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糯米是不放醬油的,醬油放在肉里面與肉一起腌制,用腌制好的肉包粽子,煮出來的粽子就油色了。但如果不喜歡吃純白的,像面條一樣 ,可以在米里面加些堿,米會(huì)變黃的,顏色也好看些,但要根據(jù)自己的口味。一般甜粽子不需要放鹽,其它味道的要放鹽。
在將糯米放入粽子葉中的時(shí)分,能夠?qū)Ⅳ兆用谆旌弦恍┳约菏虑罢{(diào)好的作料或者是其他的成分。包粽子要用繩子盡量的將其扎緊扎牢,避免煮的時(shí)分煮散了,使糯米流失必定的黏性、糯性。
因地區(qū)不同,由材料以至粽葉,都有著很大的差別,連“裹”的形狀,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們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漢晉時(shí)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zhǎng)形等各種形狀。
擴(kuò)展資料:
制作禁忌:
粽子的熱量依其“大小”、“內(nèi)容”不同有所差別,“肉粽”每個(gè)熱量約含450至600卡,臺(tái)式肉粽由385至671卡,平均495卡,而湖州粽則由400至520卡 ,平均459卡,肉粽的內(nèi)容物當(dāng)然也直接影響它的熱量,如使用五花肉和使用叉燒肉當(dāng)配料,所含熱量自然不同。
包粽子時(shí),最好選用符合“三少一多”(少油、少堿、少糖、多纖維)素材,增加粽子的纖維質(zhì),或?qū)⑴疵谆旒悠胀ù竺,增加粽子的纖維;
另制作豆沙粽時(shí),建議以“植物油”取代豬油,可降低粽子的熱量。裸粽熱量較一般粽子少,每個(gè)熱量約含210至250大卡;堿粽也因體積小,相對(duì)熱量較小,熱量在未沾糖前約為100至120卡,沾糖后則含120至150大卡。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粽子
-下面是更多關(guān)于醬肉粽的熱量?的問答
粽子先包東西要不要加醬油和鹽? 粽子煮水要加醬油?
包的東西可以加醬油,也可以不加醬油。煮的水可以加些醬油,也可以不加醬油。建議自己分別嘗試,得出結(jié)論。個(gè)人做法是這樣子的,包的是肉之類的,則用醬油腌制一下。至于煮的水,就是清水啦,供參考。包粽子的糯米要和醬油一起泡嗎?
子的糯米不要和醬油一起這個(gè)響粽子的口味。粽子做法:糯米1500克輔料豬200克棗(干)200克臘肉200克蜜棗200克粽子的做法1.新鮮的粽葉買回來洗凈2.粽葉入鍋,鹽水煮15分鐘,為了增加粽葉的韌性以及洗凈粽葉3.粽葉晾干,需把兩面都擦干4.糯米需要提前一夜泡好,泡至手黏即碎即可5.小棗蜜棗粽子:所需材料蜜棗、紅棗6.鮮肉粽子:所需材料鮮肉。鮮肉需要提前20分鐘加生抽腌制入味7.堿水臘肉粽子:準(zhǔn)備堿水2克,溶于水與糯米攪拌。臘肉切丁備用8.三種口味的粽子:分兩鍋,小棗蜜棗粽子入高壓鍋,大火上氣以后,打小火2個(gè)小時(shí);鮮肉與堿水粽子入蒸鍋分為兩屜,熱水上鍋,3個(gè)小時(shí)包粽子的鹽在什么步驟里才放的?清油什么時(shí)候放的?
