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什么時候進行如廁訓練比較好,該怎么訓練?我的孩子19個月大。拉了粑粑會說“媽媽,“嗯嗯了”是叫我換紙尿褲。但是教她到小馬桶上廁所還是不懂。為了方便,
到底什么時候開始如廁訓練最合適呢?家長又該怎樣辨識孩子的如廁訓練信號呢?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兒科副主任醫(yī)師潘昊表示,訓練孩子脫掉紙尿褲不是看天氣溫度,而是看孩子是否已經準備好了。
根據(jù)美國兒科學會(AAP)建議,孩子能大部分滿足下面的8個表現(xiàn),就說明孩子可以進行如廁訓練了。
1.紙尿褲能保持至少2個小時干燥,或午睡后紙尿褲還是干的;
2.紙尿褲臟了,有不舒服的表現(xiàn),想要換新的;
3.對坐便器產生興趣;
4.大便時間逐漸變得規(guī)律;
5.主動要求穿內褲;
6.可以遵守簡單指令;
7.會用表情、姿勢或語言來表達自己正在大小便;
8.能夠自己或在大人的幫助下脫(穿)褲子。
研究表明,在18月齡之前就學習上廁所的孩子,通常到4歲之后才能完全掌握相關技能。相反,那些2歲左右才開始訓練的孩子,只需要半年時間就可以掌握了。孩子完成如廁訓練的平均年齡為2歲半左右。
在確定好孩子有上述表現(xiàn),并能進行如廁訓練后,首先要為孩子準備好如廁道具,包括小馬桶、小內褲。
潘昊強調,起初孩子會對小馬桶特別感興趣,會把它當成玩具,或不愿意坐在小馬桶上。最好的辦法是每次孩子感到紙尿褲臟了后,大人要把紙尿褲放到小馬桶上,并告訴孩子以后尿在這里,這就像訓練小動物一樣。要向孩子明確表達,廁所就在小馬桶里。
此外,到了小孩子排便時間,大人應主動詢問:“寶寶,是不是想要上廁所呢?”最初孩子不愿摘掉紙尿褲也沒關系,等孩子習慣坐小馬桶后,就可以給他取下紙尿褲排便了。一旦孩子體驗過完成排便的過程,可能就對正確使用坐便器更有興趣了。
潘昊提醒,家長在帶寶寶去商場選擇他喜歡的小馬桶時,注意不要購買帶有音樂或閃光功能的馬桶,否則很容易引起反效果。在如廁訓練上,建議家長可以購買小繪本,提高孩子上廁所的興趣,如小熊寶寶繪本系列的《拉臭臭》、“噼里啪啦”系列的《我要拉粑粑》等書籍。
老人報記者 張斯琪 通訊員 余子媛
你好,你說的如廁問題我們家小豆瓣2歲的時候也就是在上上周才剛剛進入一個良好的狀態(tài),我們經歷了很多次嘗試,這次算是成功的一次如廁訓練,他現(xiàn)在的年齡是2歲1個月,之前我一直認為太晚,可是從我們現(xiàn)在的發(fā)生的狀況來看,或許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01
關于幼兒如廁
訓練寶寶如廁是兩個人的事,是一次合作,需要我和孩子都做足各自的心理準備,我可以帶著小豆瓣去廁所,可是我不能強迫他大小便。而孩子開始如廁,那么也是孩子長大的一個里程,孩子開始獨立的去做一些事情,那么父母可以學會放手,更多的是去陪伴。
02
什么時候進行如廁訓練比較好?
