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什么是熱量:人體每時每刻都在消耗能量,這些能量是由食物產(chǎn)熱營養(yǎng)素提供的。食物中能產(chǎn)生熱量的營養(yǎng)素有蛋白質(zhì)、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它們經(jīng)過氧化產(chǎn)生熱量供身體維持生命、生長發(fā)育和運動。熱能供給過多時,多余的熱量就會變成脂肪貯存起來,時間久了,身體就胖起來了。 2、熱量的單位:營養(yǎng)學中用“千卡”做熱量的單位。1千卡是1000克水由15℃升高1度所需要的熱量 熱量消耗的途徑主要有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礎代謝率,約占了人體總熱量消耗的65~70%,第二部分是身體活動,約占總熱量消耗的15~30%,第三部分是食物的熱效應,占的比例最少約10%,這三者的比例大致已經(jīng)固定。 熱量的單位:大卡, 1大卡 = 1000卡 飲食中可以提供熱量的營養(yǎng)素是醣類(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zhì)、酒精、有機酸等。它們所含的熱量,以每公克為單位,分別是:醣類(碳水化合物) 4卡、脂肪 9卡、蛋白質(zhì) 4卡、酒精 7卡、有機酸 2.4卡。 計算食物或飲食所含的熱量,首先要知道其中熱量營養(yǎng)素的重量,然后利用以下公式計算: 熱量(卡)=醣類克數(shù)×4+蛋白質(zhì)克數(shù)×4+脂肪克數(shù)×9+酒精克數(shù)×7+有熱量的需要=熱量的消耗 成人消耗的熱量利用在三方面:基礎代謝量、活動量、食物熱效應;成長階段與懷孕階段還需要額外的熱量以供建構(gòu)組織。
-下面是更多關(guān)于食品中熱量作用是什么?的問答
食物中的熱量是什么東西來的?
熱量和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在我國是最具有公共衛(wèi)生意義的營養(yǎng)素。食物的熱量是物質(zhì)嗎?
如果說,那可不是物質(zhì),那是能量。不一。我想你看到的“熱量多少多少”是指有機物燃燒后能放出來的能量。至于為什么會形成脂肪?我們吃的食物里有三大營養(yǎng)物質(zhì):糖類、蛋白質(zhì)、脂肪。其中糖類被轉(zhuǎn)化成葡萄糖以后過剩的(也就是沒有被氧化分解或轉(zhuǎn)化成糖元的)葡萄糖會轉(zhuǎn)化成脂肪。脂肪本身能儲存在身體里,蛋白質(zhì)脫氨基以后也能轉(zhuǎn)化成脂肪。這三類東西是供能物質(zhì),也就是能釋能讓你充滿活力!這就是為什么會說吃高熱量的東西就容易胖。食物里的能量是什么意思
食品能量即是食品所含的熱量,也可以叫做卡路里。
卡路簡稱卡,縮寫為cal),由英文Calorie音譯而來,其定義為在1個大氣壓下,將1克水提升1攝氏度所需要的熱量;卡路里(calorie)是能量單位,現(xiàn)在仍被廣泛使用在營養(yǎng)計量和健身手上,國際標準的能量單位是焦耳(joule)。
作為食物熱量的法定單位,在歐洲普遍使用焦耳,美國則采用卡路里。雖然焦耳是中國大陸與臺灣地區(qū)的法定單位,然而由于沿襲傳統(tǒng),卡路里在中國大陸與臺灣地區(qū)仍然被廣泛的使用。
一個正常人每日所需的熱量,和他的體重有關(guān)。每小時攝取熱量和體重的關(guān)系,約為1千卡/小時/千克,即4.186千焦/小時/千克。所以一個重50千克的成年人每日所需的正常平均熱量如下:
所需平均熱量 = 4.186千焦 * 24小時 * 50千克 = 5023.2千焦
擴展資料:
如何判斷食物熱量的高低
1.食物中的水分含量越大,熱量值越低。反之,干貨越多,熱量值越高
比如說,不同蔬菜相比,水分大的蔬菜熱量最低,比如冬瓜、黃瓜、生菜等,“水水的”,熱量只有10~20千卡/100克的水平。相比而言,甜豌豆、豆角等雖然也算是高水分食物,但“干貨”就略多一些,熱量就到了30~50千卡/100克,含有淀粉的土豆、山藥之類,熱量就更高了,能到60~80千卡/100克的水平。
蔬菜變成蔬菜干,水果變成水果干,紅薯變成紅薯干,牛肉變成牛肉干……水分少了,干貨多了,熱量值就會幾倍地上升。道理很簡單,幾斤果蔬才能做成一斤果蔬干啊!熱量當然就濃縮了。
2.對水果、蔬菜、果汁、甜飲料等食物來說,碳水化合物越高,熱量就越高