1.快結(jié)束時(shí)放鹽的菜:烹制片鍋肉、菜、炒蒜苔、炒芹,在旺火、熱鍋油時(shí)將菜下鍋,并以菜下鍋就有“啪”的響聲為好,全部煸炒透時(shí)適量放鹽,炒出來的菜肴嫩而不老,養(yǎng)分損失較少。2.烹調(diào)前先放鹽的菜:蒸制塊肉時(shí),燒整條魚、炸魚塊時(shí),在烹制前先用適量的鹽稍為腌漬再烹制,有助于咸味滲入肉體。烹制魚圓、肉圓等,先在肉茸中放入適量的鹽和淀粉,攪拌均勻后再吃水,使其吃足水分,烹制出的魚圓、肉圓,亦鮮亦嫩。有些爆、炒、炸的菜肴,掛糊上漿之前先在原料中加鹽拌勻上勁,可使糊漿與原料粘密而緊不致產(chǎn)生脫袍現(xiàn)象。3.吃前才放鹽的菜:涼拌菜如涼拌萵苣、黃瓜,放鹽過量,會(huì)使其汁液外溢,失去脆感,如能食前片刻放鹽,略加腌制瀝干水分,放入調(diào)味品,食之更脆爽可口。4.在剛烹制時(shí)就放鹽的菜:做紅燒肉、紅燒魚塊時(shí),肉經(jīng)煸、魚經(jīng)煎后,即應(yīng)放入鹽及調(diào)味品,然后旺火燒開,小火煨燉。5.烹爛后放鹽的菜:肉湯、骨頭湯、腿爪湯、雞湯、鴨湯等葷湯在熟爛后放鹽調(diào)味,可使肉中蛋白質(zhì)、脂肪較充分地溶在湯中,使湯更鮮美。燉豆腐時(shí)也當(dāng)熟后放鹽,與葷湯同理。肉粽子糯米需要放醬油嗎
放醬油面的餡料挺的了,外面的也么濃?外面的糯米一般和堿竹葉的清香已經(jīng)給粽子帶來很好的味道了,里面的肉餡料什么的可以是醬油五香粉腌制添自己喜歡的就好。當(dāng)然個(gè)人口味,喜歡食材原材料提供的最原原本本的味道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減粽子要不要放鹽
粽子本身一般是咸的或甜的,所以煎的時(shí)候無需放鹽。包粽子需要準(zhǔn)備什么?
純粽子只需要 糯米其他的就要準(zhǔn)備不同的材料例如 甜茶粽子制作方法 1、主料:糯米,甜茶,蜜棗等粽餡。 2、將甜茶入鐵鍋煎熬取汁。將糯米淘洗干凈,瀝水,泡入甜茶汁備用。 3、粽子包好后和甜茶同時(shí)入鍋,以水蓋過粽子為宜,用中火煮2小時(shí),熟透了便可食用。 口感:此粽子其色、香、味、美俱全,色澤金黃油亮、入口潤(rùn)滑細(xì)嫩、柔軟粘稠、齒頰留香、回味甘甜、營(yíng)養(yǎng)豐富。 蜜棗粽子 類別:甜品/點(diǎn)心 自汗盜汗食譜 補(bǔ)虛養(yǎng)身食譜 夜尿多食譜 工藝:煮 口味:清香味 食用: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口感:此粽子口感舒適,營(yíng)養(yǎng)豐富。 主料:糯米1000克 輔料:葡萄干50克 蜜棗100克 烹飪方法 1. 將粽葉400克洗凈,放入鍋中加入清水煮軟,撈起瀝水,備用。 2.將糯米淘洗干凈,瀝水,備用。 3.將蜜棗裝入碗內(nèi),蒸軟取出,趁熱去核,葡萄干洗凈,瀝水。 4.取3張粽葉,毛面相對(duì),先放入1/3糯米,加入蜜棗和少許葡萄干,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繩子扎緊。 5.