①“晚訓練比早訓練好”不是說孩子很大了還不開始訓練,是在1-2歲內,晚一點孩子能聽明白你說的話了,能明確的表達自己,喜歡去模仿別人,他的排泄肌肉也發(fā)育成熟了,那么他學的就更快。如果如廁訓練超過2歲那么孩子有了自己的意識和執(zhí)拗期,孩子不會完全按照你說的去做,也會是一個麻煩的過程。
②觀察孩子已經有了想要大小便的意識。比如你發(fā)現(xiàn)你的孩子剛剛孩子高興的跑跑跳跳玩耍,可是感覺想大便時會蹲下來,或者是呆呆直立站著,抓住尿布,雙腿交叉,臉皺起一團。或是躲到角落里,努力抓住什么東西不放手,或者是要求要抱著你不能動。等他大便后,他示意你可以給他洗掉的這些信號都告訴你孩子已經意識到自己身體內的情況了。
③尿不濕尿濕的間隔長了。嬰兒時期孩子的尿不濕很快就濕了,可是有一段時間你觀察孩子突然尿濕的間隔時間長了,大概需要2-3小時才會有打濕尿不濕的情況。
④孩子開始對你如廁感到好奇,喜歡爬到兒童馬桶或者是成人馬桶上進行玩耍;蚴情_始很介意自己的尿不濕多了,不舒服了等。
03
如何進行如廁訓練?
①在開始準備如廁訓練的前一段時間,及時給孩子更換尿不濕,讓孩子習慣干爽、潔凈。并且告訴他干爽和潔凈的感覺多么美妙,為下一步如廁訓練打好基礎。
②你和你的家人需要無窮無盡的耐心,邊示范便解釋。女兒跟媽媽學習,兒子跟爸爸學習,在你如廁的時候給孩子解釋,讓孩子去模仿。
③兒童馬桶的趣味性、成人馬桶的尊重。拿一個美好的日子帶著孩子去選擇他喜歡的小馬桶,讓他在育嬰超市里,無盡的玩耍,他可以去試著坐所以不同的馬桶,直到選到他滿意的離開。如果孩子不喜歡用自己的小馬桶,你可以讓他嘗試坐在大馬桶上,像一個大人的樣子。這樣你需要購買一個小的馬桶套圈讓孩子穩(wěn)坐在上面就行,給他一種深深的滿足感和尊重的感覺。
④幼兒同伴的教學能力不能小瞧。如果正好有和他差不多的小孩已經在自己如廁了,而正好又是相熟的小朋友,那么可以讓他去觀察這個小朋友進行如廁,小伙伴的作用比爸爸媽媽要強,第一是模仿,第二是他會覺得他會我也可以會。
⑤購買一些如廁訓練的繪本和2歲后可以播放一些如廁訓練的動畫片。很多如廁繪本都很有頭童趣,比如:繪本會表達孩子的意愿,我想拉尿尿了,嘩啦啦、嘩啦啦,第一次沒有拉出來,然后會有第二次,還有媽媽的鼓勵以及拉出來孩子臉上洋溢的幸福感。我們家小豆瓣喜歡的一個動畫片是小熊貓竹兜的如廁故事,小熊貓竹兜在想拉大便的時候會給媽媽表達,媽媽,我肚子脹脹、屁股脹脹,我想拉臭臭啦。每次看到這兒小豆瓣都會笑,他覺得這個很戲劇性,很有意思,從而想去模仿。
⑥約定你和他之間的秘密。你和孩子商量一個暗號,讓他覺得上廁所變得有神秘感。愿意去和你一起執(zhí)行你們才有的任務。用游戲的模式去代入孩子,讓他感覺成就感。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本文原創(chuàng)
你好,我是工科邏輯學豆瓣媽,致力于0-6歲科學和中醫(yī)相結合育兒學習和分享,喜歡情景模式學前早教體驗,如果你有育兒困惑,愿與你一起討論交流,感謝你的關注和留言。
許多父母提到孩子如廁訓練,就覺得這是個很艱巨的任務。甚至為了讓孩子更好地學會如廁,以至于孩子不到1歲就開始訓練了。也有父母,因為覺得如廁這個事兒很棘手,干脆就想著:往后推一推再說吧。
事實上,所謂“訓練”,并非真的要通過專門的培訓去學會上廁所,而是自然而然地,幫孩子通過模仿去學習如廁。所以,父母要做好示范,比如家里是男孩,由父親或哥哥做示范,如果家里都是女性撫養(yǎng)人在陪伴孩子,那么男孩子容易學會女性如廁的方式。在如廁訓練的時間選擇上,有數(shù)據(jù)顯示:越早開始如廁訓練的寶寶,其訓練期也較長。絕大部分寶寶是在2歲4個月左右可以完成白天訓練,到3歲左右完成夜間訓練,并且男孩所花費的訓練時間要超過女孩,正如女孩子在很多方面都會比男孩看起來早熟。