這類食物中通常脂肪含量很低(榴蓮和牛油果例外),蛋白質(zhì)也很低。它們的主要熱量來源是碳水化合物(包括糖和淀粉),特別是糖。糖是一種溶質(zhì),糖越多,水果或飲料中的水分所占比例就越低。
所以,同樣一種水果,比較甜的品種就比不甜的品種熱量高。比如葡萄,特別甜的甚至能達到20%以上的糖分水平。100%葡萄汁產(chǎn)品,一般也是15%以上的糖分。
同樣道理,看甜飲料的熱量高低,只要看它包裝上的營養(yǎng)成分表就行。你會發(fā)現(xiàn),熱量高低和其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成正比,而飲料中一般不加淀粉,所以碳水化合物幾乎就等于是糖。
3.在干貨總量差不多的情況下,脂肪含量越高,熱量值就越高
因為1克蛋白質(zhì)和淀粉/糖的熱量是4千卡,而1克脂肪是9千卡,所以在干貨數(shù)量大致相當?shù)那闆r下,脂肪的比例越大,熱量值就越高。
比如說,同樣是含水量很低的完整植物種子,紅小豆的熱量是324千卡/100克,黃豆是390,生花生就是574。因為它們?nèi)叩闹竞糠謩e為0.6%、16%和44%。盡管紅小豆淀粉含量高達63%,黃豆蛋白質(zhì)含量高達36%,遠比花生高,但花生脂肪高這一項就秒殺兩種豆子。
4.在標注熱量值一樣高的情況下,消化吸收率越高,熱量就越高
食物中的膳食纖維會延緩消化吸收速度,抗性淀粉也不容易消化吸收。但是,抗性淀粉往往也被算在食物的熱量值中。
所謂抗性淀粉,就是雖然是純正的淀粉,但是很難被人在小腸中消化的那一部分淀粉。它們會直接進入大腸,作為可發(fā)酵膳食纖維,成為大腸有益細菌的“糧食”,產(chǎn)生“短鏈脂肪酸”。這些短鏈脂肪酸有利于抑制有害細菌,有利于預防腸癌,還能幫助控制血脂水平。
所以,我們要記住一個概念:能量密度。
能量密度:也稱為熱量密度。是指單位重量或體積的食物中,含有多少能量(熱量)。
由于水分和膳食纖維是不含有熱量的,所以水分大、纖維多的食物能量密度低,比如蔬菜和水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卡路里(一種熱量單位)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健康網(wǎng)-四個方法,輕松判斷食物的熱量高低
熱量高的食物屬于哪些??
高熱量的食物有以下這些:
五谷類:白飯、米粉、通心粉、方便面、面包;肉類:肥豬肉、牛肉、煎香腸、燒鴨、豬肉制品、牛肉制品;
海鮮:鰻魚、鯡魚、各類魚罐頭;
奶類:鮮奶、煉奶、酸奶酪;
餐點:春卷、壽司、親子井、牛井、手肉卷、天婦羅、拉面咖喱飯,蕃茄醬意大利粉、肉醬意大利粉、意大利薄餅、炸雞塊、炸薯條、蔬菜沙律、馬鈴薯沙律、粟米湯、海鮮煲、煙肉三文治、熱狗等;
零食類:花生、腰果、核桃、橄欖、瓜子、洋芋片、薯條、蛋糕、爆米花、巧克力、糖果、蜜餞、含糖飲料、果汁、汽水、啤酒、冰淇淋、沙其瑪、甜甜圈、八寶粥酥皮點心、月餅、西點、夾心餅乾、開心果、全脂牛奶、乳酪奶油、香腸、培根、熱狗、炸雞、面、花生醬、沙茶醬、肉醬罐頭、鮪魚罐頭、豬油、雞鴨豬皮、勾芡食物。
拓展資料:
1、熱量作用:
正如電腦要耗電,卡車要耗油,人體的日;顒右惨臒崃。熱量除了給人在從事運動,日常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能量外,同樣也提供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血液循環(huán),呼吸,消化吸收等等。減肥人士可以通過運動可以來消耗脂肪,可以達到加速消耗卡路里以達到健康瘦身的效果。
2、熱量來源:
熱量來自于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zhì)。
碳水化合物產(chǎn)生熱能 = 4千卡/克
蛋白質(zhì)產(chǎn)生熱量 = 4 千卡/克
脂肪產(chǎn)生熱量 = 9 千卡/克。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卡路里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食物中熱量是什么意思
熱量對人也是極有用的,保證人的基本生存首先是熱量。但現(xiàn)在人通常不會缺乏熱量了。即食物中熱量過多不好,易使人發(fā)胖。所謂營養(yǎng)物質(zhì)少,主要是人所比較缺乏的那些,如維生素、微量元素。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