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內(nèi),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約2小時(shí),再用小火燜約3上時(shí),即可食用。 馬來西亞粽子 綠豆鴨蛋粽(很多人說好吃) 烹飪方法:糯米、綠豆各750克,花生米25克,熟咸鴨蛋蛋黃5個(gè)。將蛋黃切碎與糯米、綠豆、花生拌勻即成餡。取泡過的粽殼葉折成漏斗狀,填入適量餡料,包好后放入鍋內(nèi)排緊,加入冷水浸沒粽子,煮沸1小時(shí)后,改文火煮1小時(shí)即可。 陳皮牛肉粽 烹飪方法:泡過的糯米、綠豆各1000克,牛肉、陳皮各100克,豬肉末50克,蔥末、姜末、食鹽適量。用豬油將蔥末炒黃,依次放入牛肉、陳皮、豬肉末炒半分鐘后,淋上麻油即成餡。包時(shí)先填進(jìn)拌勻的糯米、綠豆,將餡料夾在中間,再按上述方式煮熟。 百果粽子 糯米750克、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紅絲各15克,白砂糖300克。先將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用白糖水煮,瀝干水分,然后用白糖腌漬24小時(shí),即成餡。包成五角方底粽,煮50分鐘,離火燜4分鐘即成。 健康素粽材料:三寶米(煮熟)3碗、棉繩1米、蘿卜干1/2杯、香菇(中型)6朵、粉葉12片(大)、栗子6粒、水煮花生1/2杯、素蛋黃60g(1粒10g)、素肉松30g(1粒5g) 調(diào)味料: 1、黑胡椒粉1/8小匙、糖1/8小匙、麻油1/4小匙、醬油1/4小匙。 2、鹽、白胡椒粉、素蠔油各少許。 做法: 1、將粽葉以熱水煮8分鐘,洗凈擦干水分備用。 2、蘿卜干泡水10分鐘后切碎并擠干水分;香菇泡軟切塊;栗子泡水2小時(shí),香菇、栗子蒸熟(約15~20分鐘)。 3、先將碎蘿卜干、香菇丁及調(diào)味料(1)炒香備用。 4、煮好的三寶米加入調(diào)味料(2)拌勻。 5、粽葉2片重迭,卷成尖桶狀,放入2大匙做法(4)之三寶米,再放入1小匙碎蘿卜干、香菇丁、栗子、素蛋黃、素肉松,再放1大匙三寶米,稍壓一下,包成粽狀,用棉繩捆緊。 6、置入蒸籠蒸10分鐘即可。 五豆粽 6月8日是中國(guó)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雖然中國(guó)人一直有吃粽子的習(xí)俗,但甜粽子糖多熱量大、咸粽子油多脂肪高,又讓人們對(duì)此敬而遠(yuǎn)之,F(xiàn)在,我們就教大家做一種“五豆粽”,既滿足人們的食欲,又保證了營(yíng)養(yǎng)健康。 “五豆粽”以清熱解毒、消暑祛濕、健脾和胃的綠豆、紅豆、花生、眉豆和糯米等豆類、粗糧為原料;又以性味清涼、兼有治病功效的粽葉包裹,不僅美味,還非常適合夏天作食療用,老幼咸宜。 材料:白糯米360克、紅豆60克、綠豆60克、眉豆60克、花生60克、玉米80克、粽葉24片。 做法: 1.將糯米、紅豆、綠豆及花生分別洗凈放在冷水中泡2小時(shí),眉豆洗凈在冷水中泡1小時(shí); 2.瀝干水分,拌勻糯米、紅豆、綠豆、花生、眉豆及玉米,加糖調(diào)味; 3.粽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2小時(shí)后,擦干。 