1、正確的時機
一般而言,孩子2歲前后嘗試如廁訓練都可以,但也有的寶寶也許到4歲可能心理上才準備好。所以,要觀察寶寶是否具備了生理和心理上的條件,是否愿意模仿大人上廁所的習慣。不要在他準備好之前給他施加壓力。
2、健康的飲食與規(guī)律的作息
給孩子的飲食結構一定要健康。蔬菜、水果和水的攝入要多注意,防止孩子消化不良和便秘的發(fā)生,可以適當給孩子做一些撫觸,幫助胃腸消化。孩子的作息時間要盡量規(guī)律,什么時候吃飯,什么時候睡覺,什么時候玩。作息規(guī)律了排便一般也會比較規(guī)律。這樣可以避免孩子因為貪玩就將上廁所的時間無限推延。
3、循序漸進的訓練過程
開始給孩子如廁了,一般可以嘗試這樣一個流程:
首先購買適合孩子的漂亮的便盆或兒童馬桶圈,確認孩子的雙腳可以踩地坐穩(wěn)。然后讓孩子先不脫褲子坐在便盆上,可以每天一次,讓他習慣這種感覺。如果孩子不愿意,也不要強迫,一周或一個月后再試試看。
接下來,大人如廁的時候,帶孩子一起。讓孩子不帶尿布坐在馬桶上,并且跟他解釋,脫褲子蹲在馬桶上廁所是一種大人的行為。同時,讓孩子自己沖水,自己穿褲子、洗手,體驗這個過程。在孩子玩的時候,便盆可以放在旁邊,告訴他如果需要可以用。
如廁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父母用最平和的態(tài)度來跟孩子一起經歷就好。如果中間出現(xiàn)反復,比如明明已經學會自己尿尿或拉粑粑在便盆里了,可是經過一段時間又拉尿在褲子里了。這是很正常的。不用表現(xiàn)得太驚訝生氣,或者開始大講道理。孩子的邏輯很簡單,并不需要太多道理,他們也并不能從父母生氣的情緒里讀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了解更多更科學系統(tǒng)的育兒知識,請關注“積木育兒”頭條號。
您好,這個問題有崔玉濤育學園來為您回答,點擊上方關注,查看更多相關問題哦!~
訓練孩子脫掉紙尿褲不是看氣溫幾度了,寶寶幾歲了,而要看孩子是否已經準備好了。
美國兒科學會(AAP)建議,孩子能大部分滿足下面的8個表現(xiàn),就說明孩子可以進行如廁訓練了。
紙尿褲能保持至少2小時干燥,或午睡后紙尿褲還是干的;
紙尿褲臟了,有不舒服的表現(xiàn),想要換新的;
對坐便器產生興趣;
大便時間逐漸變得規(guī)律;
主動要求穿內褲;
可以遵守簡單指令;
會用表情、姿勢或語言會來表達自己正在大小便;
能夠自己或在大人的幫助下脫(穿)褲子。
2、 如何進行如廁訓練:
我們可以根據(jù)下面的步驟幫助孩子脫掉紙尿褲:
在家穿內褲,睡覺和出門穿紙尿褲;
在家和出門穿內褲,睡覺穿紙尿褲;
在家、出門和午睡穿內褲,晚上睡覺穿紙尿褲;
告別紙尿褲。
大多數(shù)孩子會相對順利地完成日間訓練,但午睡以及夜間如廁訓練,可能需要較長時間。
如廁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人積極自然的態(tài)度,適當降低期待值,孩子才更容易接受。
這個問題就說到這,歡迎點擊下方,崔玉濤育學園“查看官方網站”,了解更多育兒干貨知識哦!~
本著科學育兒,如廁訓練不建議過早,尤其被詬病很久的“把屎把尿”老梗問題,因此帶來的弊端新聞早就不新鮮了,嚴重的還可能脫肛,所以建議寶媽最好循循漸進,根據(jù)自家寶寶的情況訓練。
一般建議孩子有以下信號就可以考慮訓練了:可以表達自己要上廁所;或者可以“憋尿”,如照比既往,每次小便時間間隔變長;對如廁很感興趣,比如好奇家人上廁所;好奇如廁用品、小便盆等!
