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個“無頭奇案”,大家自己判斷一下就知道了。
(《清稗類鈔》)
清朝地方官斷案,自我感覺很重要!肚灏揞愨n》記載,淄川有兩人是朋友,名字叫胡成和馮安。胡成這個人在鄉(xiāng)里比較強勢,馮安其實不喜歡他,因為畏懼才假裝和他關(guān)系要好。
這一天兩人在一起喝酒,喝大了,胡成就開始吹牛,說自己昨天在外面遇到一個商人,很有錢,于是就把這人害了,扔進了南山的枯井中。胡成看馮安不相信自己,也來了脾氣,從箱子里拿出了一包銀子,證明自己確實殺了人——其實,這銀子是自己的妹夫拿給他,讓他幫忙買地用的。
馮安一看,哎呦乖乖,當時就嚇得酒醒了。喝完酒連家都沒回,直接偷摸來到了縣衙,舉報胡成殺人搶劫。
當?shù)刂h姓費,一聽是命案,趕緊讓人把胡成抓了過來。胡成一聽馮安舉報了自己,當時就恨的牙癢癢,趕緊辯解說自己吹牛呢,錢是妹夫的。費知縣就把胡成的妹夫招來,一問還真是人家買地用的,又找來了賣地的田主,也證實這件事——所以,這就是個誤會嘛!
但是,費知縣是個謹慎的人,又派了衙役到南山枯井里看看。結(jié)果,里面還真有一具無頭尸體……衙役一回來報告,費知縣當時就怒了,上去沖著胡成扇了幾十個大嘴巴子,然后戴上鎖鏈扔大牢里了。
胡成都傻了啊,不就是喝酒吹個牛嗎,這還真成了殺人犯。
(古代審案)
費知縣于是公告鄉(xiāng)里,讓人來認尸。第二天就有一個女子來了,說自己丈夫帶著很多錢出去做生意,早就該回來了,可能就是死者。費知縣就說了:“井里確實有死者,但是不一定是你丈夫!”女子堅持,說肯定是自己丈夫。一看,還真是。
“兇手”也抓住了,死者身份也搞清楚了,費知縣于是提審胡成,讓他把死者的頭顱交出來。胡成看著眼前的刑具,害怕啊,于是求著知縣讓他去找找……
費知縣又叫來了死者妻子,一問才知道夫妻倆還沒有孩子。于是,知縣做主,讓她可以改嫁——你看著,多么細心周到,通情達理,好官。
另一方面,費知縣又貼了告示,說誰要是找到死者的頭顱,有賞錢。第二天,村子里就有一個名叫王五的人,拎著死者的腦袋,說是自己撿到的。
你看,事情發(fā)展到這個地步,一切都顯得順理成章,可憐了牢里的胡成,不明不白成了殺人犯。
很快,就有人送來了“婚狀”,愿意娶死者的妻子。費知縣看了看婚狀,對死者妻子說:“真正的殺人者,你知道是誰嗎?我知道,那就是你和王五!”
費知縣解釋說:“其實我早就懷疑了,一開始你都沒看見尸體,怎么這么確認死者是你丈夫?看你丈夫那一身破爛衣服,哪來的這么多錢?王五怎么就這么巧,一下子撿到了死者的頭顱?”
兩人還不承認,費知縣于是用刑,“奸夫淫婦”就招了:兩人早就勾搭在一起,然后謀殺親夫,扔進了枯井之中。
(刑訊逼供)
然后,結(jié)案了。胡成被放了出來。馮安被判誣告,挨了一頓打,徒刑三年。(馮安冤不冤啊!他是正常舉報,怎么就成了誣告呢……)
這個故事明顯是要把費知縣夸一夸的,意思他是個斷案高手。但是,咱們細細想想,費知縣斷案,靠的僅僅是感覺和刑訊逼供啊……如果那個王五能憋的住,不為了幾個小錢把頭顱交出來,又會怎么樣?如果“奸夫淫婦”死不認罪,堅持喊冤,又會怎么樣?
更恐怖的是,費知縣全靠刑訊得來的“真相”,會不會是假的?萬一胡成真是兇手呢?
整個過程我們可以看出,用刑是當時的常見手段,冤案肯定非常多。這是遇到“好官”費知縣,要是遇到糊涂知縣,或者不想管閑事的,結(jié)果就不一樣了。
所以啊,古代冤案多不多?大家自己就能判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