4.取出2片粽葉,交叉疊起折成三角頂部,加入適量糯米混合物,將頭尾折好。兩邊再包裹上另2片粽葉,折好后用細(xì)繩包扎,即成五豆粽。 5.上籠蒸20分鐘即可食用。 海南五色粽 五色粽的制作方法簡(jiǎn)單。先把糯主用豬油或花生油炒至聞?dòng)邢阄,就取出分別裝進(jìn)五個(gè)盒子里。然后用野生植物的葉液一盒染成一種顏色,分別染成紅、黃、藍(lán)、黑、白王色。再加入腌好的野味,如山豬肉、黃肉、鹿肉等或家禽肉。接著就用樹葉或芭蕉葉包裹,每種顏色的糯米包一種,再用麻繩捆住。粽子的形式呈圓柱形,大小隨意。煮粽子時(shí),水要浸沒粽子,如果分多鍋煮,五種顏色的粽子每鍋都要有,其意喻吉祥。煮約兩小時(shí),粽子發(fā)出濃厚的芳香味時(shí)就可取出食用了。 魚香荷葉粽 材料:三寶米1杯、糯米1/2杯、魚肉80克、蘿卜干末20克、香菇2朵、蝦米5克、姜片3片。 調(diào)味料:醬油2大匙、米酒1大匙。 做法: 1、洗泡好的三寶米和糯米混合,加水1/2杯,置電飯鍋中蒸熟(非電子鍋,外鍋加水1/2);荷葉泡水備 用。 2、魚肉洗凈,切片;蘿卜干末洗凈,瀝干水分;香菇對(duì)切泡水至軟;蝦米洗凈備用。 3、鍋燒熱,入油將蝦米炒香后,加入香菇炒香后取出備用。 4、鍋燒熱,入油將姜片炒香后,加入魚片及調(diào)味料以小火煮100分鐘。 5、取小蒸籠鋪上荷葉,放入煮熟的三寶糯米飯,再放入做法(3)與(4)之材料,續(xù)加入三寶糯米飯,將荷葉包好,置電飯鍋蒸熟(外鍋加1/2杯水)即可。 八寶粽子 葦葉500克,糯米1000克,小棗50克,薏仁50克,紅豆50克,綠豆50克,金橘75克,青梅50克。 越南粽子 1.葦葉用開水焯一下冷卻待用,糯米洗凈用冷水泡24小時(shí)后待用。 2.將小棗、薏仁、紅豆、綠豆用水泡開;金橘、青梅切成粒。 3.糯米和加工好的配料混合包入葦葉中,用水煮2小時(shí)即可食用。 鮮果粽子 原料:紅棗或者栗子、白糯米 做法:首先將紅棗或者栗子切成粒,白糯米泡在冷水里三四個(gè)小時(shí),然后按照一層米、一層餡的順序,一共包裹上三層米、三層餡,最后將這些原料用蘆葦葉包裹起來,煮熟了即可。 豆沙粽 原料:豆沙、白糯米 做法:白糯米泡在冷水里三四個(gè)小時(shí),然后按照一層米、一層餡的順序,一共包裹上三層米、三層餡,最后將這些原料用蘆葦葉包裹起來,煮熟了即可。 做法和鮮果粽子相同。 古味肉粽 原料:板栗、香菇、五花豬肉、咸蛋黃、蝦、白糯米、肉醬、花生。 做法:板栗煮熟了,直到煮出板栗的香味。香菇泡水一個(gè)小時(shí),小火微炸,加入香料煮。將五花豬肉先過油炸一下,然后撈出來用醬油和香料鹵制。蝦也是過油炒制一下,炒出香味。花生要煮熟了。同時(shí),要將白糯米泡在水里大約3~4個(gè)小時(shí),泡軟備用。 將白糯米和其他所有加工后的原料放在一起,具體的比例可以根據(jù)個(gè)人愛好,糅合在一起后,加醬料拌炒片刻,炒好以后包在粽葉里頭。 提示:水一定要淹過所有的粽子,然后煮一個(gè)半小時(shí)左右即可。 瑤柱肉粽 原料:和古味肉粽差不多,只是再加一項(xiàng)原料,即瑤柱。(瑤柱是什么: http://baike.baidu.com/view/502.htm) 做法和古味肉粽一樣。 