下面我來給你分享一下我訓練我家寶寶如廁的經歷,為了訓練寶寶戒尿不濕,我真的是煞費苦心啊!
1. 利誘
寶寶你坐在便盆上尿尿媽媽就給你巧克力(平時吃不到),剛開始還行,后來孩子也是有心眼兒,和我玩起了‘斗智斗勇’,只要想吃巧克力就主動坐上去,兩秒都沒有,馬上起來喊“喬布力喬布力......”。
2. 換工具
得不到心心念念的“喬布力”,孩子開始拒絕配合,便盆被一腳踢開。
好吧,此路不通另辟蹊徑,換道具。!
給寶寶購買了一個可以放在大人坐便器上的坐便梯,以失敗告終。
最后26個月終于可以駕馭便盆了。
為了讓她不再討厭便盆,便盆變成了玩具,沒事就讓她穿著褲子坐坐,偶然一次機會在里面成功小解,趕快鼓勵!經過耐心磨合足足一個多月終于好了,只要不穿尿不濕她會主動告知:快脫褲子!快脫褲子~
內容來源-孩子王育兒達人勞拉麻麻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發(fā)、營養(yǎng)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給寶寶做如廁訓練,時機是很重要的。
一般來說,18-24個月準備好做如廁訓練的寶寶比較多,盡量不要早于18個月。太小的孩子還無法自主控制大小便。過早訓練,不僅戰(zhàn)線拖的長,對大人孩子來說也都是煎熬。
寶寶有沒有準備好,可以參考下面這些跡象。
如果寶寶大致上都能做到,那么寶寶可能是準備好了。
如廁訓練的時間因人而異,一般需要3-6個月左右。過早給孩子訓練,花的時間通常會更久。我給兒子小樣做如廁訓練時,他已經超過2歲半了,所以只花了1個多月就完成了訓練。
所以請媽媽不要泄氣,不是您教的不好,可能是訓練的時間過早了,寶寶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明白自己上廁所是怎么回事。
建議可以等一段時間再試試看。寶寶每次拉完后,把小馬桶拿到他面前,告訴他下次可以在馬桶上拉便便。不斷重復,寶寶就能把上廁所和小馬桶聯(lián)系起來了。
小樣媽剛好寫了一篇關于如廁訓練的文章,里面整理了10個問答。這里把媽媽比較關心的訓練方法寫出來。想要查看更多內容,可以關注后查閱。
如廁訓練前的準備工作
繪本能幫助孩子理解自己上廁所是怎么回事,明確大致的步驟,并對這一天的到來產生期待。
比如這本小小的英文繪本《Potty Time》,介紹了小朋友上廁所的幾個步驟:走到馬桶旁——坐下等一會兒——沖水——洗手。
書的右上角還有一個按鈕,可以模擬沖水的聲音,對小朋友來說非常有趣。
這本《A Potty for Me》里,有一個情節(jié)特別好。是小女孩不小心尿濕了褲子,媽媽一邊說“沒關系”,一邊幫她換上干凈褲子。
媽媽平和的態(tài)度 ,能讓孩子更輕松地面對尿褲子時的挫敗感和愧疚感。
還有上面這本,是很不錯的性啟蒙繪本。既能幫助孩子認識自己,也能給孩子傳遞一些自我保護的知識。
如廁訓練時給孩子準備一個專用的小便盆,真的是很有必要。不僅能增加儀式感,而且相比直接放在成人坐便器上的馬桶圈,小便盆能讓孩子更安心地自己上廁所。
小便盆買回來后,可以邀請孩子一起裝飾,貼上喜歡的貼紙。也可以讓他在玩耍時坐一坐,熟悉使用方法。
從寶寶穿的尿不濕,到大孩子才能穿的小內褲,對小朋友來說,也是一個了不起的飛躍。
買內褲時,建議提前選好2個款式,再讓孩子2選1。這樣做可以增強孩子的參與感和訓練時的配合度哦。
訓練開始前,我會經常給小樣“洗腦”。
比如換尿不濕時我會說,“小樣馬上是大孩子了,大孩子就可以像一一哥哥一樣,穿小內褲了!
