨死前想必也十分的愧疚吧。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guān)注轉(zhuǎn)發(fā)評論支持一下。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