頂級(jí)養(yǎng)身粽 原料:紫米、銀杏、瑤柱、鮑魚、板栗、香菇、五花豬肉、咸蛋黃、蝦、白糯米、肉醬、花生。 做法:第一步,板栗、香菇、五花豬肉、咸蛋黃、蝦、白糯米、肉醬、花生的加工方法和古味肉粽相同。紫米要泡在熱水里,時(shí)間需要6個(gè)小時(shí)左右。泡好以后,將紫米用文火小炒,炒出香味,但是不要炒得太軟,幹豌y杏也需要事先煮熟了。鮑魚最好用干鮑魚,提前7天就要放在水里泡。第二步,將6成的白糯米和4成的紫米拌在一起,加上其他的原料,用臺(tái)灣竹葉包裹成4個(gè)角,放入水里煮一個(gè)半小時(shí)。 拉沙沙央粽 用料:糯米600克香葉4片黃梨即煮料1包蔥頭仔3湯匙蒜米1湯匙白蘭她油3湯匙生抽半湯匙粽葉適量粽繩適量 餡料:雞800克薯仔400克大蔥頭3粒蝦米80克 香辣炒飯即煮料2湯匙雞精1茶匙 生粉3茶匙馬拉棧1茶匙 做法:將雞肉斬件,薯仔和大蔥頭粒,加入其他餡料拌勻。洗凈糯米,浸水半小時(shí),香葉切6公分長(zhǎng),蔥頭仔和蒜米切碎。燒熱鍋,放入白蘭她油,爆香蔥頭仔和蒜米,加入糯米和黃姜即煮料和生抽,炒均。用粽葉2張,折疊成漏狀,放入炒香的糯米1湯匙,加入餡料、香葉,再加入1湯匙的糯米在上面。將粽繩把粽子扎好,放入氣壓煲中煮30分鐘,即可趁熱食。*普通煲須2小時(shí)。 檳城娘惹粽 用料:糯米600克豬肉/雞肉碎250克蝦肉150克蔥頭仔120克糖冬瓜120克蒜米2茶匙花生碎4湯匙芝麻3湯匙香葉4片粽繩適量粽葉適量 調(diào)味料:芫茜仔粉2湯匙胡椒粉1湯匙雞晶1茶匙沙姜粉2茶匙生抽11/4湯匙糖半湯匙鹽1茶匙黃姜1茶匙水半杯紅鷹油4湯匙 做法: 將糯米洗凈,凈,浸水2小時(shí),瀝干水分,加4湯匙油和2茶匙鹽,攪勻。燒熱4湯匙在鍋中,爆香蔥頭仔和蒜米,加入豬肉、蝦肉糖冬瓜和調(diào)味料,炒好待冷。把粽葉折成斗形,加入糯米和餡料,用繩裹緊。把粽子放入沸水中煮約2小時(shí)取出供食。 香芋肉粽 用料:糯米450克芋頭550克眉豆150克芋頭飯即煮料1包胡椒粉1茶匙麻油1茶匙蔥頭仔(切碎)2湯匙蒜頭(切碎)1湯匙粽葉適量紅鷹油適量 餡料:雞豬肉切塊600克粟子100克蝦米50克冬菇20朵咸蛋黃10粒調(diào)味料:五香粉1茶匙壕油1湯匙胡椒粉1茶匙麻油1茶匙 生抽1湯匙酒1湯匙曬油半茶匙雞晶半茶匙糖半茶匙鹽1茶匙 做法:糯米和眉豆洗凈,浸水半小時(shí)。芋頭去皮,洗凈,切粒,包油。燒熱油在鍋中,爆香蔥頭和蒜米,倒入A料,炒香,待用。把豬雞肉(加2茶匙生粉)粟子,蝦米,冬菇和調(diào)味料抖勻。用粽葉折成筒狀,放入炒好的糯米,加入餡料,再蓋米,折成三角形,用粽繩扎好,放入燒滾水的氣壓煲中煮30分鐘即熱普通煲須2小時(shí)。 原料:豬前臀尖,糯米 肉和米的比例是3:5左右(即3斤肉,5斤米的樣子),醬油,鹽,白糖,雞精,料酒 嘉興肉棕 準(zhǔn)備工作: 粽葉:如果是新鮮的粽葉洗凈,把根部(有兩個(gè)小尖尖)剪掉一點(diǎn),煮開水,把粽葉放進(jìn)去煮3、5分鐘就可以了;如果是干的粽葉就先要泡一天,把粽葉泡軟,剪掉根部后和新鮮的一樣處理 米:淘米要快,盡量不要讓米吃水。用蘿把米控干,稍微放一會(huì)兒(米里會(huì)吃進(jìn)去一點(diǎn)水)。加醬油、鹽(醬油稍多)。 肉:把皮去掉,肥瘦肉分開,切成大約3到4cm見方的肉塊,肥瘦肉塊數(shù)的比例在1:2比較合適。