小樣看到爸爸上廁所時,爸爸也會和他說,“大人都是用馬桶上廁所的,小樣也想試試嗎?可以自己沖水哦!
這樣的洗腦對小樣很有用,唯一的后遺癥是,小樣到現(xiàn)在為止,還堅持要自己沖水,即使是半夜也一樣。
如廁訓練的簡單方法
訓練第一天,小樣起床后,讓他挑一條喜歡的小內褲穿上。果不其然,很快就尿濕了。
我平靜地幫他換掉,然后把他帶到小便盆前,告訴他下次記得叫我,我們坐著噓噓。
接著便一直重復這個過程:尿濕——換掉——提醒。慢慢的,小樣會在尿濕以前就告訴我。這個時候,當然要好好夸一夸他啦。
中午和晚上睡覺時,我還是會幫他穿上成長褲,防止尿床(我告訴小樣,成長褲也是小內褲)。
比較棘手的是上大號。因為小樣比較抗拒,所以除了提醒和等待,我還用了下面這些辦法。
假裝游戲對這個階段的孩子很有效,能幫助他們學習,發(fā)展想象力。
我拿著小熊,假裝它肚子疼,然后扮演小熊找媽媽,坐小馬桶,沖水,洗手這些步驟。小樣很感興趣,也扮起了媽媽,教小熊上廁所。
除了假裝游戲,讓孩子看同性別的家人(哥哥姐姐,或爸爸媽媽)上廁所,也是不錯的辦法。
小樣不肯坐馬桶拉便便,我就告訴他,便便不想被扔到垃圾桶里,想跟著水一起沖掉,像小魚游泳一樣。經常這么洗腦,小樣開始對自己的便便有了憐憫之情。
這一招要有效,最好是讓孩子自己選貼紙。
另外在訓練初期,孩子只要愿意在小馬桶上坐一會兒,即使什么也沒有拉出來,也要獎勵他的努力嘗試哦。
小樣媽本來準備了上面這種記錄表,結果小樣玩了幾天后,不是很買賬。
后來我又給他準備了一個小本本,和他喜歡的動物貼紙。這回他變得很積極,每次上完廁所后,都會興奮地跟我要貼紙。
特別提醒,貼紙這招不能濫用哦。如果把貼紙當成和孩子談條件的籌碼,上廁所也獎勵,吃飯也獎勵,那貼紙就沒有效果了。
希望上面的這些方法,能幫您和寶寶早日完成如廁訓練。
我是小樣媽,歡迎關注“媽媽沒時間”,有任何育兒問題,都可以直接留言給我哦~
夏天是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的大好時機,衣著輕薄,且容易穿脫,晾洗方便,即使一天尿濕十幾條褲子都不用擔心寶寶會著涼。那么如何判斷寶寶已經做好了如廁的準備呢?芝麻醬給大家羅列了一些如廁訓練前,寶寶準備好了的信號
首先從時間上來說,寶寶什么時候就準備好了,可以進行如廁訓練?18個月還是2歲?并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年齡不是開始如廁訓練的決定因素,以下這8個信號才是:
1、兩次小便能間隔一段時間,也就是說,紙尿褲可以保持干爽至少兩小時;
2、大便的時間和次數(shù)比較固定,且便軟成型;
3、知道大小便的感覺,可以告訴爸媽他需要大(。┍懔耍
4、開始不喜歡穿紙尿褲;
5、對大人上廁所感興趣,且想要模仿;
6、能夠自如地走、跑、蹲下;
7、能夠聽懂簡單的指令,能夠理解大人對如廁過程的解釋;
8、能夠自己穿脫褲子(加分項,不是必須)。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獨特的發(fā)展時間表,爸媽只需關注自家寶寶表現(xiàn)出來的信號即可。當然,不是必須同時出現(xiàn)這8個信號,才能開始如廁訓練。出現(xiàn)一大部分,爸媽覺得可以開始了,那就可以準備了。
如果剛開始訓練,不要過于著急,給寶寶充分的時間去適應這個過程,并逐步養(yǎng)成如廁的習慣
關注芝麻育兒專注于0-8歲孩子家庭在健康、養(yǎng)育、教育方面的需要。芝麻大的孕育問題,關注我們就有答案!
