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充分地暴露了資本主義在它的最高階段——帝國主義階段的極端貪婪和兇殘!

中國在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的慘敗,以及隨之而來的《馬關條約》的簽訂,使西方列強欣喜若狂,他們宣稱“第二次發(fā)現(xiàn)”了中國,即發(fā)現(xiàn)清政府的極端腐敗無能,發(fā)現(xiàn)中國是個垂危的“遠東病夫”,是塊可供他們任意宰割的肥肉。

西方輿論界率先喊出了帝國主義者的心聲。俄國資產階級喉舌《新聞報》鼓吹抓住“大好時機”,“干凈利落地解決中國問題,由歐洲有關的幾個主要國家加以瓜分”。《字林西報》總主筆立德祿叫囂,“中國應該被瓜分,如果它不能管理自己,那么有人能夠并且愿意管理它”。《泰晤士報》記者吉爾樂勸告英國立即拋棄聯(lián)華制俄的想法,他說,中國現(xiàn)在“如此一籌莫展,以致隨時可能成為大國手中的玩偶”,它的內部如此“衰敗,在遇到外來的第一個壓力時,就必然立即出現(xiàn)全面、徹底的崩潰”。因此,英國無須“對一個幸存下來的帝國純粹名義上的獨立和完整表示關心”。

毫不掩飾地叫嚷瓜分一個有幾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狂妄地拋出把四億人口的大國變成西方列強手中的玩偶,充分暴露了資本主義在它的最高階段——帝國主義階段的極端貪婪和兇殘。列寧還曾指出,在帝國主義階段,壟斷代替了自由競爭,金融資本成了決定各大國內外政策的支配勢力,從而列強爭奪世界霸權、分割和重新分割殖民地的斗爭空前高漲起來。

帝國主義在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的所作所為,完全證實了列寧對帝國主義的論斷的正確。他們乘中國在甲午戰(zhàn)爭中失敗之危,落井下石。或采用武力和武力威脅,強占中國領土;或運用輸出金融資本的手段,獲取高額利潤,并在借款時附帶政治條件,加強對中國的控制;或掠奪中國路權、礦權,操縱中國經濟命脈;或挑撥中國的民族關系,分裂中國。

一時間,帝國主義像一群餓狼撲向中國,掀起一股肢解和瓜分中國的狂潮。神州大地一時濁浪翻滾,陰霾滿天,一場亡國滅種的大禍向中國人民逼來。

最佳貢獻者
2

中日甲午戰(zhàn)爭后,列強看出了清政府的衰弱無能,在那個“社會達爾文主義”盛行的瘋狂時代,掀起一波波瓜分中國的浪潮。簡單來講就是在經濟上向中國大量輸出資本,在政治上則強占“租借地”和劃分“勢力范圍”,此外,散布在廣大鄉(xiāng)村的傳教士還肩負著文化侵略的“重任”。當時有一幅著名的《時局圖》,以熊、虎、蛙、鷹等暗喻企圖瓜分中國的列強,被印成宣傳畫在全國流通,影響極大。

列強對中國的瓜分是早在甲午戰(zhàn)爭之前就預謀的。將中國變成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不僅有利于列強節(jié)省統(tǒng)治成本,還能有效的控制半殖民地的政府,為各自的資源掠奪以及資本輸出大開方便之門。1895年4月17日,清朝政府先是與日本明治政府簽署了《馬關條約》,割讓了遼東半島給日本。然而六日后,俄國、德國與法國為了自身利益,以提供“友善勸告”為借口,迫使日本把遼東還給中國。自此開始了真正的瓜分占地盤,生怕其他國家搶先與清政府訂立任何的合約。

首先是爭著做清政府的債主。這樣就可以完成它們的資本輸出。先是趁清政府無力償還對日戰(zhàn)爭賠款的時機,三次強迫清政府以高折扣、重利息向外國銀行借了約三億一千萬兩白銀的外債,且還是有著附加條件的外債以及其他款項,共約五億兩白銀。其次就是搶奪在中國修鐵路、開礦山等工業(yè)建設資源,這樣就又是一波新的資本輸出。連帶著修鐵路,往往還能敲詐到諸如鐵路沿線的商業(yè)稅減免、采礦權等等特權。大量的建廠,逐漸的壟斷了中國的市場,打擊了中國本土的民族工商業(yè)。最重要的是在中國爭奪劃分勢力范圍,強占租借地,進行殖民統(tǒng)治,最終瓜分領土。

3

我個人是這么看的:毫無疑問這是中國歷史上極其屈辱的一頁,列強的瓜分狂潮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是深深的苦難和恥辱。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世界本來就是弱肉強食,尤其在那個年代列強甚至連面子上的和平口號都懶得喊,對他們而言瓜分世界就是赤裸裸的。

時間過去百年,如今的中國早已不再是人人可欺的了。作為一個大國,我們應該有大國氣度:與其沉浸在過去的苦痛歷史中自怨自艾,不如奮發(fā)向上用我們的雙手建設一個富強美麗的中國。無論我們如何譴責列強的侵略行為,到目前為止可有一個當年的帝國主義列強為自己的侵略行徑而道歉的?