往肉里倒料酒、醬油、鹽和一點(diǎn)糖,雞精。酒多一點(diǎn)好吃,醬油少放一點(diǎn)。用手搓直至肉泛出白沫,說明味道已經(jīng)完全吃到肉里面去了。 下面就是包粽子了: 粽葉分清楚正反面(毛的一面是反面,可以看葉徑區(qū)分,徑往外鼓的是反面),正面朝里,包枕頭粽。這個(gè)不好描述阿。用棉線或者草繩系緊。粽子包出來好不好吃和系的緊不緊很有關(guān)系。每個(gè)粽子都一定要放肥肉哦,不然不好吃的。 煮粽子:一口大鍋,一定要夠深。把粽子放進(jìn)去,加水,水要沒過粽子大火煮,3個(gè)小時(shí)如果像上次我給t版包的那么大的粽子,再中火1個(gè)小時(shí)就差不多了。再大的粽子就得小火2~3小時(shí)了。煮粽子中間千萬不要;,一定要保持水大開。吃粽子不用我講了吧? 如果發(fā)現(xiàn)粽子淡了,可以在煮粽子的水里加鹽和醬油,煮一段時(shí)間味道可以進(jìn)去。 臺(tái)式粽子 材料:長(zhǎng)糯米、豬肉、香菇、咸蛋黃、醬油、糖、五香粉、鹽、粽葉、粽繩。 做法:將糯米洗凈,泡3小時(shí)備用;把豬肉切成長(zhǎng)約4公分,寬2公分的長(zhǎng)條;香菇泡軟后,去蒂切成條狀;再將豬肉、香菇以醬油、五香粉、鹽、糖等調(diào)味料腌2小時(shí);咸蛋黃切半備用。 洗凈粽葉及粽繩,取2張粽葉,在三分之一處折成漏斗狀,在漏斗中舀入一半糯米,放入豬肉、香菇、咸蛋黃等餡料,再加上糯米填滿,接著將多余的粽葉折回蓋住漏斗包裹好,用繩子在粽腰處扎緊打結(jié),做好后放 入鍋中,以水蓋過粽子,用中火煮2小時(shí),熟透了便可食用。肉粽子怎么包 包肉粽子詳細(xì)步驟解析
食材明細(xì):適量、五花肉適量、醬油適量、老抽適量、糖適量、白酒適量、鹽適量
肉粽子的做法步驟
1
五花肉切成1寸左右的見方,加入醬油、老抽、糖、鹽、白酒適量,白酒一定要多放,這樣好吃,根據(jù)自己的口味調(diào)整咸甜,
2
用手搓加入調(diào)料的肉,入味。最好提前一天腌制好,
3
米淘洗,盡量不要讓米吃水,
4
把米里面的水控干,我用過濾網(wǎng)過濾了兩遍,米放在盆里面,略微停一會(huì),讓米吃掉多余的水
5
米里面加醬油、糖、白酒適量,鹽少許,可以多放醬油,根據(jù)自己的口味,拌勻,備用,用太太樂宴會(huì)醬油味道好,這醬油很香,也可以用普通的醬油
6
粽葉洗凈,把根部剪刀掉一點(diǎn),煮開水,把粽葉放進(jìn)去煮軟就可以了;泡一會(huì),把粽葉泡軟,
7
2片粽子葉重疊,
8
卷成圓錐形
9
放入糯米和肉,每個(gè)粽子都一定要放肥肉,不然不好吃啊
10
最后放滿糯米。壓一下,
11
把上面的粽葉往下折蓋住米,把長(zhǎng)出來的粽葉窩成角,用棉線將粽子綁緊。包緊包實(shí);只要結(jié)實(shí),不漏米就行了
12
包好的粽子
13
將包好的肉粽子放在鍋里,加水,水要沒過粽子大火煮,上面最好壓點(diǎn)有重量的東西,開后文火煮3小時(shí),煮粽子中間千萬不要;穑欢ㄒ3炙_。喜歡可以一起煮雞蛋,很香的
14
煮好的粽子,一大鍋哦
15
煮出來 的粽子清香撲鼻,
16
粽子清香撲鼻,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