如廁訓練并非越早越好曾經有人做過一對雙胞胎的如廁研究。其中休(雙胞胎之一)從出生50天開始如廁訓練,按照天數(shù)和成功的百分比做記錄,發(fā)現(xiàn)直到700天開始,成功率才突飛猛進,而此前則一直反復。而他的兄弟希爾頓在700天后開始如廁訓練,成功率與其訓練了一年多的兄弟不相上下。這個研究證實如廁的能力在孩子身體發(fā)展成熟到一定階段可以自然完成,和后天訓練的關聯(lián)并不太大。另一項嬰幼兒生理研究結果對此支持了這一理論:18個月之前的幼寶寶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尚未達到能夠控制大腸、膀胱和肛門組織,所以此時父母很難教會他學習使用便盆。所以,想通過“早點訓練實現(xiàn)寶寶早日如廁”這種想法,只是美好的愿望。事實上,過早的訓練不僅成功率不高,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還可能對寶寶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因為這時寶寶可能還沒有辦法準確地告訴你她想要去廁所的意愿,或者肢體協(xié)調能力和肌肉控制能力不足,無法自己穿脫褲子和控制排泄。他也很可能一玩就忘記要上廁所,結果尿在褲子上。如果此時你去苛責他,強行要求他自己如廁,甚至指責,會給寶寶帶來心理上的不良影響。什么時候開始最好?那么,到底怎么判斷寶寶是否適合開始進行如廁訓練了呢?如果寶寶對上廁所表現(xiàn)出興趣,并且表現(xiàn)出以下7個信號,就可以開始如廁訓練:
1、對馬桶、坐便器或穿內褲感興趣;
2、能聽懂你的指令并乖乖的照做;
3、想上廁所時,能用語言、面部表情或其他姿勢來表達;
4、能保持兩小時以上屁屁干爽;
5、在尿布上尿濕或便便后會抱怨不舒服;
6、已經學會拉下和提起褲子的動作;
7、能在坐便器上坐下和起立。這種狀態(tài)通常會在2歲左右出現(xiàn),但也因人而異,有些寶寶2歲半甚至3歲才出現(xiàn),也是正常的。美國的孩子平均脫掉尿布的年齡是三歲左右,希望這組數(shù)據(jù)緩解你的不安。媽媽平時應該多觀察下寶寶的行為變化,這樣就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讓你和寶寶都更加輕松自在。至于穿尿片紅PP的問題,可以在選擇尿片、勤更換勤清洗等方面去多注意。
理論上講,無論男女寶寶,在1歲半到2歲之間,膀胱和直腸肌肉就逐漸發(fā)展到有控制大小便的能力啦。生活中,寶寶的一些信號也告訴我們,他們在日漸成熟。
比如,寶寶們由出生時的一天數(shù)次大便,逐漸變成一天1~2次大便,每次大便的量比較多。小便次數(shù)也由多變少(媽媽們換尿不濕的時間逐漸延長)。
有些寶寶在大便或小便之前會出現(xiàn)臉紅、哼唧、肌肉緊張等表現(xiàn)來提醒媽媽。
細心的媽媽在開始寶寶如廁訓練前,可以列表記錄寶寶一天大小便排泄(換尿不濕)的時間,以及相對應的事件(如吃飯后、喝水后、喝奶后等),以便了解寶寶排大小便是否已經形成規(guī)律,從而決定是否開始排便訓練。
我們可以將“成功訓練寶寶自己如廁”的目標分解成白天摘掉尿不濕(一般比較容易完成)和夜里不尿床(一般在白天成功摘掉尿不濕后再完成)兩個目標,然后再細分為喜歡便盆、協(xié)助如廁和自己脫褲褲等階段目標。
在這些階段性目標循序完成之下,比較成功的訓練也要花費至少1周以上的時間,如廁訓練不順利的寶寶甚至需要暫停一段時間再重新開始,這也是很常見的,媽媽們要有耐心哦。
如廁訓練一般選在天氣轉暖的5月份之后進行。
在寒冷的冬天訓練如廁的成功率相對較低。寶寶如廁訓練,以白天在家只穿一條松松的薄褲子時開始為宜。
訓練小便的時間一般選在喝奶或飲水后半小時左右、早覺和午覺醒后、晚上臨睡前。
訓練大便的時間可以選在早餐前后或者午晚餐后進行(早起直腸括約肌比較松弛,有利于排便;三餐后因為胃-腸反射的存在也有利于排便)。
如果寶寶已經2歲左右,并且恰逢暖和的季節(jié),寶寶已經出現(xiàn)了上述能夠控制大小便的生理信號。那么,在白天不妨脫掉寶寶的尿不濕,給他穿上寬松的封襠褲,開始模仿性如廁游戲吧!