我們研究歷史是為了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最終的目的是從歷史中走出來。只有這個國家真正強盛起來,中國人才有屬于自己的自尊。當然那段歷史是客觀存在,即使我們竭力去回避,也不會因為我們的主觀意志而消失。我們應該牢記國恥,但不能沉浸其中,曾經的國恥將由我們來洗刷。

4

“謝謝酒井和歌子,永井美智代邀請:

先進戰(zhàn)勝落后,文明戰(zhàn)勝愚昧,這是歷史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貧窮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這是永遠無法顛覆的客觀規(guī)律,這也是這個世界上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永遠無法逃脫的歷史宿命。雖然。資本主義強國瓜分中國給給這個有著五千年燦爛文明,悠久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留下了深深恥辱烙印,讓中華民族蒙羞,但空前的國家民族危機感,讓這個昏睡的東方巨龍終于蘇醒過來,開始自上而下的思索富國強兵之路。中國古話說得好:否極泰來,成敗自古周而復始,強可轉弱,弱可生強。正因為中華民族5千年文化積累的深厚底蘊,讓我們華夏族在享受歷史榮耀的同時,也能面對歷史現(xiàn)實,:承擔起榮耀過后留給我們的恥辱與災難,使我們中華民族知恥而后勇,走上今天的復興掘起之路。

一一我們己故的周恩來總理12歲就立志為中華掘起而讀書,中國正因為有了許多向周恩來總理這樣先知先覺的仁人志士,,不怕犧牲不怕流血,為了富國強兵的革命信仰,前赴后繼走上了為民族獨立的奮斗之路,雖然這條道路崎嶇不平,布滿荊棘之從,他們依然矢志不渝不改初衷的在黑暗中艱難的摸索著前行,雖然前方的路漫長而遙遠,他們依然樂觀面對,用他們飽滿激昂的士氣撐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梁。如:推翻了腐朽沒落的清政府,在抗日戰(zhàn)爭中,中華各民族空前一致團結在一起,共赴國難,抵抗日本侵略者,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朝鮮打敗了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聯(lián)合部隊,迫使美國簽訂了朝鮮停戰(zhàn)書,打出了國威、軍威,讓當時全世界的炎黃子孫都感覺揚眉吐氣。在國家經濟極端落后困難的條件下,研制并成功造出了兩彈一星,打破了美蘇兩超級大國的核壟斷,這對中華民族來說是有劃時代意義的。一系列事實證明:覺醒后的中華民族己經不是那個任人宰割,欺凌,積貧積弱的清政府,我們希望和平,但是也不畏懼戰(zhàn)爭,如果戰(zhàn)爭強加給我們時,我們也會讓侵略者付出沉重代價的。

5

謝謝邀請。應這樣看待當時的歷史事實:一、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是這個世界相當長的時段內,國與國之間相處的根本原則。二、中國的封建制度、農業(yè)文明、文化中的糟粕部分,造成中國已遠遠落后于時代的事實,國力極度衰弱。三、中國雖然十分落后,但擁有巨大的體量,遼闊的國土、豐富的資源、眾多的人口、悠久的歷史……,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吞中國。四、西方列強(包括日本),也不可能坐視它國,獨享中國這塊肥肉。于是乎,割地、租借、特權等等,就成其為最主要的侵蝕中國的手段。五、中國被瓜分,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自己的文明、發(fā)展、文化、制度,出現(xiàn)了重大問題,沒有與時俱進,追趕上工業(yè)文明和法制建設的潮流……,因此,慘重的失敗,百年的屈辱,就不可避免地降臨于神州大地……,中國、中華民族就進入了一個黑暗的時代。這個時代,讓中國、中國人、中華民族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以上淺見,不喜勿噴。

6

落后就要挨打阿,甲午中日戰(zhàn)爭,大清朝慘敗,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正如梁啟超所言︰“吾國四千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zhàn)爭敗割臺灣,償二百兆始”。甲午慘敗和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的簽訂,對當時中國社會各個階層都是極大的震撼和痛心疾首;不僅敗的慘,條款苛刻,而且這次對手是中國人一直看不上眼的小國―日本。東方第一大國的地位被日本這一曾經積貧積弱的彈丸小國取代,無疑對中國人來說是晴天霹靂。

甲午戰(zhàn)爭前,西方列強侵略中國選擇了漸進的過程,一步步蠶食中國。他們首先看中通商口岸的增加和關稅的便利,在他們看來只要實現(xiàn)真正的自由貿易,就有足夠的信心先從經濟上征服這個龐大腐朽的帝國。而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所謂的洋務運動徹底失敗了,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為烏有;西方列強一下子瞧出了,你大清根本就不堪一擊,連后起之秀日本都打不過;很快西方列強便迫不及待地要瓜分中國,八國聯(lián)軍入侵,腐朽的統(tǒng)治者為保住岌岌可危的地位,全盤接受列強的訛詐,至此在軍事政治以及經濟上徹底被列強牢牢控制住。

割地賠款,主權淪喪,列強大規(guī)模對華輸出資本,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這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中國的國際地位急劇下降。在民族危亡時刻,中國人民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和民主革命運動,中國人民自發(fā)反抗侵略的斗爭高漲,如義和團運動。

直到今天,馬關條約的歷史影響仍然沒有消退,如今的臺灣問題和釣魚島問題等等都與之息息相關;叵脒^去,令每一個中國人都痛心疾首,所以一定要把我們的國家建設的繁榮富強,沒有人再能把中國打趴下,朝鮮戰(zhàn)爭已經證明了,美帝國主義也是怵我們的。

最后獻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義勇軍進行曲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組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fā)出最后的吼聲

起來,起來,起來!

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7

謝邀!按毛澤東的理論:落后挨打!按老百姓的說法:家不和被鄰欺,夫妻不和被婆欺!按理說:經濟是上層建筑的基礎!按我說:關鍵是那時清政府腐敗,不割地就遭殃。缺少孫中山毛澤東這樣的領袖人物。所以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