選擇一個體型較大的,寶寶喜歡的玩偶,告訴并示范給寶寶看:小熊(玩偶名字)會蹲蹲、會坐盆盆。不妨準備好含水的塑料袋在小熊下蹲時能有“尿尿”排出來,準備帶顏色的橡皮泥或面團示范小熊是如何把“便便”排在盆盆里的。尿尿時,可以配合“噓噓”的聲音刺激,便便時則配合“嗯嗯”的聲音,有助于“小熊”和寶寶形成條件反射。
堅持每次喝水喝奶,睡覺前后都帶小熊和寶寶一起上廁所,大家排隊如廁,今天小熊第一個,明天寶寶第一個。這樣既培養(yǎng)了秩序意識,又容易引起寶寶對如廁的興趣。
如果沒有小熊,父母的親身示范也會有很好的效果。適當夸大想上廁所前的表情,用語言同時配合動作告訴寶寶:媽媽/爸爸要去廁所啦,聰明的寶寶一定也會模仿,成功如廁的。
《時尚育兒》雜志,為孕、0~3歲家庭提供權威育兒、生活消費指南,點擊右上角關注
各位寶媽們,我是胖么,常有寶媽在微信群里抱怨:“寶寶都那么大了還在用紙尿褲,要不要直接不給他用,開始如廁訓練好了!”
且慢!一歲半以前,寶寶大腦中的排尿中樞還沒有發(fā)育完善,也就是他基本沒有自主控制排尿的能力,強行戒掉紙尿褲也系沒有用滴。
美國兒科學會推薦寶寶2歲左右開始如廁訓練,當然,我們還得細心觀察寶寶如果你的寶寶有以下表現(xiàn),那么就可以開始進行如廁訓練了
比如當你去洗手間時,他會好奇地跟著你
寶爸寶媽要嘗試耐心交流
這個時候說明他能夠在膀胱儲存尿液了
開始能夠走路甚至是跑步,寶寶需要時間來慢慢學習如廁,一般都需要半年才能徹底告別紙尿褲
觀看視頻更方便了解“什么時候給寶寶如廁訓練最好”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757300012d1d6b4694c9\
華裔女賭王就此沒落,生前讓所有 濃情端午粽飄香,青浦邀你“云體 上海:“云端”展現(xiàn)端午節(jié)文化內 “甜咸大戰(zhàn)”!明星藝人們喜歡什 如何做一個男人喜歡的情人(如何 當你和你同時出現(xiàn)在同一個場景中 如何在昏暗的光線下設置快門速度 教育在生活中的價值是什么? 世上做壞事的人死后會面臨什么因 拜登就任總統(tǒng)后的第一步是什么? 同意/不同意:人生最重要的目標 二戰(zhàn)后,德國在調和分歧方面做得 亞伯·林肯恨白人嗎? 一個編輯能把你的故事毀得有多嚴 現(xiàn)在的iPhone6還能堅持再用一年 曹操為什么不殺司馬懿? 現(xiàn)在買房是不是最便宜的時候,現(xiàn) 我身邊的農業(yè)銀行營業(yè)廳關了,AT 歐洲媒體評選CBA最有實力球員, 榮耀play的6+128和榮耀8X的6+128 螞蟻集團是科技公司還是金融公司 請問機友華為mate30P與華為mate3 聽說老詹修剪一次指甲需要5小時 為什么說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 戴笠人稱戴老板,這個是怎么叫出 沒有工作能一次性補繳社保么? 我想知道定向師范生和免費師范生 肺癌引起的咳嗽是怎樣的呢? 5000mAh電池的5G手機推薦嗎?要 恒大亞冠表現(xiàn)“差強人意”,你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